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暗示
時間:2022-10-21 02:42:00
導語:教育實踐中靈活運用心理暗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暗示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它對人們的影響也很奇妙,負面暗示,通常會給人帶來負面影響;而正面暗示,也有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教育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影響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巧妙地運用心理暗示有時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心理暗示之一:讓學生產生榮譽感
教師在教育實踐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榮譽感。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是一次很好的激勵學生榮譽感的機會,對于學生來說,擔任升旗手,在國旗下講話是莫大的榮譽,教師要善于利用這樣的機會,在開學初就制定關于升旗手資格的規定,讓所有的學生在一個公平的起點上競爭,對于那些在競賽中獲獎,為班級、為學校爭得榮譽的學生給予加分,讓榮譽成為激勵學生進步的動力;在升旗之后,讓升旗手談心得,讓大家談感受,延續分享榮譽的時間,使其繼續激勵學生,把榮譽做足做大做到極致,不僅教會學生爭取和維護自己的榮譽,更要利用榮譽的力量來幫助學生在各種能力上取得進步。榮譽感是每一個學生都向往的,因為向往他們就會努力,就會付出,在努力的同時得到進步、成長。
心理暗示之二: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是向善的,他們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學生,但是因為個體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不同,他們的表現不一樣。特別是對于一些我們認為的差生來說,很多時候他們因為自我管理自我克制能力不夠而導致成績逐漸下滑,他們要面對同學的譏笑、老師的冷眼、家長的指責,以至于喪失信心,越來越差。小學三四年級是分水嶺,順利度過這個時期,在班級排名靠前的同學會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好,反之越來越差。轉變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為此老師可以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在課堂上當我看到有學生走神時,我可能會說,你們看某某同學坐得多端正。這時那個同學會馬上坐好,注意力一下就上來了,這不比批評好得多嗎?看到一個同學作業寫得潦草,我會找他談話:今天的作業比昨天有進步,我想明天一定會寫得比今天還好,是嗎?我還嘗試對部分學生進行重點跟蹤,把我想要讓學生做到的通過引導學生制定目標、自我管理、自我評價滲透給學生,然后每周一次給學生寫評語,以鼓勵為主,用肯定的方式加以強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心理暗示之三:讓學生相信自己“我能行”
學生生活在一個集體之中。我們知道,只要是集體,就一定會有相對比較優秀的,也會有相對比較落后的。其實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他都想得第一名,學習如此,其他表現也是如此。但是,因為每一個孩子的特點不同,智力組成不同(多元智力),用相同的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學生,就會分出三六九等,久而久之,優秀的因為找到自信會更加優秀,落后的因為失去自信而更加落后。所以任課老師特別是班主任一定要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優勢,找回學習的自信心。一方面要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另一方面要降低比較的目標,引導學生和自己比較,和自己比較接近的同學比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每一次單元測試結束后,我對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次考得很好啊,上一次你得了分,這次你得了分,進步很大啊,是不是最近一段時間在家里學習語文的時間長了?還是找到了什么學習語文的好方法了?學生在和你交流的時候,首先是覺得我語文學得不錯,其次會想用多一點時間學習,會讓我的語文學得更好,最后我們總結出來的學習語文的方法又會形成新的暗示,引導學生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學習。這樣循環往復,學生會越來越自信,心理會越來越健康,學習狀態也會越來越好,至于成績,只要他盡力了,我想總會有一些進步的。
讓我們給孩子一些正面的、美好的暗示吧,它會讓孩子享受到成長的快樂,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 上一篇:淺議四重構圖在語文學習中的運用
- 下一篇:樂于發現學生的上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