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芻議

時間:2022-02-19 09:58:53

導語: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芻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芻議

【摘要】本文以鋼琴歌曲彈唱課的設立為出發點,首先指出該課程在高等師范院校與其他專業音樂院校中存在方式的不同,從而從現實實用性、多向性以及前瞻性等方面對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進行論述,體現出高師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在高師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師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現實實用性;多向性;前瞻性

“師者,人之模范也。”①所謂高師,即高等師范院校,就是以培養可以“堪為人師而模范之”的教師為目的的高等院校。因此,高師學生包括音樂專業的學生在內,相較于其他綜合類大學或者專業的藝術院校在教學方法與內容方面有所不同,更多傾向于具有師范及實用方面。而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就是高等師范院校教學內容師范性傾向的一種表現。鋼琴歌曲彈唱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對于鋼琴演奏技巧與聲樂演唱技巧的要求并沒有非常高,而是相應地將重點放在彈奏與演唱的相互配合上來,這對于高師學生日后的學習與工作來說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的科學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實實用性

(一)對高師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用。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就其現實實用性來講,最直觀的體現在高師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方面。就現階段來講,我國高校在進行專業招生時,都是針對于其所要考取的專業類別來選取一門科目視為其分值的主要參考,如鋼琴專業的學生鋼琴演奏成績占絕大分值,其余聲樂、視唱練耳、基礎樂理等只占很小一部分分值,聲樂專業、音樂史學專業等也是如此。在進入大學之后,這種專業課的側重會凸顯得越發嚴重,有的學生在鋼琴演奏方面技術高超,但在歌曲演唱方面恰恰相反,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彈與唱之間不均衡,綜合素質不夠高的情況。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剛好彌補了這種彈唱差異,它要求學生不僅要具有一定的鋼琴演奏基礎,還必須有相應的聲樂功底。而除這二者之外,鋼琴歌曲彈唱課還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如和聲與曲式分析等。在教學過程中,鋼琴歌曲彈唱課非常科學的從易到難,從簡到繁,使得高師學生在彈唱的同時,對理論課程進一步的鞏固和理解,將課堂上的理論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從而使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二)在基礎教育中的作用。對于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學生而言,他們所要學習的技能雖然也有鋼琴、聲樂、器樂、作曲等明顯的功能劃分,但并不像專業音樂院校那樣特別注重專業性。高師的師范性決定了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方面的重視。當今,我國越來越重視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再同過去一樣只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對音樂、美術、體育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將要從事中小學基礎音樂教育的高師學生更加注重教學能力的提升。新課標對于音樂等藝術類學科的要求有所變化,更加注重的是對音樂的審美體驗,不僅要學習演唱或彈奏,而且通過聽覺、視覺等直觀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符合中小學基礎音樂教育的課堂要求,該課程所教授的自彈自唱的能力,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最有效傳達音樂情緒與美感的方式。

二、多向性

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并非是單一的、片面的;相反,它是全面的、多向的,不論是在課堂教學模式、課堂內容、訓練方式,還是考核方法,都體現出了這門課程的科學化。(一)課堂模式科學化。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采用了非常科學的課堂模式,它采用的不是大課形式,而是一對一模式以及小組學習的模式。由于大課的方式不但會造成教學重點不統一的情況,還會在教學的難易程度上產生分歧。而現在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科學地按照鋼琴演奏與聲樂演唱的不同程度將學生劃分成小組甚至是一對一的小課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學生程度不同以及著重點不同的問題。(二)課堂內容科學化。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在課堂內容方面總體遵循由難到易、由簡到繁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從最簡單、最適合學生的歌曲開始教授。此外,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讓高師學生掌握歌曲彈唱這門技能,從而自如地將其運用到中小學基礎教學之中。因此,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科學地在教學內容上做出了改變,不再是單純的只講授演奏技巧或者是演唱方法,而是與理論課程相結合,適當以中小學課程中的音樂作品為例,培養學生的基礎教學能力。(三)訓練方式科學化。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要加強即興伴奏的練習,不能局限于正譜伴奏。畢竟正譜伴奏雖然更為正規專業,對聲樂作品情感效果的烘托也更強,但對演奏技巧的要求也更高。對鋼琴歌曲彈唱來說,正譜伴奏對一些鋼琴程度較低的學生而言難度較高,這就需要對即興伴奏進行訓練。鋼琴伴奏的選配要符合歌曲的情感表達,不能說為一首進行曲編配非常纏綿悱惻的伴奏,這樣會改變歌曲原本要表達的含義。此外,還要掌握中小學作品的即興伴奏方法,更為輕快活潑,輕松愉快,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其中。故而,在日常訓練時,所編配的伴奏必須要與歌曲的整體情感相符合,而后二者相互烘托,主次分明,達到最好的效果。(四)考核方法科學化。考試是學生課程學習效果的一種最為直觀的體現,考核的方法決定了學生學習的側重,在進行課程考核時,對于這門課程中彈奏與演唱的分值比例要有一個清晰的劃分,二者各占百分之五十。教師在考核學生時,對于鋼琴演奏與聲樂演唱技巧方面不宜過于側重,要將考核重點放在鋼琴與聲樂配合過程中所營造的整體效果方面。學生是否能夠熟練掌握自彈自唱的技能,自彈自唱時即興伴奏與聲樂演唱的配合程度,對于演奏錯音或斷奏等突發狀況的處理以及學生鋼琴歌曲彈唱過程中是否能夠激起大家的情感共鳴等,在考核中成為了更為重要的參考依據。這種不側重于專業技巧的考核方法更加符合新課標對現代中小學音樂教師的整體要求,也是高師鋼琴歌曲演唱課教學科學化的一種體現。

三、前瞻性

(一)教師技能培養方面。近年來,鋼琴彈唱已經成為許多大賽的專門比賽項目,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在這一點上具有前瞻性。過去對專業技能過于重視的教學方式,主要培養的是專業從事舞臺表演的人才,集中于舞臺效果的塑造與炫技。然而,一個優秀的鋼琴演奏或者聲樂演唱人才,并不一定能夠懂得如何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其他人,即使能夠傳授,也不是特別適應當今的基礎音樂教育的要求。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使鋼琴歌曲彈唱這一基層教師基本技能按照一定的規則系統地傳達給高師學生,為其之后的工作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高師師范性質的集中體現。另外,高師歌曲彈唱課的科學化有利于彈唱技能這一學生基本技能教育的系統性與規范性。如何培養出適應當代社會的優秀大學生一直是現代高校分外關注的話題,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是順應時展的一種表現,也是對新的教育方法與教育形式的一種積極探索,基于此,可以建立更為系統的教育范式與專業理論,并最終使其在更大范圍內得以普及,并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探尋最有效的彈唱課高校教學方式。(二)日常生活方面。在我們的日常交際過程中,科學化的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也是有其前瞻性的,在一些小型的聚會或者宴會中,有時會出現需要進行才藝表演的狀況,相較于高技巧的鋼琴演奏或者是美聲、民族的花腔炫技,鋼琴歌曲彈唱則顯得更為平易近人一些,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系較為舒適的方式。對于高師學生而言,專業課學習固然十分重要,其鋼琴歌曲彈唱課所培養的自彈自唱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對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的探究,我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發。第一,要提高學生對高師鋼琴歌曲彈唱教學科學化的認知。雖然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人,但他們所教授的內容是否能被接受并加以運用,還是要由學生來決定的。無論何時,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只有提升了學生對于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科學化的認知與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與成效。第二,應加強高師教師對鋼琴歌曲彈唱課重要程度的認識。高師教師是傳授鋼琴歌曲演唱技巧的人,高師學生對于該課程的學習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傳授,故而,高師教師對于該課程的認知以及教學規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學生最后的學習成果,這對于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任何成功的實踐活動都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作為積淀,高師鋼琴歌曲彈唱課教學的科學化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需要用到以往所學的諸多理論知識。在這門課程之中,僅僅是將所學曲目彈奏下來或者演唱下來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準確地掌握作品的基本情緒與精神內涵,并通過鋼琴演奏與聲樂演唱共同傳達出來,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在一起。不論是在現在還是將來,高師鋼琴歌曲演唱課教學科學化的重要程度是不能忽視的,它是從事基層音樂教育之人的必備技能,與時俱進而意義非凡,是值得我們不斷學習與探索的。

參考文獻

[1]馬蘭.高師學生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以“珠江鋼琴”全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比賽為研究個案[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2]蔣詩瑤.自彈自唱的特點性質及其能力培養過程探究[D].天津:天津音樂學院,2016.

[3]鐘小勇.試論自彈自唱能力的培養對邊疆民族高校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以德宏師專音樂教育專業為例[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1).

[4]房思園.自彈自唱教學方法研究[J].藝術研究,2011(04).

[5]田雪婷.音樂教育專業自彈自唱能力培養與對策研究——以麗江師專為例[J].黃河之聲,2013(04).

作者:戰麗萍 單位:哈爾濱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