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教學管理及高職教學方法
時間:2022-03-03 04:13:00
導語:如何加強教學管理及高職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堂是學校最基本的教學單位,它是一種有組織、有領導的師生共同進行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管理應屬教師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嚴格有效的課堂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學習。本文從高職院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闡述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意義和提高的途徑,目的在于促進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字:課堂教學管理;高職院校;教學質量
“向管理要質量”、“靠管理上水平”,這是流行于企業界的一條重要管理經驗,它說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乃至興衰成敗。這條經驗,同樣適用于課堂教學。科學有效的課堂教學管理,無疑是幫助我們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由于學生本身的特殊性和認識的問題,課堂教學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更要在課堂上加強管理,對學生和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得到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現狀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是和傳統普通高等教育有著不同質的另一種類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高等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事物總有它的正反面,高職院校的教學強調了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使得部分學校和老師對課堂理論教學重視度下降,在課堂教學管理上有所輕視。另外,由于高職院校部分的學生基礎不夠扎實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不高等原因,學生在課堂上存在許多不良習慣和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現象,影響學生個人的學習,影響班級的學習氛圍,甚至影響老師的教學熱情。于此同時,高職院校在我國相對都比較“年輕”,在機制的組織管理上還不是很完善。在課堂教學管理上表現在部門之間的相互推諉。例如教務部門認為:學工部門應把學生管好了,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紀律,在教室里安靜地坐好,保證老師上好課;學工部門認為:上課鈴響了以后,在上課的時間里,老師應該把學生管好,這是任課老師的事情。這些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課堂的教學質量,影響了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素質的提高,不利于高職院校的發展與進步。
二、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意義
第一,課堂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領導對于課堂教學方面的管理局限于外部的、宏觀的、較為抽象的要求,而教師則通過課堂上與學生面對面的直接交往把管理體現得具體化、現實化。通過課堂管理這種直接交往,學生把個人的心理變化及理解反應信息反饋于教師,使教師能隨時調整“教”的活動;另一方面,教師也通過“管理”創造出各種有利條件,保證學生愉快主動地學習,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學校對課堂教學的管理必須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來實現。同時一個好的教學課堂管理下的課堂環境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從而為整個學校的教學和學生管理的提高打下扎實基礎。
第二,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
教學是由“教”與“學”兩方面的因素構成,那種只重視“教”而忽視“學”的傳統方法正在被擯棄,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已經成為教學上的新要求,尤其是在強調學生動手能力高職院校,對學生“學”和“做”的要求就更高。而在課堂上,科學有效的“管理”正是鏈接教師“教”和學生“學”、“做”的橋梁。課堂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創造一個使教學得以有效進行的條件,建立并保持一個有益于實現教學目標的課堂環境,從而更好的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第三,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個教學效果好的優秀教師,不僅要有一令人稱道的專業知識、教學水平和師德修養,而且要有較高的執教能力。而課堂教學管理就是執教能力的重要表現,是教師執教的有力保證,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尤其在高職院校,社會對高職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及學生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相結合的高要求,向傳統的課堂教學發出了挑戰。從課堂教學的內容到形式,從課堂教學的對象到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管理者,都存在著很多和現代的教學方式不相適應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就是一個擺在高職院校老師的面前的突出問題。
三、加強課堂教學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如前所述,課堂教學管理是有一定技巧和智慧策略的,它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基本功。教師不僅要愿意管理、要敢于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會管理、善于管理。
第一,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明確課堂教學的責任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與管理者,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與教師的敬業精神、工作態度和業務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師只有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熟練的專業技能,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游刃有余,為課堂教學的成功打下物質基礎。教師要本著對學生負責、對學生的家長負責、對國家負責的精神,來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要多多加強例如普通話、粉筆字、課件制作等教學基本功的學習,同時要經常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努力鉆研教學教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高職院校教師應根據不同性質的專業和不同的課程,結合新課改的要求研究制定符合不同層次學生實際的、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促進雙邊活動積極開展,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第二,課堂管理中注重“嚴”與“愛”結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高職院校中,由于學生的自覺性和本身基礎知識不扎實等原因,很多學生對上課的自主積極性不高。上課吃零食、玩手機、睡覺等行為常有發生。要杜絕這些現象的發生,教師在課堂教學管理中要根據學校的有關制度和規定提出明確而嚴格的紀律要求。首先教師自己必須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其次,要做到獎罰分明,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對犯了課堂紀律的同學要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提出批評處理,這里還要與班主任做到及時溝通,讓學工和教務部門聯合管理。但同時,課堂上的管理絕不意味著強制性的管理,而造成師生情緒的對立,即使學生懾于“師威”而不敢“輕舉妄動”,雖端坐于課堂而“身在曹營心在漢”,教師也無從發現,從而影響了教學的質量。所以在課堂管理中教師應該注重“嚴”與“愛”結合,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靠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平等和藹的態度,讓學生在課堂中產生愉快、喜愛、滿意、肯定的情感體驗,用積極的心態、探求的精神去學會知識。從而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公務員之家
第三,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因材施教,提高駕馭課堂能力
課堂教學是一項系統的工程,每一個環節、每一項具體內容、每一個過程都要精心設計。設計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和準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教師應該把教學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程序與步驟作為課堂教學管理的主要內容來設計,把進入課堂前的準備工作作為課堂教學管理的組成部分,為每堂課設計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并預想好實現目標的程序步驟,不僅要考慮“怎么教”,而且要考慮“怎么學”,“怎么做”。在課堂教學結構及程序方面,既能相對穩定,使學生感覺熟悉、親切,便于接受,不致于因變化過多而感覺無所適從;同時,又要避免刻板、呆滯、千篇一律,這樣會使學生感覺索然無味,導致思維鈍化。例如,課堂教學的開頭可以根據不同課程的特色,設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或者案例,從而喚醒學生的靈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新課的氛圍,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總之,課堂教學是高職院校教學開展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教育教學的質量,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保障。高職院校的教師都要充分認識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加強自身教學管理水平,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更高的發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肖熙妍,從高職院校學生特點談班級管理[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4
[2]楊勇,加強課堂教學組織管理,提高職業院校教學質量[J].職業與教育,2009,5
[3]俞德榮,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J].青海教育,2002,12
[4]《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6.1
- 上一篇:法律程序的正當性標準綜述
- 下一篇:怎樣加強縣級黨校的理論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