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合理使用對教學效益提升的作用論文
時間:2022-09-15 05:11:00
導語:教材合理使用對教學效益提升的作用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
【關鍵詞】創造性;使用教材;補充;刪減;替換;調整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在“教材使用建議”中告訴我們:教師要善于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靈活地和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除根據學生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補充和刪減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教學需要,替換教學內容和活動,擴展教學內容或活動步驟,調整教學順序和教學方法,以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我校雖然是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樣本校,但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來自鄉下中學,經過重點中學的選拔,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偏低,學習習慣差,基礎薄弱。加之新教材容量比較大,話題比較新穎,起點比較高,學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和相關經驗。再者學校缺乏教育資源,教材就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在英語教學中就起著重要作用。體系完整、結構合理的教材不僅有利于學生系統地學習英語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而且有利于他們發展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并為英語教學的組織和實施帶來極大的便利。在有效地使用教材方面,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的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或刪減,對教材的內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適當的取舍或調整。如果某些教學活動的難度過高或過低,在教學過程中要增加準備性或提示性的步驟,從而降低活動的難度或對原有的活動進行適度的延伸。新教材要求教師所做的,并不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而是要學會創造性地使用它,在“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原則下,把適合教學實際需要的教學資源補充到教材中來,或者調整和替換教材中不合時宜的內容,擴展或縮編教材中的某些內容。在一年多的實踐中我們摸索出了一些經驗,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
一、結合學生實際水平,大膽刪減有關內容
就我們學校學生狀況而言,就是把教材中過時的、偏難的、重復的內容或不切合實際的內容刪除掉,以便節省時間集中精力處理最重要的內容,實施最有效的教學活動,落實最重要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如北師大版(下同)必修四Unit11CommunicationWorkshop,學生對書信寫作的程序很熟悉了,只需注意連貫詞的正確使用即可,我們就刪減第一部分,只要求學生閱讀書信范例,注意連貫詞的使用,然后做第74頁練習1,熟悉連貫詞的使用,效果就很好。還有一些聽力練習偏長偏難,就是老師聽起來也得聽幾遍,又耗時,又費力,如果按部就班地上,不但沒效果而且存在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的可能。為此,我們大膽的把他們刪去。當然對教材的刪減要持極其慎重的態度,一定要在吃透英語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進行,還要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原有儲備以及教師對整個教學統籌安排進行。公務員之家
二、考慮學生和教材需要,適當增補相關知識
對于教材中不足的部分或為了適應時代的要求或為了學生的需要對教材增添一些內容,也可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報刊閱讀等手段增補和拓展教材內容。模塊四第十單元CultureCorner介紹歐元的情況,因學生缺乏貨幣和歐盟的知識,可在學習前,對貨幣的作用、美元、英鎊、歐盟12國等作簡單介紹,學生感興趣,閱讀起來也覺得容易了許多,我們增加的內容主要是背景知識和語法知識。新教材語法的編排較分散,需要教師及時總結,如必修六第十三單元語法是過去分詞,在前面已學過動名詞和不定式,經過暑假學生已忘了不少,學習過去分詞之前,可補充非謂語動詞的基本知識,教學效果很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結合教材內容用英語增補一些最近發生的國內外重大事件,以增進學生用英語理解世界的興趣,豐富教學內容。
三、整體把握教材,對內容作適當調整
對于教材中分布散亂的內容、邏輯排列欠妥的內容等,可以先淡化,再整合,進行適當調整,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規律,使知識系統化。比如,情態動詞和虛擬語氣的知識分散在三本書中,但他們是有聯系的整體。處理時,可按照情態動詞基本知識—表推測—虛擬語氣的順序來學習,學生容易接受。還有定語從句,在模塊二第三課課文中出現關系代詞、介詞+關系代詞等各種情況,但定語從句的語法卻出現在兩本書中,就可以通過課本中的句子,簡單總結,使學生對定語從句有大概了解。
四、對教材內容的適當拓展和補充
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適當拓展相關教學內容也是教師在處理教材時應考慮的問題。比如,教材單元中的內容和現實生活中周圍發生的某件重要事情密切相關,可以給學生適當補充這方面的材料,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完成老師布置的相關任務。如果教師認為某個活動太難,就可以擴展活動的步驟,增加幾個準備性或提示性的步驟,從而降低活動難度。要堅持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聽說讀寫相結合。如每天讓學生聽(看)一點英語新聞、英語歌曲、英語電視節目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輔助英語教學,經常性開展一些英語主題活動等。
五、針對教材實際,調整教學方法
由于客觀條件的差異、學生現有水平的差異以及具體教學實際情況的差異,有時教材推薦或建議的教學方法不一定適合實際教學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注意調整教學方法。
當然,教學是活的,語言是活的,課堂也是活的,活生生的教學情境是我們實際教學生發、展開和結果的場所。教師是這一場所的指導者和導演者,對課程的把握、預設以及課堂情境的變化,關鍵在教師,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根據學生實際,充分利用其他教學資源,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膽刪減、增補和重組教材內容,實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寶仙,英語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J].中小學英語教學和研究,2007第5期。
- 上一篇:證券市場規范內幕交易規則及啟示論文
- 下一篇:行政征用的司法審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