情感認同在鋼琴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0-23 02:51:11

導語:情感認同在鋼琴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感認同在鋼琴教學的應用

【摘要】藝術院校的鋼琴教學,是建立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程度的鋼琴理論知識和彈奏技能基礎上的。不過由于學生基礎的差別,對音樂的喜好程度、悟性,對彈奏的手型和指法的標準程度,對節奏的感悟、對識譜的掌握程度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使得教學上存在很大的難度。所以要想將藝術院校鋼琴教學的質量獲得穩步提升,鋼琴教師就有必要在學生的心理層面上下功夫,讓學生樂于愿意接受鋼琴教學,在情感上對鋼琴藝術和鋼琴教學予以認同,形成教學向心力,致力于參差不齊的學生素質獲得整體提升。

【關鍵詞】鋼琴教學;心理;情感認同

一、鋼琴教師要關注學生心理,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愉悅的情感

藝術院校的鋼琴教學中,教師不要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技巧的講解,還要對學生的心理給予一定程度的關注,分析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出現的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毅力、效率偏低、方法不適當等問題和心理因素之間存在的聯系,多從心理上找原因,并對癥下藥,使學生的心理負擔得到緩解,心結得以解開,從而讓其認同學習,愉快學習。從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鋼琴的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對鋼琴的學習都是帶有一些負面心理,主要有以下幾類原因:一是這些學生是在家長的要求下被迫來學習鋼琴專業,實際對鋼琴沒有什么喜好;二是在鋼琴學習過程中積累的心理壓力沒有得到釋放或緩解;三是認為學習鋼琴需要天分,而自己資質平平,感覺與其他學生相比較相形見絀;四是自以為大學不應該像高中一樣壓力大,而是應該放松式的學習,表現得得過且過。這種種心理和認識問題都成為遏制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質量的心魔。對此,要改善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就要求教師用積極的措施與手段,針對性的緩解或化解學生的心理問題,消除學生思想意識上的負能量,讓學生對于學習充滿正能量,這樣學生對鋼琴的學習才會由消極抵觸慢慢轉變為情感認同。

二、改善學生審美體驗,讓學生更真實的感受鋼琴藝術

鋼琴的演奏是需要情感與技巧的結合,這才是真正的鋼琴藝術。鋼琴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注重改善學生的審美體驗,培養鋼琴音樂的審美能力,學會用心去感受和聆聽鋼琴演奏藝術。當然,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級別的審美能力,才能深刻理解到鋼琴作品的深刻意境,而要想讓學生達到這樣程度的審美體驗,就既需要教師的指導,也來自學生自己的認真揣摩、感悟。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全面傳授知識,這既包括鋼琴彈奏的速度、音色和力度等的講解,也要對作曲家的創作風格、創作的背景、作品的內涵等進行全面的傳授和啟發,甚至于可以講授一些相關的小故事增強吸引力,從而使學生對所演奏的鋼琴曲目在情感體驗上呈現出一個從基本感知到深刻領悟的升華的過程,促使學生可以用飽滿的情感掌握好鋼琴曲目。

三、優化學習氛圍,讓師生關系更融洽,學生之間關系更和諧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明環境對人具有很大的影響。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影響更是巨大,因此教育界普遍重視學風校風。而教學環境中占有主流影響力的兩種人際關系因素就是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平等和互相尊重。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中,教師要繼續致力于改善和營造這種與時代相符的師生關系,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真誠的關愛、尊重和信任去贏取學生的好感,對于基礎和悟性都差的學生,要給予其關愛和耐心,這樣就很容易讓學生在情感上對教師和教師所教授的課程產生認同感。此外,由于鋼琴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對于單個彈奏技巧需要一遍遍不厭其煩的練習和感悟,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認真指點和關愛,當學生學習受阻而產生沮喪心理時,教師切不可用批評的方式對待,而應耐下心來進行指導,這樣既不會對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產生影響,也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情感上的認同,當然也更容易突破學習上的障礙,獲得教學效果上的提升。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對情感認同具有很大的影響。高職藝術類院校的學生,大多比較有個性,算是所謂的文藝青年,喜歡追求個性、另類的藝術范兒。這就要求在鋼琴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這些特點,創造性的開拓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多創造一些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相互認可和了解的機會,多創造一些讓學生之間可以實現互助學習的融洽學習氛圍,這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取長補短,促進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學關系的和諧融洽,進而增進對學校、同學、教師和教學的情感認同,提升心理感受和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冷枝楠,張志俊,劉秀娟.高職院校情感教學觀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綜合版),2006(04):71-72.

作者:陳旭 單位: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