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生創業教育途徑探索

時間:2022-11-04 08:40:51

導語:青年大學生創業教育途徑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大學生創業教育途徑探索

一、青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一)高校畢業人數呈井噴式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深入,各行各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人民也迫切地需要受教育,通過教育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已獲得更好的生活。從21世紀初開始,我國的高等教育就進入了擴張式發展的態勢,高校開始大規模合并,高校招生人數也開始大量增加,一時擴建校區、加蓋宿舍成為了中國高校的普遍現實。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高校招生人數都在700萬左右,而這些學生在畢業時面臨的就是龐大的就業大軍,加上往年學生的就業積壓,社會、海外方面的就業爭奪,高校學生在畢業時面臨的壓力巨大。由此可見,高校大規模擴招帶來了高校畢業生人數的激增,這也就成為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因素。

(二)專業設置與就業需求不相符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進行了舉世矚目的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僅靠經濟的發展或者說僅在經濟領域進行改革是不夠的、片面的,也是難以長久的。從30年來我國的實際國情可以看出,經濟領域的改革快速發展,而在教育領域的改革進展緩慢,一方面教育改革要以經濟的巨大成效為基礎,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也要比經濟改革更難、更深遠。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國高校的專業設置并未發生巨大變化,在很多領域人才的培養還有歷史的影子。而在社會快速變革的背景下,面對新技術的迫切需求,對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對專業技術類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已經難以滿足。很多專業的設置多是從理論角度、從學科自身發展角度進行構建,培養計劃也多是從學術研究角度思考,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畢業生只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但是當與現實接軌后就難以發揮作用,要么是我們的現實世界還不需要這么高深的理論,要么是在新技術革命推動下,行業的快速發展已經將傳統知識遠遠甩在后面。一些學生雖然找到了工作,但是在工作中幾乎是從零開始學起,因此,很多單位和公司在選人時重要的也是觀察這個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和個人品質,對于一些知識上的呈現關注并不大。雖然不能完全否定我國的高等教育,可目前一些專業的設置和培養確實存在與現實脫節的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

(三)大學生自身松懈與就業期望過高

問題的產生往往不是單一原因,在分析社會角度出現的問題時,也要考慮學生自身的因素,在就業過程中學生畢竟是主體,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也畢竟對結果產生影響。從20世紀恢復高考以來,大學生一詞已經逐漸走下天之驕子的神壇,從那個十里八村才能飛出一個金鳳凰,到大學生村官的產生,這不僅是量的變化,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這種快速發展的情形下,很多大學生還沒有看清形勢,還在用傳統的成就來衡量自身,以為大學生這個金字招牌可以成為安身立命的基礎。一些學生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極易產生學習松懈的心理狀態。自身失去了奮斗的動力,在最適合學習、進步的時光里浪費著寶貴的青春。另一方面,大學生在畢業時往往會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這是十分普遍的。當就業市場打開,自主權回歸就業者和用人單位之后,雙向選擇必然會產生這個結果。但是在此過程中很多學生難以看清自己的真實實力,對自身的期望過高。這種脫離自身實際的就業期望會使學生錯過很多好的就業機會,也容易在就業的黃金季節只是不斷地奔走,沒有最后的收獲。因此,大學生就業難也要考慮學生自身的因素,積極調整學生的就業期望,使其不斷增強學習,提早進行就業規劃,這將有利于學生的就業。

二、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策略

(一)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創業教育

大學生創業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方向,大學生創業教育就是根據大學生的個人特征和社會各部門的相關需要,為達到創業需求而進行的有科學根據的職業規劃教育。學校也應該對學生的創業教育工作引起重視,將其納入到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之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安排相應的課程,邀請就業方面的知名專家幫助各個年級的大學生在就業方面進行合理系統的指導,提升創業教育的教育職能,并且將創業相關問題貫穿于大學生活與學習的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是創業教育的重要一環。在整個大學階段,指導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述系統的創業教育的理論知識,還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特質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指導,爭取做到因材施教。大學生只有充分接觸和了解社會,與社會接軌,才有可能提高創業能力,為將來創業打下基礎。

(二)發揮校友資源,加強創業引導

一個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校友的幫助,校友也是一個學校最具價值的資源群體,這個群體對學校具有最深厚的感情,也最了解學校的實際,當這些人在社會上功成名就時,回饋母校、感謝恩師也會成為他們的一種情感訴求。高校一定要利用好這一優質資源,讓這些杰出校友成為引導大學生創業的榜樣和導師。在發揮校友資源時容易產生一些誤區,很多時候我們傾向于尋找那些在各行各業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才,對那些位居高位的人更感興趣。這部分人固然都是佼佼者,甚至是學校乃至社會的驕傲,他們豐富的閱歷和人生體驗一定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但有時這些人的人生過往和成就不可復制,讓學生感覺僅僅是一種情感上的升華,對實際并沒有太多意義。所以,高校不能僅僅盯在那些大人物身上,也要善于發現那些小人物,很多學生創業時間短,創業基礎薄弱,但是已經初有成效,取得了很好的開局。還有一些學生尋找到了很好的創業領域,具有完備的創業計劃。更有一些學生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正需要招兵買馬,尋找合作伙伴。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為學生尋找到的優勢資源,也與學生的真實生活更為貼近。獲得第一桶金的喜悅、面對各種困難時的煩惱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宏偉規劃都將對學生有更大的觸動,也將帶給學生更真實的創業體驗。

(三)關注創業訊息,營造創業氛圍

創業并不是有一個點子,有一定的資金,再聚集一批人就可以成功的事,需要面對諸多問題。如果學生在校園生活中能夠切身感受到即將面對的困難,并積極思考應對的辦法,將對他們畢業后走上創業道路有積極幫助。所以,高校要利用校園文化生活開展各種有利于學生創業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創業征文比賽、創業設計大賽、創業專題講座、創業沙龍、創業實踐活動、創業公益活動、參觀企業、訪談企業家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幫助學生模擬真實的創業情景,讓學生對創業有一個預先感知,降低創業失敗的幾率。與此同時,高校也要利用自身對國家政策把握和解讀的優勢,積極為廣大創業學生提供信息,同時關注國際、國內的新興領域,積極為學生創業提供更多的咨詢服務,為學生的創業之路打下基礎。

作者:王丹 張洪峰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