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課堂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5-25 03:05:00
導語:經營課堂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二十年前,“超市”的經營方式對于我們來說還是陌生的東西,但是現在它已成為商品流通的一種重要方式,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究其原因是消費者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喜好,自由、自主地選購商品而不會感到麻煩和尷尬。那么,課堂教學能否采用“超市”方式呢?下面我們來分析研究一下。
購買能力與個體差異
“超市”面對的是廣大的消費者,它的對象在經濟能力、個人喜好上有所不同,購買力當然有所不同。學生由于先天、教育、社會、環境條件等的制約,人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點,表現在性格、興趣、能力等方面都是有差異的。體現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同的學生不僅理解、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有快有慢,而且在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上也是有高有低。因此,消費者的購買力與學生在學習上的個體差異是有著本質聯系的。
面向顧客與面向全體
“超市”面向的是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愛好、不同經濟能力、不同購買欲望的顧客,因而要想經營成功就必須擺設各種價廉物美的商品,以滿足顧客的需要。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搞一刀切,面向全體學生時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樹立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學習數學,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的新型學生觀。那種企圖讓
所有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取得優異成績的想法和做法是不現實的。我們不能強求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獲得同樣程度的成功,正如“超市”也不能強求每一位顧客都能購買同樣多的商品一樣。而面向全體學生,不是指在課堂上每位學生都提問過,在一節40分鐘的課里也不可能做到,而是指教師設計的問題有難易之分,并能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給他們創設不同的表現機會。這正如“超市”擺設不同的商品供不同的顧客購買一樣。因此,面向顧客與面向全體學生同樣有著本質的聯系。
三、“超市”購物與自主學習
“超市”的銷售方式是消費者根據自己的購買力和需要自由自在地、方便地選購商品,購物的主動權在消費者手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可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畢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只是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不要把知識傳遞作為教學的單純任務,而是把形成學生的正確的學習態度、方法以及靈活的知識遷移的能力作為主要任務。對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關心要甚于對掌握知識結果的關心,對學生掌握知識方法的關心要甚于掌握知識量的關心?!俺小钡氖圬泦T的主要職責是將商品整理好,向消費者介紹商品的特點、優劣,引導消費者購物,即“導購”。我們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問題、教學內容、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去學,即“導學”。當然,“導購”的目的主要是讓顧客購買商品,加深顧客對商品的了解,加深顧客對商場的信任,從而以后會變成??汀6皩?/p>
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主動地去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而“導學”比“導購”更深一個層次。然而,“超市”的購物方式與學生的自主學習依然有著必然的聯系。
成功“超市”與教學成功
實踐證明,“超市”的銷售方式是成功的,在現在競爭如此激烈
的商品社會里它也能站穩陣腳,并越來越顯示出其競爭力,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引用“越市”的經營方式進行教學也是成功的。例如,我在六年級進行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教學時,先讓學生主動去想:(1)你想學到什么東西?(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方法。)(2)你要解決什么問題?(弄清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明確單位“1”。)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思考、畫圖、分析、討論、列式、解答、歸納總結等,主動地學習新知識。練習時設計基礎題、提高題、發展題三組不同層次的題目讓學生自主、自由地選擇做,讓中等生吃得飽,尖子生有所創新,中下生也能嘗到成功的喜悅。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教學,本班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大大提高。
“超市”的經營方式在商品流通中越來越顯示出其主導作用,越來越倍受消費者的青睞。那么,采用“超市”經營方式進行數學教學是否能被大家接受呢?你又是否會進行嘗試教學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上一篇:公司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轉段方案
- 下一篇:訓練形式創新能力培養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