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定位問題研究

時間:2022-08-25 09:34:28

導語:繼續教育定位問題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繼續教育定位問題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一)定位

“定位”最早由美國著名的營銷專家艾爾•列斯和杰克•特洛提出的。他們認為定位是生產者對產品在未來潛在顧客的心里確定一個合理恰當的位置,也就是將產品定位在未來潛在顧客的心中。這里我們將商業領域對定位一詞的定義介入到繼續教育的辦學宗旨中來,使用的是“定位”的引申義,即在整個社會系統和教育體系中,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理應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堅持什么樣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標。

(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定位

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是指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必須找準其在社會政治經濟體系中的發展空間,確立其服務面向、發展任務和目標等,并對此進行的前瞻性的規劃活動。筆者認為,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定位應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考慮:一是宏觀層面是指從整個社會系統來著眼。從宏觀層面講,政府和社會相關部門應立足于地方各高校繼續教育的辦學條件、辦學資源、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地域特色等實際,對該地區的高校繼續教育在辦學政策、教育資源等方面給予宏觀性引導;二是微觀層面是指以地方各高校繼續教育自身為著眼點。從微觀層面來看,地方各高校應對其繼續教育的培養目標、辦學層次、培養對象、教學工作、專業設置等方面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

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現狀

我國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蓬勃發展起步于改革開放以后,因此,在找準“定位”方面勢必存在問題:

(一)定位過于單一,缺乏特色

部分地方高校把開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作為其唯一定位,這一定位落后于社會對多樣化人才需要的時代形式。與此同時,大部分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辦學特色不明顯,千篇一律,主要體現在著力發展學歷教育,而忽視其他形式教育或學習,尤其是對一些高層次的崗位培訓不夠重視。在繼續教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沒能突現出各校特色,對自身特色的利用和開發嚴重不足。在對人才的培養方面,只重理論學習和知識的傳授,而輕實踐運用和素質培養,不能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導致學無所用,從而使繼續教育陷入困境。

(二)定位混亂不清,缺乏依據

辦學層次定位混亂,服務面向定位不清。辦學層次混亂表現在伴隨著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辦學自主權的不斷擴大,有些高校為了獲取更多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他們一味地“貪多求大、盲目辦學”,只顧追求片面利益,如盲目地擴大辦學規模、開展各類學歷提高教育、開辦各類職業培訓等,從而導致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辦學層次定位混亂不清。高校繼續教育定位不清還表現在服務面向定位不清,即其繼續教育辦學是服務于整個區域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還是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對某一方面特殊人才的需求等沒能給予清楚的定位。這種服務面向定位上的混亂不清導致其人才培養目標不清,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由此可見,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必須明確主要為地方培養人才的服務面向,建立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建設要求的機制。

三、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科學定位的原則

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定位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的成敗,合理定位是其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加強對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相關理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以人為本與整體優化相結合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地方高校繼續教育一切工作的宗旨,它要求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工作的開展要以服務和促進人的發展為核心,把培養人的想象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強的心理素質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等作為重點,這也是現代教育區別于傳統教育的顯著特征。與此同時,地方高校還需在整體規劃、專業設置、師資力量等方面進行完善和提高,采用各種途徑和渠道,努力提高各種教育資源的利用率。

(二)比較優勢性與功能效益性相結合的原則

從策略角度來看,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科學定位既要堅持比較優勢性原則,也要堅持功能效益性原則,即二者相結合的原則。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必須找到其辦學目標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通過提高培養對象的素質,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進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只有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發展需要培養大批人才,成為地方各類人才終身教育的培訓基地,才能形成地區內經濟、教育以及科技之間的良性循環,從而取得最大的辦學效益。同時,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還應該堅持比較優勢原則,即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開展必須充分利用已有的優勢和特色辦學資源,走有特色的發展道路,以自己培養的人才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只有這樣,地方高校才能擴展自己繼續教育的辦學規模,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急需人才,最終促進繼續教育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三)穩定性與動態性相結合的原則

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科學定位既要堅持穩定性原則,也要堅持動態性原則。穩定性是指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定位在經過相應的考核,一經確定科學、合理后,就需通過投資加大、資源整合等措施,努力開創自己的特色,保持其相對的延續性和穩定性。但在強調科學定位的穩定性的同時,還必須強調科學定位的動態性。動態性是指區域經濟社會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之間的互動。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同時,地方高校也通過積極發展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其服務社會的水平。因此,地方高校的繼續教育應從單純的學歷教育向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共同開展轉變。

四、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科學定位

由于各高校地理環境、師資隊伍、生源素質以及培養目標等的不同,其發展沒有現成可以照搬的經驗。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在確定其繼續教育定位時,必須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明確其繼續教育的優勢和劣勢,進而對其繼續教育辦學進行科學定位。本研究將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大的方面對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科學定位給予建議。

(一)宏觀定位:定位著眼于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對社會的作用

1.定位于服務地方

為地方服務是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宏觀定位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定位要充分考慮各類社會環境因素,對其培養目標提出相應的要求。各高校只有根據自己所處地區的客觀環境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定位。因此,各高校在開展繼續教育辦學時,對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以及人才需求狀況等進行認真的研究,找到自己的準確定位,為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人才支撐,不斷發揮其服務于地方和創業的社會功能,從而取得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2.定位于構建學習型社會

學習型社會的基本特征是以學習求發展、促發展,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學習型社會旨在通過相應的機制和手段,促進全民終身學習的社會形態。學習型社會把教育從學校領域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強調教育的社會化、全民化和終身化,引導人們終身不斷學習。地方普通高校的繼續教育定位于構建學習型社會,既能為其自身的長遠穩定發展創造機遇,也能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 

(二)微觀定位:定位著眼于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個性和特色

微觀定位主要體現在繼續教育的辦學特色和個性方面。探索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辦學個性和特色定位,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1.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即指地方高校對其繼續教育培養的人才的規格和類型進行界定和規范。然而,社會人才需求情況、各學校自己的專業特性以及生源素質狀況等是決定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主要因素。因此,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應立足區域經濟社會的市場需求,確定其服務對象,完善相應的教學、管理體制,促進繼續教育的長期穩定發展。與此同時,地方高校繼續教育還應認清新形勢下新型人才素質結構和知識結構的新變化,從而定位其人才培養目標。

2.在辦學類型方面

所謂辦學類型定位,是指確定地方高校開展什么類型的繼續教育。目前,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是我國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主要辦學類型。成人學歷教育是為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增強國力而設立的學歷教育體系,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學歷層次。非學歷教育,是一種短期教育或培訓,旨在培養受教育者的某種專業技能,如崗位培訓及各種輔導班、進修班和職業技術培訓班等。然而,社會人才需求狀況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自身辦學條件決定地方高校采取何種繼續教育方式。因此,為了保持其繼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開展繼續教育的高校相關部門必須對培養人才的社會需求進行全面、準確、認真的調研,并以此作為其繼續教育辦學類型定位的確切依據。

3.在特色專業方面

所謂特色專業,即地方高校根據其所處的特殊環境或是自身所具有的優勢辦學資源,而開設的具有一定獨特性或是占有一定比較優勢的專業。在對特色專業的定位過程中要注意做到:(1)可持續發展性。可持續發展性指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特色專業應具有前瞻性和廣闊的發展前景、穩定的發展態勢、豐富的創造力。這就要求地方各高校在繼續教育特色專業建設方面緊密結合市場對人才的具體要求,使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2)典型性。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的特色專業必須具有典型性。也就是說,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特色專業的設置理念要獨特,課程結構要科學,人才培養模式要新穎,教學內容和形式要先進,而且在產學研結合上要具有創造性。(3)先進性。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特色專業要以質量和需求作為其支柱,以能夠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設計上適應市場對人才培養的新變化為最終目標。這就要求其特色專業必須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和與時俱進性。特色專業要具備一定的先進性,這就要求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機構:首先,研究區域經濟社會的需求。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具有直接服務于區域經濟社會的顯著特點。因此,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特色專業的規劃和設置要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需求為導向,以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發展動力,對區域經濟社會的各種需求做全面、認真地研究,繼而促進繼續教育特色專業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結合。其次,加大對繼續教育的投入。為保證其繼續教育特色專業的先進性,地方普通高校必須不斷地更新教學資源、教學設備等,因此,地方高校需建立專項繼續教育基金,從而保證繼續教育特色專業建設的需要。

五、結語

本研究分析了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定位的現狀,針對現狀提出了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定位的原則,同時,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對普通高校繼續教育定位提出了建議。總之,每一所地方普通高校繼續教育的定位都應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應以區域經濟社會需求為導向、以特色和質量求生存,充分利用優勢辦學資源,積極創新繼續教育模式、提高繼續教育質量。

作者:郭秀麗 單位:河北民族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