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時間:2022-09-22 09:01:57
導語:英語教學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育人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歸宿點,育人的核心是思想品德教育,因此,無論在哪一學科的教學中,都應該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英語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非母語學科,在英語學習中,學生會潛移默化地接受一些西方思想,這些思想絕大部分是主流的正能量思想,但是,也必然存在一些與我們的教育思想不同的觀點,甚至是相悖的觀點。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科學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正確的思想觀念。
一、異中求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英語學習是以西方文化為大背景的,這既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漢文化有著很大的差別,又與我們的漢文化有著很多的共同點。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深入鉆研教材,注意中西方文化的異同點,分析思想品德教育的潛在因素,抓準思想品德教育的支撐點、承載點和滲透點,抓住時機,恰當切入,有目的、有計劃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與教學內容相結合,立足育人宗旨,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比如在學習“Please”“I'msorry”“excuseme”“Thankyou”“That'sallright”等等這些日常用語時,教師可以適當滲透英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禮儀:比如當你在電梯門口等電梯時,還有其他的女士或兒童也在等電梯,當電梯來了之后,英國人通常會先說“Please”,等女士和兒童都走進電梯后,自己才走進電梯。如果電梯超重,自己無論有什么急事也要等下一個電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母子、母女、父子、父女之間的關系可謂是最親近的關系了,當我們需要父母隨手遞一點東西給我們時,常常“忘記”或不說“謝謝”,而英國人卻不同,即使是自己很親密的朋友,甚至是自己最親的父母,給自己遞過一點東西,或者是撐了一下門,也會常把“thankyou”掛在嘴上。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常常被我們“不拘小節”地忽視,而很多學生的思想品德恰恰是在這樣的“忽視”中懈怠下去的。
二、巧抓時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師可以設計教學預案,但是英語課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師的預設來進行,很多時候,課堂是隨著教學中遇到的實際情況而改變原來的預設。換句話說,英語課堂有很多時候具有生成性,既然是生成性的課堂,教師就要隨機應變,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隨機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一次,在實習的時候,我聽了一位英語名師的課,很受啟發,并深深地被她的教學機智所折服。因為是示范課,這位教師用的并不是本班的學生,而是借班上課,對于這個班的學生這位教師并不熟悉。在對新句型進行鞏固練習時,教師熟練地用英語對學生說:“我是師大附中的劉老師,很希望了解同學們的基本情況,誰能運用剛才我們所學習的句型向老師介紹你的同學?”老師的語氣異常和藹、親切,學生們馬上失去了陌生感,產生了親近感,并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第一名學生介紹說:“Thisismyclassmate.HisnameisHePing.Heisagoodsportsman.”第二名學生說:“Heismygoodfriend,isourclass'famoussinger',inthecitymiddleschoolstudentliteratureandartperformanceactivities,shewonthefirstplace,isourclasspride.SheisWangTianyi.”這時,忽然有一名學生站起來,說:“Heisagreatfoolinourclass…”一聽這話,學生們都哄堂大笑,被他介紹的學生滿臉通紅。老師沒有笑,在用目光制止了學生們的笑聲之后,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也都有自己的優點,同學之間應該學習別人的優點,幫助別人改正缺點,而不應該嘲笑別人是‘傻瓜’。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這位同學你說對嗎?”課堂上立刻響起了一片掌聲,那位學生也低下了頭。就這樣,在“舉重若輕”中,教師巧妙地對學生進行了尊重他人的思想教育。
三、創設情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良好教學情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和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在實習的過程中,聽過多位教師的英語課,盡管這些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藝術、教學形式各有所長、各有千秋,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能夠創設各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境,營造一種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比如一位教師“What'syourhobby?”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在車站”“在班級”“在商場”等討論情境,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進行英語對話練習。由于這些場景是學生們生活中最熟悉的環境,所以學得積極,學得主動。在學習討論中,學生們進一步明確了行為規范,不僅學習了英語學科知識,而且對學生進行了很好的“遵守社會規則”教育。
作者:柴野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 下一篇:職校會計互動式教學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