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13 10:34:00
導語: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面向騰飛的二十一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對教育事業的改革創新也順應而生,針對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素質教育,無疑是培養優秀人才一項新的戰略舉措,務必落實強化它,這必須要從孩子抓起、學校抓起。這也使得教師必須優化課堂教學,盡量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雙邊作用,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優化;課堂教學;強化;素質教育
Optimizethequalityofeducationtostrengthenclassroomteaching
Zhangguorong
【Abstract】Forthetakeoffofthetwenty-firstcentury,therapid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ThecauseofeducationreformandinnovationandalsocomplywithHealth,forinordertoenhancethequalityofthewholenationforthepurposeofqualityeducation,nodoubtistotraintalentsofanewstrategicinitiatives,besuretostrengthenitsimplementation,whichmuststartwithchildren,schoolsarrestedeffect.Italsoallowsteacherstotheneedtooptimizetheclassroomteaching,asfaraspossibletohighlight"theleadingteachers,studentssubject"theroleofbilateral,soastoachievebetterteachingresults.
【Keywords】Optimization;Classroomteaching;Strengthening;QualityEducation
我校是一所縣級中學,位于清水縣永清鎮。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加之實施九年義務教育,我校差生在學生總數中的比例愈來愈大。因此,優化課堂教學效果,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是我校物理教學改革的重大課題。近年來,我校對物理課堂教學的結構、方法進行了嘗試改革。過去我總認為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只是“教書”,而學生只是被動地學習,因此,教者和學者雙方都覺得很累,教學效果較差。現在采用“細讀、精講、勤做、多練”的四步教學法,既突出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雙邊作用,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差生得到轉化,優生于以提高,差生轉化率達85%,優生提高率達40%,其整體素質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現就教學中的具體的實踐嘗試談一些想法和做法。
1.確立教學目標優化課堂結構
現代教育是從培養創造型、實用型人才為目標,而物理課教學更要全面具體地體現出其實驗教育的功能,并發揮學習目標的導向性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整個教學的程序由課堂教學統一調配,教學的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一般分為五個部分:(1)對照目標預習理解;(2)精講多練啟發誘導;(3)做好演示實驗調動學生學習興趣;(4)組織好學生實驗充分發揮其動力功能;(5)學生練習鞏固。這五個環節可分步實施,互相聯系,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2.實施教學步驟必須著眼于素質教育
現行的實驗性教材,圖文并茂,可讀性很強。因此,它須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素質教育。以預習為前提,講解為動力,把學生預習后的問題滲透在教師的講解之中,使其融為一體。例如在《浮力》一章的首節課時,應先提問預習的問題;(1)浮力的概念:浮力定義,浮力的方向;(2)分析浮力的產生及其實質。其目的要學生動手、動腦。逐步養成自擬預習提綱,增強自學能力,使他們能夠獨立地,主動地獲取新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果。本節課應突出浸沒在液體里的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之差和下表面向上的壓力總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壓力,這一關鍵性的重點和難點,既引出了浮力定義,又規定了浮力的方向,并表明了當物體所受合力一定時浮力不變。
總之,每節課都要抓住關鍵,注重重點,分析突破難點問題,形成教學梯度,以達到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的教學目的。
3.做好演示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學的許多概念和規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出來的,實驗的成敗,既關系著學生學習物理課的情趣,又關系著學生對其知識的系統掌握,因此,教師課前需要有充分的準備,必須做好演示實驗。通過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尤其是剛接觸物理課的初中學生,有趣的物理實驗更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集中其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創設一個有聲、有色、有直觀感的教學情境,就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分析思維能力,把實驗所獲得的感性認識,歸納綜合為理性認識,以完成認識過程中的飛躍,達到主觀和客觀的和諧統一。
4.學生實驗—充分發揮其能動作用
學生實驗是以演示實驗為前提,充分發揮學生的自我動手能力,使其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效的結合起來,從而更好的達到教學的目標,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可分組實驗逐人指導,從“認識”、“操作”、“素養”三個方面進行技能培養。教師必須在學生實驗時以學生動手操作技能為重點,對各小組加以指導、檢查、示范,及時糾正學生操作中的失誤。形成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啟發為前提,實驗為基礎”的課堂教學模式。
5.學生的練習與鞏固
課后練習是為了鞏固基礎,查漏補缺,自我完善。每節課都應緊扣教學內容,做一些基礎練習,可以幫助他們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而適當的課后作業,課外作業都是為本節課服務的,也可在掌握的基礎上加以拓展與遷移。作業是檢查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通過練習,既復習了知識,又反饋了學習信息,以便于矯正,是理論走向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
總之,教學的立足點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面向多數,照顧部分優差生。上述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嘗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可建議參考實施,并在各自的教學中逐步完善。
- 上一篇:工會職工代表述職報告
- 下一篇:學生學習思考論文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