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職護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研究
時間:2022-10-09 05:59:14
導語:淺談高職護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教育制度改革不斷深入的環境下,信息化技術在教育發展重要的地位日益提高,也是促進教育長遠健康的關鍵技術支援。在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滿足護生對信息化應用能力的要求,為社會提供更優秀的護理專業應用型人才。本文主要對高職護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職;護生;信息化能力教育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信息化產業的發展速度日益加快,護理工作信息化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信息化的作用逐漸突出。在高職的基礎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計算機技術,提高護生的實踐能力。而要使護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必須著重培養護生的計算機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提高護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唯有這樣護生在畢業后找尋與自己專業對口工作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滿足職業能力崗位要求。高職護理專業承擔著為醫院護理團隊輸送優秀的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因此,結合現代護理發展的要求,要建立健全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在護理專業教學中,不斷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提高護生信息化能力。
1高職護理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護理院開始將信息素質教育融入到護理教學中,并取得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高職護理專業的教育理念是以護生為主體、以服務為宗旨、以提高護生職業實踐能力為主要教學方向、以服務為宗旨,實現教學信息化,加強職業教育與對接產業之間的聯系,使人才的培養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3]。通過全面貫徹與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與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專業教學的理念與方法,優化專業課程教學的資源,使高職培養的護理專業人才可以完全滿足護理服務產業的需求,加強工作階段的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護理課程體系中教學內容與服務過程的有效連接。
2高職護理教育的現狀問題
在信息化產業不斷發展的環境下,高職院校校園網絡的覆蓋面積不斷擴大,護生可以通過操作智能設備享受3G與4G的網絡服務。同時,高職院校的圖書資料化逐步實現電子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其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并且課程的網絡化建設進程也越來越快速,數字化教學平臺日益完善。在信息化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在培養護生信息化能力與職業實踐能力中,教學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比如多媒體、PPT、視頻等,且在網上也可以搜尋到非常豐富的可恥資源,比如慕課與微課等都逐漸進入高職護理課程教學中。
2.1教學觀念落后:縱觀以往的高職護理教育情況,發現大部分的高職院校在開展護理專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均存在教學的內容與過程過于刻板化、抽象化,很多護生對其內容的理解僅停留在淺顯階段,這對于經常接觸自媒體的90后高職護生來說,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與內容不具備任何的吸引力,這也是當前高職護理教學效果一直未得到明顯提升的重要原因。而在護理專業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彌補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對教育的活動、環境與信息化進行數字化,實現教育資源的充分共享與有序管理,并進一步推動高職護理教育模式、學習與教學的方式發生根本變革,進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系列過程。
2.2高職護生的信息化素質差:從上述的內容中,理解到高職護理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護生。信息素質作為衡量學習護理專業護生的創新能力與創新意識的關鍵因素,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信息化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高職教師的信息化素質與以往相比有了較大的改變,教學信息化環境也越來越完善,但護生的信息化能力卻一直未得到明顯的提升。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護生是處在被動的狀態下接觸信息化教學手段。雖然在護理專業教學中,通過采取信息化教學手段,為護生與教師提供了更多獲取知識的途徑,教學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質量卻未得到有效的保障。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在實際教學中,側重于關系教師的教學形式、數字化教學平臺、課程資源的創建、慕課與微課,忽視了護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此,要提高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升護生的信息化能力,高職院校必須基于護生學習效果給予高度的關注,不斷提升護生的信息化訴我,使護生可以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數字化醫院。
3提高護生信息化能力的策略
3.1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在高職護理專業教學中,增設護理信息學課程,并將醫院護士工作組軟件與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綜合運用,比演示文稿與Excel電子表格的制作、簡單的計算機維護、文檔的編輯排班、PAD及打印機的使用等,具有內容可以劃分為以下4類:①計算機的日常維護與基本操作。文件的歸類整理、簡單的計算機維護、計算機外設的安全與使用。②熟悉計算機操作中應用較多的辦公軟件,比如Excel、PPT、Word這些基本學習管理軟件的編輯。③電子病例信息整理歸檔。④在護理專業教學中,融入醫院護士工作站。
3.2加強教學模式的改革:在培養學生信息化能力的過程中,應用模塊化教學,推動高職護理信息交易的改革。模塊化教學主要分為演示文稿制作、Excel電子表格、簡單的計算機維護、文檔的編輯排版、醫院常用軟件這五個模塊。而基于教學的知識點,又可以將大模塊分為小模塊。在實行模塊化教學的過程中,都要應用護理供崗位所需的真實案例。在實行模塊化教學中,要注意每個大模塊都需要在一個階段內完成,在每完成一個模塊后,要對其進行考核,確保教學效果。
3.3加強較差建設,完成自編教材:在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環境下,其專業內容越來越細致化,加上高度職業教育與普通高校的教育內容及教學重點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建設高職教育階段教材中,應突出高度職業教育的特殊性。如何突出高職教育的教學特點,編輯符合其培養目標與教學特點的教材使現階段,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需要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當前,國內大部分的醫學院校有醫學信息學教材,但適用于護理專業教學的實用性與應用性較強的計算機教材非常少。因此,必須加大教材的建設力度,結合當前我國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情況與社會需求,并以醫療衛生行業的護生崗位所需要的知識、素質與技能要求,完成自編教材。
3.4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提高護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促進教育課堂與教學主體雙方的信息素質教育,要明確在課程教學中,學生是教學主體。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環境下,教學形式越來越豐富。在制作教程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引入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吸引護生的注意力,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醫療行業也不例外。高等職業學校以提高學生職業能力、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為主要教學導向,要為醫療行業提供更多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必須結合時展的需求,不斷引入先進的技術與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信息化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可以快速融入到信息時代下的數字化醫院。
參考文獻
[1]黃雪玲.心肺復蘇信息化教學設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7,17(3):41-42.
[2]武薇.高職護理教育變革分析[J].才智,2017(32):22-23.
[3]許玉賢,李楊,王靜,等.對口高職護理護生基本護理技術學習需求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89):41-42.
[4]張連輝.高職護生臨床溝通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3):63-65.
[5]董靜靜.高職護生學業自我效能感與評判性思維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2):105-106.
[6]何曉璐,譚小燕,劉麗瓊,等.高職護生護理信息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8):1057-1061.
作者:易敏 唐英姿 單位: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外科護理教研室
- 上一篇:本科院校商務英語教師團隊建設研究
- 下一篇:新時期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模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