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外語外貿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時間:2022-11-25 03:46:26
導語:高職外語外貿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外語外貿實踐教學的開展,必須精準對接行業企業的需求,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動態更新實踐教學內容,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設計”原則重構課程體系,有利于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與教育目標最大可能地達成一致,培養出高素質的外語外貿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成果導向;外語外貿;實踐教學模式
“職教20條”指出職業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高職教育能否精準對接企業的人才需求,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關鍵取決于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本文就高職外語外貿實踐教學模式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為指導進行初步探討。
1成果導向教育理念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utcomeBasedEducation,簡稱OBE)由美國學者Spady最早提出,是一種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的先進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完之后能真正做什么,而不是學了什么。Spady指出:“成果導向教育意味著清晰地聚焦和組織教學體系中圍繞所有能夠促使學習者在學習結束后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學校教育學生畢業后所具備的適應未來、適應社會的綜合能力。關于學習成果的定義,Spady給出了清楚的定義:“學習成果是指學習者在完成一段時間的學習后,被期望知道、理解和能夠做什么的陳述,而不是價值觀、信仰、態度或者心理狀態”。Spady強調OBE教學理念主要有兩個目的:“①Ensuringthatallstudentsareequippedwiththeknowledge,competence,andqualitiesneededtobesuccessfulaftertheyexittheeducationalsystem(學習成果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學業結束前獲得成功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②Structuringandoperatingschoolssothatthoseoutcomescanbeachievedandmaximizedforallstudents(構建成果導向教育體系確保所有學生取得的成果達到最大化)”。成果導向教育理念主要包涵四個原則和五個實施步驟:四個原則是指清楚聚焦(ClarityofFocusonCulminatingExitOutcomesofSignificance)、拓展機會(ExpandedOpportunityandSupportforLearningSuccess)、更高的期望(HighExpectationforAllToSucceed)和反向設計(De⁃signDownfromYourUltimateCulminating)。五個實施步驟:一是界定成果(DefineOutcomes),成果不能統一而論,要分層次設定關鍵成果、具體成果、評量指標和績效指標。二是設計課程(DesignCurriculum),最終成果為指導,與社會環境相結合,注重各個領域的交叉與融合。三是教學授課(DeliverInstruction),授課方式要結合最終需達成的成果,給予教師充分的自主權,讓教師最有利于學習開展的方式進行。四是結果認證(ResultsReview),實施多元評量,自我參照和標準參照為主的方式進行。五是決定進級(DetermineAdvancement),OBE強調所有學生都能取得成功,但是應當設定幾個階段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獲得成功。
2外語外貿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課內實踐教學、校內實訓、校外實訓和頂崗實習,實踐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應用能力得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企業輸送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實踐教學的開展,必須精準對接行業企業的需求,開展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聯合授課,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動態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培養行業、企業急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不斷優化實踐教學體系,重點加強引企入校,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實踐教學,實現“知行合一”。外語外貿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包括語言類的實操技能教學和外貿技能類實操教學,因此外語外貿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將英語技能和商務技能融為一體,構建高效的外語外貿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出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的高素質外語外貿技能型人才。
3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外語外貿實踐教學模式
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重點關注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的培養需求,特別是學生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并且成果導向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設計”原則,從內外部主體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開始,由需求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由培養目標設計畢業要求,再由畢業要求設計課程體系。因此該設計原則能充分體現社會擴招生源的學情特點以及行業企業對專業人才的要求。在形成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是按照“課程體系開展課程教學—達到畢業要求—滿足需要的教學安排”順序。在這種反向設計、正向實施的教學過程中,需求成為實施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起點和終點,從而確保在校企“雙元”育人改革模式中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并在實施過程中具象地檢驗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成效,從而培養出高素質的外語外貿技能型人才,全面提升培養質量,實現高質量就業,為學生的終身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本研究將以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五個實施步驟為指導探討外語外貿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校企“雙元”育人為依托,通過對外語外貿行業企業調研,進行行業、企業人才需求分析,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再以結構化方式設計課堂學習體驗的成果。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實施主要涵蓋以下五個步驟:①確定學習成果;②構建課程體系;③確定教學策略;④自我參照評價;⑤循序漸進的階段性成果。根據以上五個步驟,本研究項目具體實施如下:1)確定學習成果在確定學習成果方面,基于目前高職生源個體差異性大,學情復雜的特點,遵循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反向設計”原則,根據企業崗位用人標準、行業技術標準,結合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和政府等方面的期望與要求,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商定外語外貿專業學生通過高職階段的學習應該取得的學習成果。確定學習成果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對應性,二是準確性。對應性是成果的指標點與畢業要求應有明確的對應關系。準確性是指成果指標點對應畢業要求的精準度。如商務英語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是:具有在商務背景下較強的運用英語進行商務溝通、貿易洽談、翻譯、文秘、外貿營銷以及單證制作、跟單、跨境電商等進出口貿易實務運作能力,擁有良好職業操守,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商務服務、國際文化交流等行業,能夠從事商務翻譯、外事接待以及涉外經貿行業的生產、服務和管理等工作的、具有“互聯網+”國際化視野等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踐課程《跨境電商實務》相對應的學習成果要求則為:基于“互聯網+”貿易平臺操作及運營能力的掌握;商務溝通與磋商能力的掌握和進出口業務操作能力的掌握。2)構建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構建方面,圍繞預期產出成果反向設計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圍繞職業崗位(群)的業務流程,校企共同設計了基于外貿工作過程系統化、體現進階式職業能力培養的融“課崗證賽創”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根據外貿業務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標準,以及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等來開發設計專業課程,構建以行動(工作)體系為框架、“課崗證賽創”深度融通的課程體系。根據教學企業崗位標準,開發出“外貿平臺操作”等多門企業崗位能力嵌入課程,并通過課程置換、開發、整合等方式將部分專業課程嵌入到“教學企業”的工作流程,實現課程與崗位、課程標準與崗位標準的有效對接。3)教學策略在教學策略方面,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充分挖掘高職學生的特長潛質,做到因材施教。以“互聯網+”“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商學結合”為原則,充分利用外語外貿專業“語言+商務”的共性特點,實踐基于“項目驅動”和“任務導向”課程建設改革,設計“外貿業務為導向”的進階式實踐教學策略,引進企業導師以仿真項目為載體開展課內實踐教學,引企入校,將企業真實項目引入學校,聯合企業導師共同開展基于企業真實項目的校內生產實訓,踐行“雙精準(精準對接、精準育人)育人”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以企業真實項目構建工作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中做”和“做中學”。4)參照評價在自我參照評價方面,根據OBE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關注學生個人的縱向發展。基于OBE梯次教學評價標準分階段對階段成果給予不同的評定等級,并記錄學生進程式評價的過程和效果。5)循序漸進階段性成果在循序漸進的階段性成果方面,把學生的課程學習分為“知崗、識崗、跟崗、頂崗”四個不同的階段,并且根據學情的不同具體制定出四個階段不同的學習成果目標:第一階段(第一學期)知崗階段實踐教學須取得的成果為通過校企“雙導師”專題講座,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專業認知,了解區域經濟發展、認識行業企業、體驗專業對口崗位;第二階段(第二學期)識崗階段實踐教學成果目標為組織學生參與企業觀摩活動,逐步培養學生職業興趣,對自己未來將從事的外語外貿類崗位有較為全面的認識,為職業生涯規劃奠基;第三階段(第二學年和第三學年上半學期)跟崗階段實踐教學成果的目標為通過與企業精準對接,依托“互聯網+”校企項目班,學生以“學徒+學生”雙身份,進入教學企業或企業進行外語和商務技能“雙能力”實際操作訓練,在“雙師”指導下,通過學校、企業“雙元環境”搭建項目實訓課程,提升語言和外貿業務處理實戰技能,通過“互聯網+”多元多維度階段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綜合素養進行評估;第四階段(第三學年下半學期)頂崗階段的學習成果為學生以“準員工”身份在專業對口崗位磨煉綜合職業能力,提升專業素養和專業“雙技能”,逐步實現自己最終的學習成果目標,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外語外貿技能型人才。
4總結
目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國際貿易專業2018年度與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展《廣科納思達跨境電商項目班》;商務英語專業2019年度與澳游商務服務(深圳)聯合開展《澳游商務服務(深圳)有限公司跨境電商項目班》,校方與企業根據合作企業用人標準、行業技術標準,結合學生、教師、學校、企業和政府等方面的期望與要求,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項目班時間教學應取得的學習成果,在此基礎上構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制定“外貿業務(跨境電商)為導向”的進階式實踐教學策略,基于OBE梯次教學評價標準分階段對項目班所取得的階段成果給予不同的評定等級,學生在基于學習成果導向的“雙精準”實踐教學體系中,參與企業真實項目的實操,外語外貿技能尤其是跨境電商實踐運營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Spady,Williamc.Outcome-BasedInstructionalManagement:ASociologicalPerspective[J].AustralianJournalofEducation,1982.
[2]嚴中華.國外職業教育核心理念解讀:學習成果導向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3]姜波.OBE:以結果為基礎的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3,30(3):35-37.
[4]李志義,朱泓,劉志軍,等.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5]趙洪梅,朱泓,李志義.學習成果的展現模型與確定方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45-148.
[6]劉寧,王曉典.論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學生學習成效多元評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34(12):37-40.
作者:張景發 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上一篇:學生隱喻能力在外語教學的重要意義
- 下一篇:刑事訴訟法案例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