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下的大學生就業論文
時間:2022-02-02 10:21:19
導語:職業生涯規劃下的大學生就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所面臨的問題
目前,我國各高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面臨許多問題,不僅僅影響到大學生就業率的問題,還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發展。第一,某些高校的就業指導部門只注重畢業生的一次性就業率問題,只抓畢業生的就業安排工作。如今某些高校為了提高學校的聲譽,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只抓一次性就業率問題,而忽略了學生在大學期間前三年的就業指導工作,只是單純在大四強調,相當于“瞞著鍋臺上炕”,必然產生不利影響。就業市場上呈現的是,用人單位實際招聘人數不多,畢業生成為“無業游民”的占大多數,許多畢業生不管這份工作適不適合自己,盲目就業,導致真正適合這項工作的畢業生只能另選,可以說這是“鳩占鵲巢”式的搶工作現象,這種現象所帶來的后果就是高頻違約、高頻跳槽。前段時間新浪微博出了一個“又是一年跳槽季”的主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第二,大學生就業指導部門忽略學生在未來就業中競爭意識和主題意識的教育,導致其在未來就業過程中屢屢受挫。
這主要表現在,某些畢業生在畢業找工作的過程中,依賴心理較強,尤其對家長的依賴,想要通過家長的關系或者能力為其找工作,從而導致在準備就業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現在大部分高校已經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但是多數學生缺乏自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始終覺得沒有必要,甚至認為這樣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因此,在畢業準備就業時,自主能力不足,表現性差,自主創業意識不夠,即便有創業意識,也往往含有空想的成分,不從實際出發。第三,某些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夠專業化、科學化,這主要表現在教師的配備上,部分老師沒有受過專業的就業指導工作的訓練,往往是從別的專業或者部門調過來的“湊數人”,不是缺乏相對應的理論基礎,就是缺乏對就業的實際情況的了解和分析;不是缺乏不同年齡段的個體指導意識,就是缺乏大學生職業生涯的整體指導意識。學生之所以上大學,拋開文化層面的因素,更多的是為了將來能有一份滿意的工作,大學生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就是要通過各種努力將這份理想付諸實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為了這一目標,各高校應該積極做好這項工作,切實有效幫助學生制定好職業生涯規劃目標,然后通過這個目標,切實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培養自己的相關專業技能,以此在未來就業中能夠變被動為主動。這些對于教師的要求比較高,不管是在理論還是實際上,都能較好地指導大學生。上述問題,只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問題的一部分,還有許多需要我們注意,限于筆者的能力,只能描述皮毛。
二、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
針對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也應該分時期進行:在學生大一期間,主要是對學生進行職業理想和就業觀、擇業觀的指導,在大二和大三期間,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基本就業能力的指導,在大四期間,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就業實習的指導,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指導主題,這樣能使就業指導工作有步驟、有計劃地穩步實施。只是粗略地完成任務,至于真正取得的效果忽略,因為畢竟這個效果是無法計算的,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導致教師被動應付、就業指導部門被動應付,進而學校被動應付,整個就業指導部門形同虛設。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核心服務機構是學校,但這并不意味著學校應獨攬此項重任,即便學校獨攬也很難完成,需要社會和企業的幫助。這些社會化服務機構的任務不僅僅是為大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就業信息,還要為大學生舉辦一些具有實踐性質的能夠讓其學到許多實際就業崗位知識的指導性講座等,或者直接去企業參觀或者實習,等等。各高校應該積極與企業聯系,不能故步自封,陷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尷尬境地,那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個個都是書呆子,必然被社會拋棄。這樣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經驗,增長見識,還能為自己未來就業提供一個緩沖期,不至于以后沒有準備地盲目投入到社會中,可以縮短大學生進入到社會的適應期。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能夠提高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的師資力量。
近年來,教育部對各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的關注程度提高,明確要求學校要從學生的學費中拿出一部門,用于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明確要求學校就業指導人員中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專職人員,雖然這一目標在部分高校仍未實現,但已向著明朗的方向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說學校要與社會保持緊密聯系共同為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服務,但是主要的還是靠學校自身,單靠外界幫助,學校不努力是不行的。現在許多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繁忙,尤其在學生畢業期間,組織各種招聘會,協調用人單位與學生之間關系,以及去各用人單位聯系等進行大學生就業服務工作,使得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整天像趕大集一樣熱鬧,所以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而且隨著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比較難的問題,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要求逐漸增高,這些都離不開高校就業指導部門的師資隊伍。隨著要求的增高,許多教師為了適應及滿足這種要求,不斷通過各種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夠根據就業市場的形勢及作為教師所應該遵循的發展規律,積極地指導學生,根據形勢和需要,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而為未來就業做好鋪墊。可能大家覺得沒有必要,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但相比而言,若各學校能夠像上面所述的那樣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那學校中的學生,不再是一個智商高、能力低的“殘疾人”,其就業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而我國的就業難題不能說解決,也會得到緩解。
三、結語
大學畢業生就業不只是為了找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更是要通過學生在學校期間規劃的正確的、科學的職業選擇與實施的基礎上找一份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不僅僅是幫助他們如何找到工作,更要指導他們在未來的就業和擇業中全方位的考慮,注重自身能力和潛力的發展,等等。
作者:白洋單位: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我國高校大學生就業論文
- 下一篇:創業實踐大學生就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