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商務英語教師團隊建設研究
時間:2022-10-09 05:55:04
導語:本科院校商務英語教師團隊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在建設過程中一直面臨著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特別是對于地方型應用本科。文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主要通過對地域,企業人才需求類型的分析,結合最近五年外語核心期刊上商務英語教師團隊建設的數據和理論分析,為地方型應用商務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商務英語;挑戰;市場需求
隨著國家社會經濟和行業的發展,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面臨新的挑戰。首先,國家角色的轉變,即由傳統的對外商外資的引進到海外并購(2017再創新高),由對海外技術的依賴到今天的“中國制造”,并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和全球化背景下進一步“走出去”。據此,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商務英語教師的首要任務。其次,隨著中國企業的對外擴張,企業和行業需求的轉變要求現代外語學子既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又具有專業化、國際化、信息化的特點。隨著《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的頒布,進一步明確了商務英語教師以國家和企業需求為導向進行重建和轉型的必要性。本文將以《國標》為據,結合商務英語教師隊伍的現狀,結合國家和地方人才需求的現狀,為地方應用本科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提出可行性建議。
一商務英語教師團隊的現狀
在2011年王關富的研究中,對商務英語教師能力研究主要提出以下四點:一是具有語言+商務的雙學歷背景;二是教學能力上具有創新的能力,采用情景教學或是案例教學;三是知識構成上具有商務和語言的復合型特征;四是科研上具有對教學效果和商務實踐能力的雙重性。隨著2016年底《國標》的頒布,除了以上四點,王立非教授進一步明確指出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師分類組建團隊的必要性,并按照“雙師型”模式培養發展。要求他們不僅能上好語言技能類課程,而且能夠通過學校培養和個人努力獨立開設一兩門全英技能類課程,如國際金融、財務管理等。盡管《國標》的愿望是良好的,商務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卻不容樂觀。2017年李蒙蒙、胡凌對全國65所高校商務英語專業專任教師作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中發現:首先,商務英語專業師生比失衡(25:1);其次,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呈“三低”水平:教授和副教授比例較低,博士學歷比例偏低,年齡結構偏輕;專業結構不合理——畢業于商務英語專業或上課專業的教師僅占24%;最后,學術結構不合理,在受訪的院校中,僅有4所學校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點,22所學校有碩士學位授予點。以上是全國數據,如果將以上調研數據按照985、211、地方性高校進行分類劃分,地方性高校的情形更讓人擔憂。在筆者撰寫此文之前,對幾所地方性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除了以上已經存在的問題,地方型高校教師還面臨:師資培訓經費不足、社會實踐地域限制、人才引進難、課程繁重等問題。因此,地方性高校商務英語教學團隊因地制宜的建設,教師專業技能以地方市場為導向的發展刻不容緩。
二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筆者在撰寫本文時對主流人才招聘網站,如智聯、51job、輸入“英語+商務”或是“商務+英語”的關鍵詞檢索,對其結果進行了簡單的數據分析。首先,在智聯和51job上出現的相關工作主要集中在外貿、跨境電商、翻譯、商務英語教師這四個行業,主要要求:①英語流利;②擁有一定外貿或商務知識;③聯系海外客戶;④獨立管理亞馬遜、速賣通等國際購物網站等平臺。從地域分布上來看,在51job上搜索到23440條跟商務英語相關的工作中,廣州、深圳、福州、杭州、寧波這5個大中型東南沿海城市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量占到了12273條,超過一半。這些地區經濟發達,海外貿易歷史悠久,電商蓬勃興旺。而筆者所在的四川省,包括臨近的重慶市,商務英語相關的工作合計392條,而行業、職位要求等與沿海東南城市基本一致。從以上數據看來,東南沿海城市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無論是在數量和種類上大于中西部內陸城市。從需求企業的類型來看,外商獨資企業、合資企業的需求超過民營企業或者是國有企事業單位。以銀行為例,英國在華的HSBC(匯豐銀行)對所有類型的應聘者都具有流利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招聘網站全英文),并有基礎的銀行、銷售、客戶關系維護的知識和技能。相對而言,在全國分布較廣的中國工商銀行同等的職位上,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基本一致,而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要求較低。但隨著金融業全球化的趨勢,國內無論是國有控股的工行還是企業法人制的招商銀行,在職位設置上都對應聘者設置了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要求,并通過招聘中“海外留學/游學經歷優先”或是“熟悉/了解海外信托基金管理運作模式”等要求來體現。
而一些地方性銀行,如成都銀行、南充市商業銀行對英語語言僅僅要求大學英語四級或是沒有要求。對于地方性應用型高校的商務英語人才培養的教師團隊來說,他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①地域限制——由于東南沿海地帶海外貿易,電商,外企數量遠遠多于中西部地區,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無法充分實現“應用型”;②視野限制——中西部城市的國際化程度和開放程度制約了教師自身以及在人才培育過程中對“國際化視野”和創新意識的重視。盡管如此,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中西部商務英語教學團隊也面臨優勢:①企業戰略調整——外商外資以及國內優勢資源投資戰略由東向西。如四川成都在建的“科學城”已與德國歐綠保集團等簽訂合作協議,中科院等國內頂尖研究機構也將逐步落戶科學城;②從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來看,由于大型城市的“膨脹”問題,交通緊張,土地資源緊張等問題,國家層面必然從政策上調控,進行新區開放,以及空間結構的調整,這勢必為整個中西部地區向國際化層面邁進再添動力。綜上,地方性商務英語教師團隊的建設面臨挑戰和機遇,實時調整師資隊伍建設目標,完善人才培育機制有助于提升教師團隊和高校的整體競爭實力。應實施調整:立足地方,放眼全國,面向世界。
三師資團隊建設的應對策略
基于以上對地方性高校商務英語教師團隊的現狀和市場分析,筆者將基于“地方性”和“應用型”的特征,探求有利于商務英語師資團隊可持續發展的、可行的、操作性強的方法,從而促進地方性應用本科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整體發展。
(一)優勢學科資源整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復合型教學團隊
在2017年已經出臺的《國標》中明確指出,商務英語具有復合型、應用型特點,要求在師資隊伍建設上打造一支“語言+商務”或是“商務+語言”的復合型教師隊伍。通過對師資隊伍學歷學位教育的投入和培育固然是好事,但地方性高校由于課時和經費等問題在短期內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而通過聯合本校現有的優勢商科專業進行共建也可事半功倍。我們以會計專業為例,會計學科通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已逐步走向會計準則既有國家標準又有國際標準,如應收賬目和折舊等會計科目在國內和國際的會計準則中計算差異不大;而以政策為主導的一些會計科目——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則非常具有國際性差異。據此,在地方性商務英語教師團隊中引入會計、市場營銷、經濟學等學科的專業教師,同時由語言老師補充商業案例,能在短時間內形成一支熟悉地方經濟發展兼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師資團隊,在人才培育上即能兼顧當地經濟發展的實情,又能在國家企業戰略“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的背景下作好準備。
(二)注重校企合作,引進兼職教師,提高商務實踐能力
商務英語是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旨在培養能直接參與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商務活動的專業人才,教師是否具備商務實戰經驗對培養學生的商務感知能力尤為重要。在東南沿海大型城市,商務英語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涉外機構和單位的掛職鍛煉和實習,其學校和涉外經貿企業能有更多的機會直接進行校企合作,體現商務英語的應用性。對于地方性院校來說,盡管眼前布滿荊棘,現代交通的便利可使得商務英語教師打破地域限制進行掛職鍛煉和再學習;學校也一樣,可以通過網絡和大四實習實踐的機會與東南沿海企業建立校企合作,拓展商務英語教師的視野和商務實踐能力和學校的辦學思路。在此過程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兼職教師可以通過講座等形式引進,提升地方商務英語教師團隊的實戰應用能力。除此,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即使身處最偏僻的鄉村,商務英語教師也能通過多途徑提升自身的商務應用能力。首先,商務英語專任教師可以通過網易等公開課平臺學習來自耶魯等名校的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的基礎性課程提高商務技能和知識;其次,通過像在“亞馬遜”“6pm”等國外官方購物平臺的下單、查單、追蹤、投訴建議等了解跨境電商的流程;最后,訂閱像《經濟學人》《金融周刊》等商務財經類雜志,了解國際經濟實時動態,關注美股、期貨,原油等市場的走向,拓寬個人商務國際化視野。
(三)精心組織培訓,校校合作,鼓勵進修及國外訪學
商務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最核心的還是要落實在“人”的身上。具體來說就是需要提高教師業務素質,實現外語人才商務化,商務人才外語化,推動專業化人才培養機制。就地方高校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們可以大致進行三步走的戰略。第一,挖掘校內現有資源。在學校內部邀請會計學、市場營銷等課程的專業教師給商務英語教師以指導,并通過小組形式組團,如市場營銷小組、經濟學小組。每小組主要通過1—2節介紹課的形式對該學科進行推介,推薦入門書籍,網絡課程,建立教師間一對一的聯系方便答疑。對于組內指導教師,要通過量化分或教學服務分等方式體現其工作量。第二,設立專項經費,在組內選拔優秀青年教師海外獲取商科研究生第二學位,或者是攻讀一些如管理、市場營銷等對數學要求不高的商科博士學位,優化商務英語教師隊伍的學歷、職稱結構。第三,鼓勵青年教師在海外獲取博士研究生學位。由于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名額緊張,而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到境外如馬來西亞、香港、澳門、新加坡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和地區攻讀博士。另一方面,在這些地區攻讀博士,復合在《國標》框架下師資培育的要求:語言能力過關,熟悉國際商務,至少有一個學位是商科方向。對于地方性高校來說,這三步走能在短期內完善地方性高校商務英語“商”的缺陷,優化教師結構,促進地方性高校商務英語教師團隊的綜合改革,為企業和國家培育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應用型人才。
四結語
商務英語專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經濟轉型下而生的一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復合型、應用型、學科知識的交叉性對于地方性商務英語專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這一方面需要國家政策和高校加大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各院系應市場需求,有目的、分步驟,階段性地打造復合型師資隊伍,通過多渠道鼓勵中青年教師自身素質提高和轉型。地方性高校通過團隊性的建設,將有助于商務英語專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培育的人才立足地方,面向全國,放眼世界。
參考文獻:
[1]郭桂航,張海生.商務英語教師專業素質與教師發展基于——基于ESP需求理論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5):26-32.
[2]李蒙蒙,胡凌.本科院校商務英語師資隊伍建設研究——以65所本科院校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武陵學報,2017(2):141-144.
[3]王立非.國家標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專業建設的核心問題[J].中國外語教育,2015(1):3-8.
[4]王立非.論“國家標準”指導下的商務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發展[J].外語界,2016(3):16-22.
[5]王關富.商務英語學科建設中的教師能力要素研究[J].外語界,2011(6):15-21.
作者:朱宇梅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晚清民間商務英語興起與演變
- 下一篇:淺談高職護生信息化能力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