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解析
時間:2022-09-20 09:08:36
導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解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探究式教學的基本含義
從教育的層面來說,探究即“尋找”、“探索”。將探究融合到教學過程中,就是發散思維尋找答案和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包含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和探索,也促進了學生個體之間的相互討論和交流。作為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一種模式,探究性學習可以理解為是對物理科學的驗證和認識的過程。而問題的發現,問題的提出,問題的探究與分析,問題的驗證與解決,問題的結論得出是物理教學應用的教學線路??梢悦黠@地看出,探究的出發點和目的就是尋找問題的答案。
二、探究性教學的操作原則
探究性教學有五大原則,分別是主體性原則、活動性原則、民主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分層遞進原則。主體性原則強調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陶行知先生曾說:“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教師要認識教學目的不是教會學生課本知識,而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只有保障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有自由活動的探索空間?;顒有栽瓌t指的是將每一次的研究當成一次研究活動,帶有目的性的;活動性原則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的探究興趣,刺激學生探究心理;民主性原則注重探究教學過程中的民主性,老師不是權威,學生有疑問應該大膽提出,敢于質疑,問題的發現是在質疑中產生的,創新是在不斷質疑中產生的,只有足夠的民主性,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開放性原則是指物理探究性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與外界的聯系和交流,不局限于本班或本校內,只有開放的探究交流才會產生思想的碰撞,從而促進探究成果的收獲;分層遞進原則強調探究要層層遞進,不可制定過高目標,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沒有經過層層的分析研究是到不了更高的臺階的。
三、開展探究性教學的策略
(一)保持好奇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求知欲,好奇心———這是人的永恒,不可改變的特質。哪里沒有好奇心,哪里便沒有學校?!币活w好奇的心就是求知的欲望,物理是一門思維性極強,兼具科學性、研究性的學科,因此好奇心是探究學習的驅動力。教師要注重在探究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如果不好奇、不追問,對于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來說就永遠認為世界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就那樣地存在了,沒有為什么。李淼因為有著極強的好奇心,他在北京大學學習天體物理專業還未滿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后來又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讀研究生,甚至出國深造。李淼曾在量子學課中寫給孩子一句話:“好奇心略大于宇宙。”由此可見,好奇心就是物理探究學習的發動機,驅動力。
(二)聯系生活
生活是知識之源、智慧之源。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很多問題都是來源于生活。學生通過將課堂學習聯系日常生活,結合生產中的物理現象,體會應用所學知識去認識未知世界的喜悅,從而引發強烈的探索欲,不斷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所觀察到的現象,所認識的問題,如物理學習過程中,為什么生活中騎的自行車輪胎有花紋,車把上為什么要安裝有螺紋的把手套?學生可以聯系生活,進行實驗探究,從而不僅掌握摩擦力的影響因素,還可以現學現用,將摩擦力應用于生活當中。
(三)實驗出真知
實驗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好的課堂。實驗具有直觀性,驗證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還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實驗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實驗可以得出數據分析,認識問題的本質。如在壓強的學習過程中,驗證面積的大小對壓強的影響。學生可以通過不同面積的木板在淤泥中的下陷實驗來研究。木板面積是變量,加在木板上的重量是定量,通過多組木板下陷深度數據的測量來分析面積與壓強的關系。如果不進行實驗,只通過課本上的概念教學,記住“相同條件下,面積越小,壓強越大”的定律,學生很難有效地掌握知識。
對于物理探究學習,我們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物理教學應該是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進行實驗,得出結論,解釋現象的過程。在物理教學中應用探究式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好奇心,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物理學習效率,培養創新探究人才。教師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全面引導學生探究,當學生的引路人。
作者:殷亮 單位:江蘇省沭陽縣青伊湖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韓光樸.淺談探究式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物理,2016(16):26-27.
[2]馬秋良.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選擇及其創新探索[J].讀天下,2017(05).
- 上一篇: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策略探索
- 下一篇:中專物理探究式教學設計論文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