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融合

時間:2022-04-28 10:52:04

導語: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與小學學科教學的融合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與教育技術的不斷革新,教育信息技術的手段也就越來越先進,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陸續出現了電腦、教學一體機、教學白板、班班通等等,這就將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在網絡化信息時代,師生都會使用一些學習軟件、一些信息化工具。既然信息化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課堂,那么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如何將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呢?

1舊有的教學模式現狀分析

雖然當前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教育時代,但是由于教師的傳統教育觀念以及各校的軟硬件實施的發展不徑相同,這給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聽的機械性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固然不會很高,也就缺乏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從而給學生的能力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1.1教學素材枯燥,難以提升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教材內容均為靜態的素材,學生要通過閱讀、思考后才能理解。而小學生的學習認知特點是喜愛動態的、可以用多種感官進行感知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賦予學生學習的素材具有生動、形象而又直觀的特點。這也就需要教師能夠采用適宜的策略、有效的手段來提升學習素材的生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有很多教師不能認真鉆研教材,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素材具有激趣學生進行有效感知特點,這樣就使學生的學習素材顯得枯燥而無味,也便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1.2學生互動缺失,難以理解知識難點。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文字性與數字性的輸出,這樣的直白輸出沒有讓學生進行可視、可聽的感知,只能讓學生被動地聽知識獲取,而無法進行自主性學習,也讓學生間的互動學習變得非常缺失。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就無法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也就無法獲得學習知識的重點理解與難點把握。顯然,這樣的課堂無疑是低效的課堂,沒有能夠達到具有更高質感的課堂標準。1.3學習知識面窄,難以培養創新意識。在缺乏信息技術引領下的學習中,僅聽教師的講授往往是不夠的。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大量閱讀、多渠道的獲取。在只要教師教授,而沒有探究的學習中,學生只能是學到課本上的死知識,也便不會靈活運用知識。學生獲取知識的延展面太窄,也便讓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能更好地被激發起來。

2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

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均得到了有效運用,但是真正能夠做到更好融合的還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這需要教師能夠具有良好的信息學科知識基礎,在此條件下還要能夠進行其他學科的深入研究,研究學習素材的特點、研究如何運用動畫、聲音等進行素材的優化設計,研究孩子的認知規律……下面我從備課、上課與課后練習三個方面來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2.1運用信息技術將學習素材進行優化設計。在上課前,教師要能夠深入研究一節課的學習素材,讓枯燥的文字與數字素材具有動態的、可以視聽的直觀特點,這樣才能夠讓學習內容具有一定的生命力,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認識分數》一節數學課時,我能夠借助于課件讓學生觀看進行切分蛋糕的視頻,讓枯燥的分數能夠蘊藏在具體的活動中進行呈現出來,讓學生可以用心體會,而后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在學生的數學實驗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感悟。這樣優化學習素材,便能讓學習活動更加有效。2.2運用信息技術積極調動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積極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通過生動而又形象的學習內容調動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例如,在教學有關校園美景的描寫習作教學時,我能夠拍攝校園觀賞過程性視頻,在課堂上給學生觀看。觀看后,讓學生進行有序的思考、表達,甚至進行交流自己的寫作思路。再比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知識學習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美麗圖案,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呈現,學生觀察、比較,小組間的合作交流,從而能夠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了軸對稱知識。2.3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課后學習進行有效分析與跟蹤。在新課的學習之后,教師往往要布置學生一些可以實踐的練習,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可以借助于網絡、可以借助于其他學習工具。但是,學生的課后學習效果如何,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及時而有有效地進行反饋,在具體的反饋中教師往往也會借助于信息技術手段。比如,教師借助于網絡技術平臺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如“速算盒子”“曉黑板”“納米盒”等手機APP軟件等。在作業的布置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教育云客戶端”“手機微信”等進行布置。可以說,利用好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實施,而且能對學生的課后學習進行更好把握。總而言之,小學教師要能夠積極利用好信息化技術手段,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努力將信息化與學生的學習資源進行有效融合,從而能夠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中小學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指導課題組.中小學教學專業發展標準及指導技術與綜合實踐學科[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1.

[2]張生華.信息化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大世界,2017.

[3]鄧思思.淺談信息化與小學教學的融合[J].新課程,2018(25).

作者:徐愛琴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王集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