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分析

時間:2022-09-19 03:47:34

導語: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分析

摘要:“雙創”提出以來,學術界圍繞著創新創業教育的模式、課程體系、師資隊伍等問題進行了探索。首先是分析了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然后提出了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結構性需求,最后給出了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求的匹配供給路徑模式。

關鍵詞:創新創業;供給側;需求側

河南省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一個長期任務,需要具有創新意識、創業技能、創新精神的人才作為有力支撐。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也指出,創新創業教育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迫切需要”。因此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路徑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而目前學術界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相對較為集中,基本上聚焦于高校創新創業的概念(張冰等,2014)、培養模式(南旭光,2017)、課程體系(萬力,2017)、師資隊伍(何李方,2018)、保障體系和評價體系等主題,并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較少有研究從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提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具體路徑。

1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河南省各高校積極呼應創新創業教育的號召,籌建了各種創新創業中心和專門場所,例如“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孵化園”、“創新創業科技園”、“創業島”等。在創新創業教育實施過程中,多數高校增開了《大學生創業基礎》、《大學生創新基礎》、《創業學》等相關課程,培養相關的專職教師,進行創新創業的課程教育。但是,河南省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存在“隨大流”和“盲動性”的問題,很多創新創業教育流于形式,并沒有很好地結合學科特色、專業特色、地方特色展開,創新創業教育停留在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的探討,并沒有很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需要。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相對還不成熟,沒有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李杰,2017)。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處理好創新創業的通識性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很多學校雖然設置了創新創業的相關課程,但是只是為了講授創新創業而設立的,沒有形成與學生的專業教育的結構化關系。學生通過創新創業學習,不能夠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與自身專業教育的關系是什么。二是沒有處理好創新創業教育與實際創業需求的關系。創新創業教育本應該以實際的創新創業需求為出發點,以創新思維和創業實訓為模式展開的。而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卻是以知識傳播為主,講授重點是創新理念和創新模式、創業流程和創業案例,學生在短期內比較難以實現學以致用的效果。三是沒有處理好創新創業教育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關系。“雙創”的提出背景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要,更是各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創新創業教育根本上是需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尤其是服務于產業結構優化對人才的需要。但是,目前各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形式化嚴重,創新創業教育僅作為素質教育平臺課呈現,并且也是為了迎合國家的相關政策所需,并沒有很好地服務于地方產業優化升級需要。

2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結構性需求

隨著河南省產業結構的逐步調整,產業結構對人才的能級結構、知識結構、層次結構和類型規格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人才能級結構的提升。人才的能級結構指的是高級、中級、初級人才這三種能級的比例結構,人才能級結構與產業結構密切相關。通常情況下,產業結構處于低水平階段時,人才能級結構以低級人才為主;產業結構處于較高水平階段時,人才能級結構以高級人才為主。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需要提升高能級人才的比例。其次,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人才知識結構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意味著該產業在社會生產和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腦力勞動和科學技術投入的增加,這將表現為產業的發展需要擁有廣延性、復合性、創造性知識結構的創新人才,強調人才知識結構的共享性、互補性、依賴性、全面性和創新性。再者,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人才的層次結構、類型規格提出新要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要高質量的人才層次,企業更需要技能型、復合型、外向型和創新型人才。另外,隨著河南省產業結構升級,各種新的專業技術崗位類型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河南省高校根據自身的專業定位培養個性化特征的學生,以滿足各類企業不同規格類型的人才需要。

3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產業結構優化升

級需求的匹配供給路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本應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相結合,滿足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但是長期以來卻存在著高校“一頭熱”的現象(董慧,2016)。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求相匹配,培育合理能級結構、科學知識結構、相應層次結構和類型規格的創新人才。3.1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實現全過程育人以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較多的學者探討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但基本上是從高校教育的視角出發,沒有考慮產業界的實際需求,與產業發展相脫節。為了真正地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求,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推進全過程育人的路徑,如圖1所示。第一,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以“政、產、研、金、介”為支撐體系,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中介機構共同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要素。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中介機構等擁有高校人才培養的互補性資源,如技術、資金、項目、實訓條件等都可以形成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有力支撐。其中最關鍵的是企業可以準確地提出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可以使高校有針對性地進行人才培養。第二,高校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包括課程體系與實訓體系兩個維度。人才培養體系中的課程體系與實訓體系正是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兩者缺一不可。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專業教育、拓展教育,其中也涉及創新創業課程。實訓體系包括各種實踐實訓平臺,可以加強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鍛煉創新創業思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第三,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實現課程體系與實訓體系的相融合。高校僅設置了創新創業課程的教育不是真正的創新創業教育;僅實現了實訓體系的設置,會使創新創業教育沒有根本知識體系支撐,也不能夠培養出創新創業人才。課程體系與實訓體系的關系是知識灌輸傳播與應用創造的關系,兩者相互融合。3.2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實現全方位育人以。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應堅持主體性與協同性相結合的原則,需要形成政府為主導者、高校為主陣地、科研機構為協同方、企業為需求提供方、金融為資金扶持方、中介為專業服務提供方的全方位育人系統,也可以稱作是教育共同體,以更好地培養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所需。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實現全方位育人以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如圖2所示。第一,政府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導者。政府在創新創業教育中不僅是倡導者,更是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政策服務和環境支持。“雙創”的各種政策和“雙創”的社會環境為創新創業教育保駕護航,并且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出發點。第二,高校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陣地。高校的師資力量、培養體系、課程體系、實訓平臺等都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資源。高校教師是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力量;培養體系需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課程體系以學生能力培養為主;實踐實訓平臺建設需要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第三,科研機構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協同方。科研機構和高校都是知識的供給方,雙方可以將智力資源、信息資源、培訓資源進行協同共享,實現協同育人,有針對性地培養產業所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提高人才培養效果。第四,企業是創新創業的實際需求方。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定位特征培養人才,但只有準確把握企業的實際需求,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才可以使得學生培養目標與企業、產業的需求相一致,使得人才培養服務于產業發展。第五,金融機構是資金扶持方。創新創業教育不僅僅需要師資的投入,還包括課程體系的開發、實訓實踐平臺的建設、校企合作建設方面的投資。金融機構參與創新創業教育可以解決資金問題,扮演投資方的角色。第六,中介機構可以提供專業服務。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法律服務、技術中介、知識產權服務等專業服務,尤其是知識產權專業服務。知識產權機構可以提供專業服務,將知識產權產業化,真正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效益。

4結語

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教書育人的常態任務,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也快速發展,但是如何實現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問題卻沒有很好地探討。本文歸納了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了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結構性需求,最后給出了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需求的匹配供給路徑。一是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實現全過程育人以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必須以“政、產、研、金、介”為支撐體系,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金融中介機構共同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要素;同時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體系應該包括課程體系與實訓體系兩個維度,并實現兩者融合。二是河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實現全方位育人以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形成政府為主導者、高校為主陣地、科研機構為協同方、企業為需求提供方、金融為資金扶持方、中介為專業服務提供方的全方位育人系統,形成教育共同體,以更好地匹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所需。

參考文獻

[1]張冰,白華.“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2]南旭光.“互聯網+”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特征與推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7,(2):39-44.

[3]萬力.“中國夢”視域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探究[J].教育與職業,2017,(20):82-86.

[4]何李方.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思考[J].中國高校科技,2018,359,(07):91-93.

[5]李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24):74-77.

[6]董慧.校企協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中國高校科技,2016,(11):38-41.

作者:徐明霞 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