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改革與創新

時間:2022-10-26 11:56:14

導語:醫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改革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改革與創新

[摘要]目前,我國高校中醫學的基礎教育,以及基礎醫學的老師,還需要加強滲透人文教育工作,以此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保證能夠在教學工作中滲透人文教育,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加強其職業教學意識,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形成良好的科學模式。按照自身的崗位特點,有效地培養出優秀的基礎醫學人才。因此針對基礎醫學教學工作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方式提出最新的探討和分析,以期能夠在根本上帶動我國高校基礎醫學教育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基礎醫學;人文教育;改革;創新

就目前的社會發展現狀來看,醫學基礎課堂的教學,還需要恰當地滲透人文教育,這也是開展高校人文教育工作的一個主要途徑,并且在進行人文教育工作過程中,學生能夠在了解基礎醫學課程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在整個醫療事業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理念,這也是人文教育工作再開展和實現的技術保障。

一、提高認識,加強教師人文教育滲透意識

在心理學和行為學角度來講,一個人有著怎樣的思想觀念就會導致其在做人和做事的過程中產生怎樣的行為,這也就是人們經常所說的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要想在醫學的基礎課程中良好地滲透人文教育,首先就需要保證和提高這一教學內容中,教師對工作的認識,加強滲透教師人文教育理念,例如:校園中可以經常組織基礎醫學教師到醫院學習,保證教師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地接觸到醫療機構的患者,以及患者在就醫階段出現的問題,保證教師能夠在學習中解決患者問題,以此了解到人文思想和人文理念在從業中的重要性,這樣就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師的人文教育意識。當然如果僅僅在整個醫學的教學過程中單純地開設人文教育課程,那么對于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所以還需要把這一思想和課堂中的知識內容有機地結合。在教學中恰當地滲透人文知識,才能夠加深學生對人文知識的印象,也能夠讓學生在人文的角度,對專業知識進行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所以,相關的高校還需要在領導率先改革的同時,更新教師的思想觀念,保證教師能夠在整堂課程中滲透人文教育,充分發揮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利用學科的優勢努力發揮和挖掘其中的人文素材進行良好的滲透教育,把它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終,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在接受基礎知識教育過程中形成人文素養和人文意識,例如:校園可以針對課堂開展情況以及所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針對教師提出要求,要求教師把人文教育滲透到整個課堂始終,這樣教師也能夠在備課和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人文素養,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意識,以及有效把基礎醫學知識內容和人文教育相互聯系,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有的放矢,提高教師人文教育滲透水平

(一)結合學生思想,加強職業意識教育

就目前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未來的職業崗位所需要面對的人群都屬于非健康人士,而工作所要面對的就是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所以由于這種因素導致這一崗位的從業人員職業素質與其他崗位的人員要求不同,因此加強學生的職業意識教育應該引起整個醫學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而作為醫學基礎課程的教師,不僅有責任也有義務把課程和人文教學內容相結合,對學生進行生活目標的明確,激發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熱情,還需要通過人文教育工作的滲透建立起學生良好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精神,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更好地提高學生人文素養方面的教育工作,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自身職責。

(二)注重思維培養,建立科學思維模式

據調查顯示,在基礎醫學教學中如果能夠成功地滲透醫學中的哲學思想,對于培養學生辯證能力,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養成,有著非常可行的效果。學生也能夠通過教師這一思維的滲透,更好地了解到自己未來在工作崗位中所需要面對和承擔的壓力。同時學生通過教師人文思想的滲透和人文教育工作的開展,也能夠更加準確地意識到自己未來所需要參與的工作內容。同時,能夠在適當的情況下,表現出自己的人文精神。

三、身先垂范,改善教師自身人文素養

目前人們很明顯地看到醫護人員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比較豐厚的社會回報,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體會到其中的壓力和辛苦,有的甚至是用生命和健康所付出的代價。因此教師在整個教育中就需要通過人文教育工作,滲透出醫生不只是光鮮的一面,還應該承擔起它所應有的社會責任,這也是一個成功的醫療工作者所需要具有的思想理念。教師還需要加強自身有關哲學和心理學、藝術學、人際溝通等方面的知識學習,完善自身所具有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養,特別是需要對學生做好表率作用,教師的言談舉止在潛移默化下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這種教育性的示范,是其他工作都無法替代的,并且有著非常顯著的成效。所以作為基礎教育學的教師,不僅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識,把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在課堂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把自己的道德情感、人格魅力、藝術修養以及團隊精神等方面的人文素養呈現給學生,這樣才能夠啟迪和引導學生,為學生人文素養的形成起到非常良好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林心宇.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醫學院校學生國際化培養的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5.

作者:涂開峰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