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語混合教學模式實踐分析
時間:2022-09-27 03:04:50
導語:高校外語混合教學模式實踐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互聯網+”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為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帶來了契機,面對一直以來困擾著高校外語專業師生的諸多問題,學者們希望能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和互聯網找到解決之道。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在線移動學習平臺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
1“超星學習通”概念
作為一款教學類軟件,“超星學習通”除了具備豐富的在線教育資源外,還兼具上課簽到、通知、問卷調查、在線筆記、成績統計、投屏、即時通訊等輔助教學功能。這些功能對提高教學效率、改善課堂氣氛等都有積極作用。教師可以在學習通電腦端或移動端建設自己的云課堂,上傳音頻、視頻、文字等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進行在線考試等。
2SPOC混合教學的定義及評價
SPOC即小規模在線課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最初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ArmandoFox)教授提出的。Small和Private是相對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指學生規模一般在幾十人到幾百人,Private是指對學生設置限制性準入條件,達到要求的申請者才能被納入SPOC課程。就在校學生而言,SPOC是一種結合了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SPOC借助“混合”的方式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使教學在有效監控的條件下有序進行。張萍(2018)認為,“SPOC作為個性化教學的新形式,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優勢,減少教師因批改重復無效作業而浪費的時間,從而將節省的時間投入到其他教學研究之中。”賀斌(2015)指出,“教師可以參考學生在線學習行為的大數據,對教學進行問題診斷、教學干預和教學決策。”周小莉(2017)發現,“學生通過SPOC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后,可帶著線上學習的問題進入課堂,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并且有利于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
3基于“超星學習通”的《西班牙視聽說》課程教學模式實踐
作為應用西班牙語專業的核心課程,《西班牙語視聽說》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門課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培養目標的達成與否。但一直以來,由于課時有限、課堂教學效率低、課堂互動不夠、練習數量和覆蓋面不足、學生參與度低等各種問題,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比較不理想。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移動終端開展翻轉課堂,利用強大的互聯網資源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視聽說材料,借助大數據獲取學生的學習曲線,更精準地了解學情,并提供個性化的教學輔導等一系列問題,促使筆者開展了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該模式由課前、課堂、課后三部分構成。(一)課前翻轉教學。課前,教師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將視聽說材料、需要掌握的詞匯、語法、背景知識等上傳至學習通平臺,同時自主學習任務并開放討論平臺,學生在線觀看、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并通過討論平臺進行在線交互。(二)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基本步驟如下:1)教師參考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結果,首先對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導入課程內容;2)當堂播放與自主學習內容主題相關的視聽材料,在學習通平臺發放探究任務,學生需通過“視”與“聽”,了解材料內容,完成在線探究任務;3)教師可通過PC端或移動端,當場向學生展示探究任務完成情況,并針對當課重難點進行講解;4)圍繞當課主題,參考視聽材料,引導學生展開口語表達與交際練習,并隨機選取學生現場完成;5)以學生現場完成的口語表達與交際練習為案例,帶領全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再一次輸出本課重難點;6)在課堂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其余學生將其未能當場完成的口語練習以錄音形式發放至學習通在線討論平臺;7)教師利用課外時間對錄音進行在線評價,并可以利用學習通的聊天功能選擇性的進行個性化指導,或針對普遍性問題在班級群中進行講解,這有利于所有學生共同學習,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互評。在課堂教學中,由于使用了學習通,師生都可以即時獲得反饋,這對于教學行為的矯正有積極意義。(三)課后復習。課后,教師可以繼續圍繞授課內容發放練習。長期以來,盡管視聽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囿于課時,《西班牙語視聽說》一般周課時為1-2次,僅憑這有限的課時,教學效果無從保證。傳統的辦法是教師布置作業,學生課后完成,但由于缺乏監督和反饋,課后作業的完成效果不盡如人意。在將“超星學習通”引入教學中以后,情況有了明顯的改觀。
4制約因素
經過實踐,可以認為基于“超星學習通”的混合教學模式的確可以有效解決《西班牙視聽說》課存在的很多問題,但同時也凸顯了另一些問題:1)教師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課前課后為了確保在線資源的可靠性與適宜性,并保證學生的練習頻次,教師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信息搜索、挑選及整合、材料上傳、題目設置等工作。此外,課后,教師檢查學生作業的時間也大幅度增加,以前文提到的口語表達音頻為例,教師在課后需要去聽、發現問題并反饋;2)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網絡資源盡管豐富,但如何下載、保存、剪輯以便使其為我所用,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育信息化技術能力,否則會成為這一教學模式順利進行的極大障礙;3)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加。學生課前課后的練習量成倍增加,盡管客觀上會促進教學,但主觀上,學生難免會產生排斥心理,導致最終事與愿違;4)學校網速慢制約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以上四點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
5結語
相較于傳統的《西班牙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方式,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在提高課堂效率、增加練習的頻次和數量、促進課堂內外的交互、提高學生參與度、促進教學的診斷與改進等問題上都具有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帶給師生雙方新的桎梏。要實現這一模式的大范圍實踐,需要教學管理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既要積極改善學校基礎設施,也要為教師提供教育技術的培訓。而作為教師,更要調整心態,積極學習教育技術,適應新時代對新時期教師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萍,陳宏,朱丹梅.SPOC模式及其商務英語教學研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8(6):177-179.
[2]賀斌,曹陽.SPOC: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22-28.
[3]周小莉.基于SPOC的英語閱讀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普洱學院學報,2017,33(6):118-119.
作者:楊 萍 付 童 單位:上海工商外國語職業學院
- 上一篇:英語教學法課程研究反思
- 下一篇:淺談骨密度儀臨床應用質量控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