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教育關愛留守學生論文

時間:2022-06-22 05:06:00

導語:抓好教育關愛留守學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抓好教育關愛留守學生論文

論文摘要:“留守學生”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如何教育這部分學生是全社會共同承擔的責任,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這就需要我們去細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努力,引導其健康發展。

論文關鍵詞:留守學生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激勵教育

安福縣華泰實驗學校是一所民辦公助、寄宿制、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學校的生源主要由劃片內招生和全縣因父母外出打工,由爺爺奶奶或其他親戚代管的學生(留守學生)組成,為方便管理和學習,學校特設有全托班(吃住由學校托管)。通過筆者,發現這些留守學生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差、厭學、愛上網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抓好這幾個方面的教育

1養成教育

留守學生由于父母長年在外打工,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感覺情感上虧欠孩子,想在錢物上給孩子更多的補償,而孩子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自理能力更差,花錢沒有計劃,很隨意,有的學生每周花錢多則幾百元,少則也有上百元,而錢卻大部分用在吃零食和玩耍上。表面上看,花費錢財是小事,可是用零食代替主食,必然影響學生的健康。天天吃零食也影響其他學生的消費觀,破壞學校的環境衛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己的消費習慣,同時也對他人產生影響。作為班主任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首先要與家長或其代管親屬取得聯系,適當控制學生的“錢袋子”,把錢花在恰當處;其次,進行親情教育,引導其認識到父母的錢來之不易,應懂得珍惜;再次要在班上狠抓一個“嚴”字,為此,一要有婆婆嘴、天天講、經常講。課堂講、班會講、課外看到學生吃零食還要講;二要制定班級公約,讓學生了解這樣做是對的,那樣做是錯的;三是調動班干部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配合班主任工作,齊心協力、齊抓共管、效果顯著。但也要注意的是“嚴”要有張有弛,“嚴”要有“人情味”,能讓學生接受;“嚴”也應該有“愛”,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考慮、為學生著想,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是真正保護他們、愛護他們的。從而養成學生生活自理、自覺守紀、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2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學生”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由于認識上的偏差,很多長輩是不懂教育,一味地寵著孩子。所以,在留守學生中存在著許多不良行為習慣,如:吸煙、喝酒、賭博、打架斗毆等,追其原因有很多,但心理不健康是一個重要因素。盲目模仿、攀比、放縱、好奇、呈英雄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作為班主任應及時了解情況,掌握有關信息,加強家校聯系,發現問題,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要盡量多一些善意的笑容,少一些漠視的眼光。這樣,我們就能激起學生心靈深處的愛心和寬容,激發他們對生活的感悟和學習的認識,讓他們的心理偏差及時得到糾正。因此,每位老師就應該是一名心理醫生,醫治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3理想教育

在“留守學生”當中,“讀書無用論”非常流行,在這種錯誤的思想指導下,學生厭學、逃學,人生理想不明確也就不足為怪。作為班主任,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要端正學生的思想,樹立他們正確的學習觀。因此,要讓學生明白,讀書不是強加在自己身上的一道精神枷鎖,而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生活,人的一生就是學習的一生,世界上沒有一種學習是讓人痛苦的,學習會使人愉悅,會催人上進的;其次,“留守學生”成績普遍偏差,作為老師應正確面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用一順包容的心去對待他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年終考核中受影響,就去挖苦、嘲笑、甚至漫罵這些學生。如果這樣,只會加重這些學生不配合、對抗、厭學、逃學;再次,還可以通過班級活動讓學生自己去收集有關“知識改變命運”的真實事例到班上宜讀,或通過講故事的方法講述學知識的重要性和學知識的趣味性,讓他們在學知識中感悟人生,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

4激勵教育

“留守學生”由于基礎差,成績不理想,學習的自信心不足。如果老師重視不夠,學生往往會破罐子破摔,成為“問題學生”。作為一個優秀班主任,不僅要上好課、教好書,也應該善于利用時間和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要做好這個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取得學生對自己的信任。為此,老師應放下架子,主動與學生談心、交朋友,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發現他們的長處和優點,有針對性地在不同的場合有的放矢地表揚他們,讓學生的內心感覺到老師的表揚是真心的、真誠的;另外,要多開展班級活動,調動每個學生的潛能,發揮他們的特長,讓他們在同學面前感覺到自已也是有優點的,也是很露臉的。這樣做既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又可以增強學生自信心、自強心,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體會學習的快樂。

“留守學生”是一個特定條件下的普遍現象,如果每位教師都能真心關愛這些學生,他們的臉上就會多一份笑容,每個家庭就會多一份希望,社會就會多一份力量。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