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作文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思考
時間:2022-11-23 03:36:05
導語:中小學作文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小學作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為重點進行分析,從激發情趣、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激發想象、加強多向思維訓練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其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日后寫作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中學語文;創新思維;寫作能力
為了提升中小學生思維能力,需轉變教學方法,突破傳統教育模式限制。當前作文教學中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并且在某種程度上還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當前,諸多中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不知從何開展寫作,甚至開始寫作以后,存在文章拼湊的現象,對于此類問題,當下教師需做好作文教學工作,確保學生寫作水平。
一中小學生欠缺思維能力的主要原因
(一)學生層面
因教學環境所影響,致使學生缺少寫作興趣。所謂興趣為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若是毫無興趣的進行寫作,其本質等同于對付,因此在作文中時常會出現反復的現象。比如,在寫與植物有關的作文時,有的學生會寫花,而有的學生會寫樹,教師在批閱學生寫作內容時發現一篇文章中有諸多重復的語句,比如它真的很美麗、它真的很漂亮等。此外,還因學生閱讀積累較少,平時所寫的日記也只不過是為了發泄情緒,沒有幾個同學是真正記錄人生感悟的,導致最終結果就是在實際寫作中無從下手。
(二)教師層面
若想提高語文作文教學水平,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并且效果體現比較慢,因此一些教師會逐漸淡化作文教學,只讓學生背誦相關口訣。比如先抑后揚等,通過口訣在進行寫作。此種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還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作文的興趣。通過口訣化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欠缺靈活性,導致所完成的文章毫無新意可言,無法達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此外,教師自身所具備的綜合素養不高。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綜合素養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效果有直接關聯,若想保障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需確保教師存在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未將自身的主導作用發揮出,致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受阻。
二中小學作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培養的有效措施
(一)展開趣味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只有保障學生學習興趣,才能確保教學效果。這便要求語文教師選擇有趣的教學素材,布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創作意識,促使學生在實際寫作中有話可說。在實際教學中,除了要挖掘與利用語文教材的趣味因素,還需同教學訓練目標相結合,布設一些比較新穎且學生喜愛的情境或是題材,優化學生寫作能的問題。比如,語文教師在對作文進行教學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優美的音樂,促使學生展開現象,隨著音符的不斷變化,曲子悠揚婉轉,能夠使學生放松身心,切實融入到音樂場景中,當學生聽完音樂之后,教師可以要求班級內部同學自由發揮,說說自身感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開展,這對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具有積極作用。不僅如此,其還有利于活躍課堂氛圍,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其皆能使學生活躍思維,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通過趣味教學法,不但能夠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還能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最佳的狀態中完成寫作。
(二)仔細觀察生活,提升學生創造精神
作文主要源于生活,只有對實際生活進行仔細觀察,才能為作文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如果不對實際生活進行仔細觀察,就無法積累生活寫作素材,到真正寫作的時候就會無話可說,或是所寫的內容欠缺真實情感。為了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接觸大自然,要對身邊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用耳朵去聆聽生活中每一處聲音,進而豐富學生情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生活,讓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能夠利用到更多生活素材。讓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探究寫作素材,并將其切實融入到文章中,這樣所寫出的文章才會更加生動感人。基于此可以看出,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能夠保證學生寫生動且形象的文章。
(三)積累習作素材,保障文章質量
第一,教學生寫生活日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寫一則日記,記錄一件生活小事或是具有意義的片段,教師需告訴學生,所積累的素材,還無法成為一個整體,但它們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氣息,在日后寫作中一定會大有用處。第二,教學生制作摘錄卡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制作讀書摘錄卡片,其對學生積累詞匯、學習語言具有積極作用。它有利于學生思維成長,還有助于學生學習語言,教師需告知學生可以任意摘錄,沒有任何限制,只要學生感覺深刻即可。比如,所讀的一本小說,其中有關于人物外貌、行為、特征描寫的句子,學生也可以將其記錄到卡片上。在瀏覽雜志或是報刊時,可以對于描寫景物的句子摘抄下來,不管是諺語,還是格言皆能記錄到卡片中,這對學生日后寫作具有積極作用。第三,教學生做剪報評析。報紙可謂是最新的百科全書,因在報紙上會有最新的資訊,能夠向我們傳遞不同種類的信息,對于先進人物思想與事跡的宣傳,因此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認真讀報的習慣,這不單單有利于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還能使學生獲得諸多寫作材料。比如剪報評析,不但能夠使學生積累一些寫作素材,還能加強學生鑒賞能力,對所剪的內容沒有嚴格規定,只要能夠提高思想覺悟、增長見識的都能進行剪貼。
(四)激發想象,進行思維創造
第一,培養學生逆向思維。所謂的逆向思維也叫反常思維,其為創造思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寫作中應用逆向思維,于古人所闡述的翻案法大致相同,要求學生反其道而行,從問題的反方向進行摸索與研究。首先,論爭文章。教師可以將優秀作文展示到班級的學習角上,讓學生對同一題目進行不同創作。所謂“刀不磨不快,腦不用不靈”。教師需要激勵學生論爭文章,玩“筆墨游戲”,既能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還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其次,質疑作文。激勵學生英語逆向思維來對前人理論或是經驗進行質疑。如“技藝高超的師傅不一定教出技藝高超的學生”,促使學生樹立不守舊的學習觀念,要認真分析事物,勇于提出疑問。第二,培養學生想象思維。創造性思維的主體內容為創造想象。可以說想象是創新的基礎,若是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創新,若想進行創新,就一定要善于想象,如果作文失去想象,一定會失去顏色,欠缺生機;而豐富的想象,可以使作文生動且形象。比如幻想作文、假設作文等。所以,在教授學生寫作時,需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第三,培養學生發散思維。比如以“帽子”為話題作文,能夠從諸多角度進行立意:第一,寒冷的冬天,帽子遮擋住人們的臉,將溫暖帶給人們;狂風暴雨,帽子能夠使人們免受凌亂之苦。帽子把苦難留給自己,方便他人。第二,從太陽帽、平頂帽、針織帽,能夠切實反映出不同季節人們對帽子的需求。第三,如今的年輕人不能一味的躲在父母的帽檐下,享受安逸。同樣是帽子的聯想,從不同的角度發揮所提出的立意也有所不同,這樣學生所寫出的文章就不會在如出一轍了。
(五)加強多向思維訓練
造成學生無法寫出優質文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缺少積累、觀察等,但其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該層面沒有問題的學生也無法寫出優質文章。通過總結發現,學生的多項思維不強。所謂的多項思維是指從多方面來探究一個問題,使思維不受一種模式所局限,加強學生多向思維訓練就是引導學生將習慣思維拋棄掉,遇到事情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考慮。盡可能的運用自身所儲備的知識,進行思維拓展,進而保證所寫的文章具有新意。首先,教師可以基于課文為例來向學生講解怎樣轉變角度觀察事物,任何事物都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觀察角度不同,事物所呈現的面貌也會有所不同。其次,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如何從一些常規的事物中發現新意。“農夫與蛇”的故事學生都很熟悉,一般學生都會批評蛇的忘恩負義,但利用多項思維從不同層面來對這則古詩進行探究,就會發現一些新意。例如,在寫《我的父親》這樣題目時,由于學生寫的次數較多,所以無論寫多少遍也就是辛苦、蒼老等立意,若想使學生將此種題目寫出新意,需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比如,從父親是我的好朋友層面寫行不行?父親很偉大的層面寫行不行?通過此種訓練方式,能夠使學生筆下的父親更加鮮活,有的寫出《父親的肩膀》等優質文章。此種多項思維訓練主要強調的就是“新”字。若能夠正確運用此種思維,能夠保證所寫出的作品不僅富有新意,還生動形象。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助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對于語文學科而言作文所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為了能夠取得優異的語文成績,加大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力度至關重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中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參考文獻
[1]庹云.小學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4):19.
[2]石尉峰.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文理導航(上旬),2015(02):7.
[3]田艷軍.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J].文學教育(上),2011(06):78-79.
[4]馬延軍.作文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多樣化問題設計[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09):120.
作者:李鵬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上泉九年制學校
- 上一篇: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論文
- 下一篇: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優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