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院創業教學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時間:2022-04-06 03:49:43
導語:職院創業教學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理想、信念教育與創業教育
創業首先需要理想,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理想、信念教育是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應將樹立理想與高職生自身對所學專業、就業、創業前景的實際相結合,將創業理想作為高職生學習的動力。在創業教育中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理想、信念的教育,使高職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前提下,樹立自信心,形成明確的奮斗目標、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堅忍不拔的意志。從某種意義上講,理想信念教育是對高職學生創業意識的激發。創業意識是創業實踐活動中對個體起激勵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包括需要、動力、興趣等心理成分。高職院校要發揮理想、信念的目標導向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將創業作為自己的理想,并堅定信念和人生追求,將自己的興趣、理想同社會需要結合在一起,將個人的發展同社會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三觀”與創業價值觀教育
高職學生在接受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會考慮“我是否需要創業”、“我為什么創業”、“我怎樣才能成功創業”等諸如此類關于創業價值觀的基本問題,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幫助學生通過對人的本質屬性的理解來認識創業要立足于實踐,并且可以通過創業更好地展示自我價值,從而為社會創造價值。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把人的品德素質與創業基本素質有機聯系來進行創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觀”)是創業人才的基本素質中的靈魂和核心。馬克思主義的“三觀”意識是一個人的品德素質的核心,這種馬克思主義的品德素質一旦內化為高職學生穩定的人格品質,必將對其創業能力起著積極的、持久的調控和駕馭作用。
3就業與創業形勢、政策教育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深化,就業政策的轉變,就業形勢面臨新情況、新問題。為了轉變高職學生的就業觀念,需要及時有效對其開展就業與創業形勢與政策教育,就業、創業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幫助學生了解社會、適應職業、形成正確的職業理想的有效途徑之一。從國家層面到各級部門、地方政府,以及高等院校等,相繼出臺了多項關于就業與創業的政策、法規,來幫助大學生克服就業、創業的障礙,以保障、支持和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高職院校加強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就是要經常進行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通過建立健全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教育資源庫,著重分析當前高職學生面臨的宏觀形勢,引導高職學生正確歸因,順應時勢的需要,積極利用環境中的優勢條件來克服創業所面臨的障礙,做到既遵守國家的政策法規,又能借助社會提供的各種創業優惠政策,順利地走上創業之路。
4社會責任教育與創業誠信教育
創業個體的社會責任感直接影響個體創業成敗,最終會影響國家和民族的興衰。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中尤其要加強社會責任感教育,讓學生明確自己對家庭、社會、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并在未來的創業實踐中把自己事業的成敗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誠信是立業之本,是創業必備的道德品質。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中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以誠信為本,以自己的人格、真才實學去創業,靠誠信在商界發展、立足,牢固樹立誠信創業之路。然而目前,高職學生存在著一些誠信缺失的問題。例如,學習中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生活中拖欠學費,故意不償還助學貸款;以及在人際交往等過程中,都存在著誠信缺失的現象。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誠信教育,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自身創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把誠實守信的道德品質帶到市場競爭中去,形成良性循環。美國社會分析家弗朗西斯•福山曾說:“在充斥著魔鬼的社會中,人人都各顯神通,伺機欺騙別人,這樣的社會也不穩定。而在由魔鬼組成的社會中,引入少量誠實的合作者,會使合作者大大受益,而讓魔鬼付出代價。魔鬼不會進行相互合作,因而漸漸失去優勢,讓位于具有合作精神的天使。”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感的高職生,必然缺乏誠信意識,個人道德也會遭到質疑,這樣的人根本無法在社會上立足,更沒有資格在市場上參與競爭,因此,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法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教育與創業誠信教育。
5創業心理品質教育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都是多種心理因素“合力”的結果。創業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創業心理是創業“靈魂”中的最初萌動與“張力”的源泉。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加強培育的是高職學生健康的創業心理,使他們具有堅定的創業信念、積極的創業心態、頑強的創業意志和獨特的創業個性,增強“創業心理彈性”,實現“創業心理自由”。當今,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本科生越來越多,受到我國的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人認為普通高校的教育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高職學生都是在高考中淘汰下來的“次品”。這些原因使得高職學生感覺受到歧視,不被社會承認。他們在缺乏社會認同感的同時,對自身也不認同,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具備創業的能力。基于此,對高職學生創業心理的教育,應以克服創業過程中過于依賴、自卑、畏縮等的人格障礙和急于求成、目標多變等的行為障礙為目的。
6創業法制意識教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法制是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創業成功離不開良好的法制意識的培育,作為想要創業的高職生,必須樹立法制意識和觀念,自覺運用法律、法規來約束自己,并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創業實踐活動過程中依法辦事,把創業的每一個環節都置于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然而法制意識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觀念,它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自覺養成,規范的法律認知需要經過學校的系統教育才能確立。因此,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對學生進行針對創業領域的法制意識教育。高職院校開展創業法制意識教育,就是要在傳授創業相關基本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創業過程中的法律思維方式、守法意識、維權意識,提升運用法律的技能,并提高在創業過程中自我保護、解決爭議的能力。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導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導向作用主要表現在政策導向、目標導向和價值觀向上。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生就業觀教育中導向作用表現十分明顯,主要是幫助高職生認識自我,引導學生朝著適合自己正確的就業道路發展,創業也是一種就業,我們可以在就業過程中創業,在創業過程中實現就業。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中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糾正學生不良的創業觀和錯誤的思想傾向,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教育持續健康發展。高職畢業生是我國重要的人力資源,在創業教育中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2提升作用
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當代高職學生創業道德品質和心理品質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以及人格的完善和主體的提升。隨著我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的改革,社會主義經濟繁榮持續穩定發展的同時,市場中也出現了唯利是圖、道德失范、誠信危機、違法亂紀等不良現象,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阻礙,也是造成個體創業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獨立思考、艱苦奮斗、勇于承擔、團結協作等優良的創業品質。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大環境,高職學生創業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遲疑退縮、盲目沖動、過分依賴等心理誤區,或在遭受種種挫折的情況后會出現焦慮、抑郁、神經衰弱等心理障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來提升其創業心理品質。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職學生創業教育中培養其獨立而理性的思考判斷能力,勇于創新、敢于冒險、頑強拼搏、勇于承擔責任的創業心理品質,同時也培養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善于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不斷地揚棄自我、超越自我。
3激勵作用
需要可以說是一種欲望,是一種生活目標,也是一種理想。高職生與本科生相比,創業欲望明顯不足,本科生的創業熱情往往更為強烈,目標指向性更為明晰,專注度更為集中。高職生需要跳出現有的立足點,突破眼前的牢籠,才能夠激發創業欲望。高職院校創業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激發學生創業欲望的作用。高職學生已逐漸步入身心成熟期,其獨立性、自主性、自主意識進一步增強,一方面對人生和社會初步有了自己的見解,一方面又顯示出由于身心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成熟前不穩定性,表現出行為上時常的沖動性,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高職生的社會性也得到空前發展,尤其是對未來生活道路的選擇,會因為這些因素產生許多的誤解和偏見。因此在這一階段的創業教育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加強對學生創業精神的教育,對他們的創業生涯將有激勵作用。高職院校在創業教育中介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對創業問題的認識從片面轉為全面,從感性認識轉為理性認識,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走出高校,走向社會,深入實踐,親身參與國家經濟建設,了解歷史與國情,感受國家發展的變化,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確立創立目標,積極進取,樂于奉獻。
作者:蔡美萍馬凱單位: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地區職專生創業教學的構思
- 下一篇:本科創業教學的目標與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