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管理類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研究

時間:2022-04-29 10:09:36

導語:經濟管理類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管理類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研究

1高校經濟管理類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定位。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管理體系過于落后,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定位,特別是在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的體系設計中,缺乏對專業教育的體系管理,導致學校對相關崗位專業設計的缺失,影響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一些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不夠重視,認為不能影響教學成績,只是作為選修課進行學習,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一些學校設置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課時偏少,存在不重視實踐教學發展的問題,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未來就業造成一定影響。1.2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教師隊伍結構需要加強。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設置內容較多,對多學科的靈活應用能力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掌握更多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涉及更多門類的信息,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導。當前,很多高校教師缺乏經濟管理類實踐經驗,不能滿足實際教學需求,限制教學內容的延伸,無法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知識的融合發展,影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1.3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力度不足。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的發展需要依靠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引導,這樣才能推動理論知識體系的發展,為人才的培養提供積極引導。但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受到相關因素的困擾,很多支持的政策和資金不能及時補充到位,影響學生的創新發展。一些高校利用獨有的優勢開辦一些講座和活動競賽,豐富了學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但對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不足,不能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1.4創新創業教育的文化氛圍沒有完全形成。本科院校的經濟管理類人才在畢業后會選擇金融企業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工作,這些學生會直接輸送到基層進行服務,運用多種形式的培養機制,實現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工作崗位,這種人才培養方式也降低了創新創業的氛圍,一些高校不重視創新創業文化的培養,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造成大學生對參與各項創新競賽的積極性不高,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興趣愛好。

2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發展目標

2.1確立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指導思想。高校在加快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的同時,要確立平臺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發展思路,不斷完善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的教學模式。要繼續深度融合創新思想,將創新內容傳授給學生,保證創新思維的建立和創新精神的發展。高校應該重視創新創業實踐教學平臺的思想引導,加速建立校內外實訓平臺,創建完整的課程教學體系,舉辦各項活動,豐富教學形式,為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成果轉化提供便利條件。2.2全面挖掘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隨著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大家對創新創業內容有了更多的認識,部分高校建設了大學生創業園和創新科技基地,還有一部分高校創立了專項扶持基金項目,這為創新創業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一部分高校對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不夠重視,對相關創新理念的研究沒有進行深入分析,這些現象應該引起我們高度關注。應該根據高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創新研究特點,有計劃的建設各項創新基地,可以利用ERP課內實訓基礎設備開展各項模擬練習,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面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主動邀請企業管理者或相關管理經驗豐富的創業人士走進課堂,為大學生講解更多的創業思路和實踐經驗,為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提供指導。2.3整合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資源。高職經濟管理類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實踐的平臺很廣泛,而這些平臺的正常運轉就需要借助政府、社會和學校的力量。其中,學校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定期開展創業咨詢服務,邀請成功的創業人士對已搭建的創新創業實踐平臺進行指導,整合創業項目之間的資金、技術支持,提高創業項目孵化成功率,營造積極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促進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協調發展。

3高校經濟管理類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分析

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是高校教育的重點內容,應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得到高度重視,加快打造實踐教學平臺設施的創建和指導思想的確立,為高校的創新發展提供保證。3.1建立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理念。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應該準確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培養自身的創業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就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過程中,應該積極發揮實踐平臺的活動創建作用,要將創新創業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作為突破口,引導學生投入到各項創新創業活動中,這樣才能使學生掌握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只有不斷完善自我的發展目標,加快建立創新創業活動實踐基地,提高自身適應時展的能力,才能滿足時展需要。高校應該重視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意義,目標是為了緩解高校學生的就業壓力,引導更多學生積極投入到就業觀念轉變的過程中,為就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3.2完善校企雙導師制的建立。應該加快建立校企合作機制,推出學校與實訓基地的雙管理制度,并且明確校內與校外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人才培養師資先行。教師是高等學校最大的資本和資源,進行人才培養創新無一不是由教師來完成的。優秀的師資隊伍是實現人才培養的最強有力的保證。教師應該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根本任務,廣泛參加各種培訓活動,為學生樹立一個典型的榜樣。加強對教師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派教師進修國內外最新人才培養課程學習,參加國內外人才培養培訓會議,深入優秀學校進行學習。還要加強校外基地的教師選拔,對于技術骨干和企業管理人員優先聘用,這些技術過硬、善于創新的“雙師型”師資團隊能夠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3.3運用“互聯網+”技術。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該重視“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提升技術含量,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資源,加強合作交流,運用信息技術完成學生的建設任務。要注重平臺的互聯網技術使用,挖掘自身潛力,實現創新創業教學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對接,保證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4結語

創新創業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高校應該積極創建重視創新創業發展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投身到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承擔起自身肩負的重要職責。高校也應該重視舉辦各種形式多樣的創新創業大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注重在校園內宣傳和表彰創新人物、創新企業和創新精神,激發大學生全面投身到創新創業事業中來。

參考文獻

[1]徐鵬,趙玉真.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效融合路徑研究[J].長江叢刊,2018(31):163-163.

[2]張玉強.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實效性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1(5):100-102.

作者:關鈞元 羅曉宇 單位:綏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