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不足及對策

時間:2022-06-12 09:59:00

導語: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不足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創新創業教育不足及對策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廣泛的重視,目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促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提高質量,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創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對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到2020年要形成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使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1]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部分,但由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薄弱,高校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知識不全,學校創新創業機制不夠健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出現了諸多問題。在新時代,高職院校如何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找到制約創新創業教育的痛點、堵點并疏通是目前亟待完成的任務。

一、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新體系設置不足。高職院校一直是以“就業”為導向,許多院校由于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加之與多家企業達成了校企合作,因此,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多以普適教育、專業技能培養為重點,面向服務企業,并沒有真正將創新創業理念貫穿其中,導致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以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等方面有所欠缺。即便開設了創新創業相關的課程,大部分院校也多以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事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為主,雖有部分院校開設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新教育等基礎課程,但是多以網絡學習方式的選修課為主,并沒有對創新創業教育形成相應的體系,更不能將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有機融合,相輔相成,多是課程間相互獨立,缺少關聯,無法真正培養出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據對學生走訪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在學習創新創業這類選修課程,特別是以網絡課程的形式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多數情況是以“刷課”的形式學習,可想而知,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很難得到提升。創新不是空中樓閣,是在具體的技術技能知識等基礎上結合科學的求知態度,迸發出的結果,如果沒有基礎,只說創新,都是空談,那么,如何打好基礎,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技術技能培養相結合,形成科學的人才培養體系,是所有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二)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不足。為了解高職院校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情況,特設計問卷對所在高職院校學生進行調查,為保證問卷科學合理,在設計過程中,大量參考了其他學者的相關研究和調查,并接受相關專業人士的建設性意見,調查采取不記名方式,其中收回有效問卷共1350份。其中,各年級學生占比如圖1所示:調查發現,在對創新創業的認識方面有43.26%的學生一提到創新創業,只看到了創業,認為要創業必須得有資本,必須要開辦企業、成立公司,必須有自己的一番事業,并沒有真正了解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沒有意識到創新創業不是要開辦公司,更重要的是要有善于創新、勇于實踐和敢于拼搏的精神。問及是否了解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相關政策時,僅有1.78%的學生表示熟悉,33.33%的學生表示了解一些,9.63%的學生表示并沒有聽過,還有55.26的學生表示僅是聽說過并不了解相關政策的具體內容。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學校政策宣傳不到位,還有很多情況是學生根本沒有引起重視,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沒有做到真正解放思想,開放思維,不能提高自身勤于思考、善于動手實踐的能力。(三)高職院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力度不足。在針對在對學生調查的過程中,58.67%的學生認為大學為學生提供的社會實踐太少,55.93%的學生認為學校缺少對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方案和相關扶持政策,46%的學生認為學校缺少專門負責創新創業的指導老師。通過調查也證實,雖然學校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但是方式方法卻并沒有取得成效,力度不大,機制不夠完善,措施也不到位,具體情況如圖2所示。即便學校已分別開設了“大學生創新基礎”“大學生創業基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等課程,但仍有35.78%的學生覺得大學的課本知識與社會實際有所脫離,36.07%的學生認為學校沒有提供相應的創新創業課程和知識支持。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在對創新創業的教育中,課程的設置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即便開設了也與專業知識脫節,各不相干,不能夠相輔相成,還被學生認為是“不重要”的課,導致學生認為學校缺少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由于投入的力度不夠,直接導致學校創新創業氛圍不濃,無法促進學生投身于創新創業實踐當中。在問及學生希望學校提供哪些支持和平臺時,選擇“創業教育”的比例達到了71.41%之高,“專家指導”和“硬件設施”分別以68.74%和65.41%位居其后,場地支持以53.11%位居第四,另外還有15.85%的學生選擇了其他,但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設施、場地等方面的支持都是學生急需的。在創新創業的教育方面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概念知識,更需要真正創業者的實戰經驗和以創業實踐和創業模擬分析作為指導的課程主體。

二、高職院校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一)創建健全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創新創業教育應從根本抓起,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才能真正培養出學生勇于創新和敢于創業的精神,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素養。教育體系的建設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建立創新創業教育團隊。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創新創業教育應該與專業技術技能教育相結合,因此,在建設教育團隊時,應多考慮讓專業課教師進行創新創業培訓和研修,在提升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同時,鼓勵教師多思考、勤總結,將專業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技術技能知識的同時,學會創新,在進行專業課程實踐的時候敢于創新,在進行社會實踐的時候勇于創業。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時候,都采取了“2+1”教育教學模式,或者“2.5+0.5”的模式,也就是在學習完相關普適教育、專業技能教育等相關課程后,會有一學年或者一學期的頂崗實踐鍛煉,以便將來在面向社會就業時,能夠提升競爭力,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將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在這種教學模式的驅動下,可以將創新創業實踐與專業實踐等同對待,將創新創業實踐與專業課程的實踐作為兩項平行線路,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之一,選擇創新創業實踐的學生可以進入學校創新創業基地,成果與專業實踐等同。3.產學研相結合促進創新創業成果轉化。目前,學生產生的創業項目大多停留在快遞、商品買賣、手工皂、口紅制作等技術含量低的項目上,很難有長遠的目光將項目與專業知識掛鉤,與企業互通,用專業技能實現知識成果化,解決實際生產、運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難題。通過導師帶隊,以科研項目為主,以企業難題為突破口,以相關課題為解決路徑,帶領學生在研究實踐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二)轉變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觀念。許多學生沒有認識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拓展其日后的就業渠道,實現專業技能與創新精神的統一,從而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2]。創新創業并不是只有創業,在學習中、實踐中、工作中對做事方法的改進也是創新,提升了辦事效率也是創新,創新無處不在,一定要從廣義上去理解,不能想的太狹小了。因此,一定要讓學生明白創新創業的真正內涵,了解創新是驅動,創業是結果,重在培養其創新精神,塑造創業能力。為轉變學生的觀念,可以在校園中多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成立創新創業相關協會、社團,舉辦相應的活動,宣傳相關政策,探討交流思想;還可以在校內多設立一些與創新創業相關的比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出創造的潛能。(三)建立線上線下雙創教育實踐平臺。要使創新創業教育穩中求進,平臺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多數高職院校建立了“眾創空間”“雙創基地”“孵化園”等場所,但是,線下的場所畢竟有限,有許多有創意或想創業的學生由于方案不夠成熟,沒有得到專業的老師輔導,在入駐創業園區的時候,很容易被淘汰,這樣不僅有可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篩選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埋沒好的創意。因此可以搭建“線上線下”雙創平臺,實現“教師(包括創業成功人士、雙創課程教師、校內指導老師)—企業—風投—學生”四級層面間“0”障礙溝通。學校可以在線上平臺發表相關的政策、信息的內容,學生可以在線上發表自己的創意想法,與同學交流心得,讓創意的火花在這里迸發,通過與導師、創業成功人士的交流,逐步形成成熟的方案,同時引入風投關注;線下為學生提供專業實訓室、“創客”實驗室等硬件設施和場地,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想法提供從創意、研發到試驗的支撐。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具有專業技術技能的人才,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技術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在不斷的進步和革新的,這些都需要有創新的能力和意識,而創新創業教育的存在正好為“大國工匠”的塑造打好了基礎,因此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視,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結合專業技能知識實施創新創業,并非簡單的開設幾門名為創新創業的課程就可以,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也極為重要,它是讓學生轉變觀念,讓創新創業教育得到深化的方式之一。線上線下一體平臺的建設也是提升雙創教育水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平臺的搭建可以同步助力雙創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J].職業技術教育,2016,37(03):67

[2]趙恒.職教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成因及改革路向[J].教育與職業,2016(22):19-23

[3]陳晨,夏青山.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8(12):65-70

[4]曹大輝.高職院校雙創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創新的路徑[J].現代教育科學,2018(11):116-120

[5]朱小兵.高職“雙創”教育課程現狀分析與對策[J].當代職業教育,2016(09):42-44

[6]臧爽,李菁.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經貿實踐,2018(11):304-305

作者:馮志茹 單位: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