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時間:2022-02-26 12:02:50

導語: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摘要:我國的素質教育十分明確的方向———培養創造型人才。培養和造就創造型人才,最主要的問題是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具備此種能力的人,才會具有開拓精神,敢于向科學權威挑戰,才能有效地進行創造活動,得到新的創造成果,對人類社會做出貢獻。因此,學校教育應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作文教學;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究。

一、為學生提供單獨處理問題的機會

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發展創造性思維的一個主要方面。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必須善于創造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使學生有意識地把學到的知識技能廣泛地遷移,運用到了解新情境、解決新問題中去,并且善于控制自身的心理環境,使思維活動和心理狀態處于最佳狀態。1.給學生體驗生活的機會。長期以來,舊的教學體制是把學生的生活感知和思維認識局限在課堂這塊狹小的天地里,當堂命題,當堂寫作,當堂交卷。學生由于沒有對生活的體驗,對生活的認識靠道聽途說或老師、課本中的“供給”,結果形成了學生作文中“假、空、抄”的現象,同時壓抑了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所以,要想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加快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必須給學生充分體驗生活的機會。在這方面我采取兩種形式:一是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活動,如文體活動、社會調查、組織興趣小組等,讓學生在活動中體味樂趣,觀察人、景、事,或找一些內容,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體驗、去分析。二是平時鼓勵學生自己觀察,善于積累素材,并堅持寫日記,將觀察所得記下來,這樣,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又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2.指導學生“放膽、創新”寫作。“想說什么,就寫什么,話怎么說,就怎么寫”,這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辛安亭先生提出的十六字口訣,看似淺顯易懂,實則非常精辟,揭示了小學生作文訓練的真諦:要大膽寫,要敢說。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寫出自己想說的話,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才有機會得以發展。如指導寫《暑假里的一件事》這篇作文時,我就啟發學生回憶暑假里做過一件什么樣的事,是“一件助人為樂的事”“一件后悔的事”“一件可笑的事”“一件糊涂的事”,還是“一件受教育的事”等。這樣指導學生“放膽”“創新”寫作,會使學生及早進入寫作情境,克服依賴思想,寫出來的作文就不會千人一面了。

二、讓學生參與作文的批改與講評

葉圣陶先生曾對此一針見血地指出:“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培養學生自改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他還明確表態:“‘改’與‘作’的關系密切,‘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我想,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這些論述或從寫作規律,或從培養目標上闡明應該讓學生自改作文的重要性。我們如果真正把修改權還給學生,教改他們修改方法,讓他們自己動手改,就一定會達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境地。修改作文在構思后進行,也可以在起草后再改。一般地說來,構思后的修改往往側重于中心的確定和材料的選擇。我們這里著重談談教給學生在起草之后的修改方法。新《大綱》指出:“要一句一句念下去。看看有沒有不通順的,不連貫的句子和使用不當的詞語,有沒有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符號,想一想意思是不足已經表達清楚。”這就是說,要從字、詞、句子、標點符號以及意思的表達上著手修改。此外,還應圍繞各年級的訓練重點與要求進行,不同年級不同程度的學生在作文修改應該各有側重。低年級:句子是否完整,學生敘述的詞語能否用到句子中去,逗號、句號能否運用。中年級:寫段要有內容,用詞要注意準確,句與句、段與段要銜接,學生的標點符號要能正確運用,注意不寫錯別字。高年級:按寫的重點訓練項目進行修改,以達到小學階段的作文要求。總之,通過學生自己修改,要“把文章改得好一些”。學生改作文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在教學方法上,現代教學理論主張“不應用一成不變”的模式。學生自改作文也應注意運用多種形式,以調動學生自改作文的積極性。1.自改。作文初稿寫好后,自己再從頭到尾仔細讀一遍,看看內容,表達的意思是否符合要求,怎樣修改使中心更加明確,內容更加具體。改后要使文章內容豐富,有中心,條理更加清楚,語句更加通順,基本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運用更恰當。改時可用另一種色筆,以便與原文形成明顯的對比。2.互改。互改是建立在自改的基礎上,互改時按學生寫作水平排座次,好中差適當搭配,然后由老師提出修改要求,要同桌修改,嚴防同一水平的學生坐在一桌上。3.小組集體改。選1-2篇有代表性的作文交小組改,讓大家提出修改意見,并說出修改理由,由組長執筆修改,修改后集體通過,再交給老師。4.教師提示后修改。由教師看過全文后,提出修改意見,讓學生按要求有目的地修改。不管哪種修改方法,在學生修改時都要正確地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作文的修改能力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應從一年級就要抓起,“要從內容到形式,從詞句到段篇,逐步培養學生的修改作文的能力。”

三、強化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訓練

創造性思維常常是按照“發散—集中—再發散—再集中”的方式進行的。這說明集中思維和發散思維不僅以實在的狀態相互聯系和滲透,而且在對立中相互轉化和交替,這種相互轉化和交替的過程,體現了人類創造性思維發展過程的基本精神。所以,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應該既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又不可忽視集中思維能力的培養。1.在集中思維的基礎上重視引導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又稱之為求異思維,它是一種讓學生的思路向多方向、多數量全面展開的一種立體型、輻射型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的特點便是靈敏、迅速、思路開闊,可以使學生能夠隨機應變,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使學生擺脫舊的聯系,克服思維定勢,用一種全新的角度去洞察相關的事物,并作出新的創建。因此,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成分。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有意識地打破思維定勢,變直線思維方式為立體思維方式。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我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看見紅磚,我們不僅想到用它蓋房子、壘墻、造橋、鋪路、修雞舍,而且要能夠想到用紅磚當枕頭,可以當武器,可以堆起來當桌子,可以當錘子,甚至可以擋住車輪不讓車行駛,以此引導學生多個角度觀察,多方面思考、想象,使學生善于從與眾不同處發現,使主題富有新意。在發展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作文能力。2.使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有機結合,共同發展。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一種關系。在創造性思維的這個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獲得一種新的創造性成果。在具體的創造活動中,學生可借助發散思維,才能廣泛發散,自由聯想,并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假設和方案,同時為創造發明奠定基礎;同時又要求學生必須依靠自己的集中思維才能進行相關的鑒別和選擇,最終確定解決問題的最佳行動方案,并進行創造活動。當然,只有學生思維的發散度高,收斂性好,創造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四、重視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

一個人如果沒有創造性想象,便沒有科學、藝術,便沒有科學預見,便沒有發明創造。科學家的假說,作家的人物塑造,畫家、雕塑家的藝術造型,工人的技術革新,農民新品種的培育,無一不是創造性想象力的結果。所以,學生創造性想象在創造性思維中所占的比重,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教學中教師可以著重從以下兩方面來加強學生創造性想象力的培養:1.編寫童話故事。童話是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身心需要,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通過兒童的幻想,采用一些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來的一種故事。童話不僅可以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最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和觀察能力。所以,要豐富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教師可指導學生大量讀童話、寫童話,這是很好的方法。童話分擬人化的童話、人物童話、超人的童話、知識化的童話。為了適合兒童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點,教師在指導學生編寫童話時,應將側重點放在童話的擬人化和童話的知識化讀和寫上。具體做法便是:教師可首先指導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安徒生、格林等名家的童話故事,使學生從中進一步體會童話的特點,教師再適時指導寫法,但指導不宜過細。只是告訴學生編寫童話和其他作文一樣,要有一個中心,故事要完整,語句要通順。留給學生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使他們的思維能夠自由發揮,讓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在愉快的寫作中得到發展。2.續編故事。續編故事就是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把一個故事講下去,同時要求續編的故事,人物的描寫和情節的發展一定要合理。無論最后發展成什么樣子,中心思想不能變,人物的性格特點、文章的文意都不能有最根本的變化。實踐證明,續編故事可以看出學生對原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看出學生的思想情感及內心愿望,更重要的是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指導學生續編故事是作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種學習方式。具體做法是:教師先指導學生讀懂所給故事(指定故事可以是課本上的,如《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等,也可以從其他地方選取),把握故事情節的主線,弄清主要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質,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談自己對故事發展的想象,教師對想象是否合理作適當指導,并及時表揚想象合理的學生,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創造出更新的“產品”,最后讓學生把自己的創作寫下來。這時的“產品”,對學生本人來說一定是最優的,因為它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有機結合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倪惠云.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1(4).

[2]姚毅.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1(4).

作者:張萍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永昌鎮山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