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課堂環境

時間:2022-05-07 09:07:00

導語:構造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課堂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造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課堂環境

新課程強調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并把他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充滿創新活力課堂應該是對學生具有吸引力、親和力的課堂,應該是鮮明地體現出和諧性、安全性的課堂。而這種吸引力、親和力、和諧性和安全性主要來自教師科學合理的教學行為,而實質上是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而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應落實在課堂上,首先應該給學生自尊,讓學生在擁有尊嚴的環境中愉快地學習,要把學生看作是完整的人,注重全人教育,既重知識、又重情感態度,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學生創新潛能。其次,還要還給學生以自信,把學生看成一個發展中的人。再次,給學生施展個性的機會,讓學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寬容中受到激勵和鼓舞。

一、給學生一個自尊的天空

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在傳統教育模式中,一個認識誤區就是由于學生年齡與心理的不成熟,因此,并沒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完整的人,而只是把學生看成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實際上,學生也是一個完整的人,除了認知外,還有自己的情感、意志、態度等,他們與老師一樣有著自己的心理需要。人的心理需要是人的發展的動力,自尊的需要屬于人的發展性需要中最基本的需要。而以往的教學只重視前者,忽視了情感。因此使多數學生感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課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學生的學習是被迫的。

課例1:《勾股定理及其應用》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勾股定理及其應用。這節課我設計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已知兩個直角邊的長,畫出直角三角形并量出斜邊的長;第二個問題是在解決上一個問題的基礎上,以直角三角形的三邊為邊分別做出三個正方形;第三個問題是分別求出三個正方形的面積,并比較三個正方形面積的關系;通過上述三步解決了具體直角三角形中三邊的關系,第四個問題是要把直角三角形中的三邊關系推廣到一般直角三角形中的三邊關系。如果還有時間的話,我們解決幾個勾股定理應用問題。你們覺得如何?同意這個計劃嗎?

生:老師我想知道今天學習的勾股定理是怎么得出來的?

師: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但很抱歉,對于這個問題我也不清楚,這個問題作為我們研究的課題,可以通過查資料來解決。

師:還有嗎?

生:老師,我想知道今天學習的內容對我們的學習有什么用途?

師:從現在開始,讓我們自己去細心觀察慢慢體會。

師:好,如果沒有別的問題我們就開始今天的學習。

在這個課例中教師通過導語表明,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把學生作為一個完整的人,通過導語表達對學生人格的尊重。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是在參與中學習知識,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員。這就是把學生看成完整的人,給學生以自尊。讓學生在學習中敢想敢說,這樣學生既能深入思考,又能動手實踐,這樣就可以引發學生去創新。

二、給學生一個自信的空間

發展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發展過程總是與克服原有的不足和原有的矛盾聯系在一起,沒有缺陷,沒有矛盾,就沒有發展的動力和方向。學生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有不完善是極其正常的,期望學生十全十美才是不正常的。教師要把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作為財富,引導學生正視不足,把錯誤作為學習的一種途徑,讓學生自己走向完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一片自信的天空,當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自信的時候,課堂對學生才有一種親和力。聽一位專家在教學《列方程接應用題》時,教師對學生在列方程組時出現的錯誤,不是冷眼視之,也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發現之后及時引導,對于一名學生沒有統一單位制列方程出現的錯誤,引導他發現并及時糾正過來。這個過程看似很簡單,但在學生的心里產生的卻是無形的動力。首先學生感覺到教師在關注他,當他把錯誤改正過來之后,意識到自己出現錯誤的原因,從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對于另一名做錯題的學生也是同樣對待。然而,假如老師不是這樣做,而是在發現學生的錯誤時立即大喝一聲:“這堂課你聽了什么?你看人家學得多好!訂正!”那么學生創新的“火花”肯定就會在瞬間被無情地“剿滅”了,也就不可能出現后面其他學生帶來的種種精彩。這就告訴我們,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應該輕易給學生的“錯誤解法”判“死刑”,而要充分給予學生“講理”的機會,在分析學生思維的過程中,挖掘錯誤背后的創新因素,適時、適度的給予點撥和鼓勵,保護學生難得的創新火花。在這里我認為教師的高明之處不在于僅僅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是正確的,而是在于繼續引導學生把錯誤作為全班同學的財富,在錯誤中學習,讓做錯題的學生在錯誤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和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價值地位。

三、給學生施展個性的機會

西方學者根據不同學派的理論總結出:“學生在元認知、動機和行為都是積極的參與,其學習就是自主的”。而自主的直接表現就是個性的張揚,當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學習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的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努力程度,學生對為什么學、能否學、學什么、怎么學,有自己的意識和反應。這時,表現為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生個性得到張揚的時候創新潛能才能開發出來。因此,要給學生施展個性的機會。

課例2:《函數及其圖象的復習》教學片段

師:今天我們要復習函數及其圖象一章的內容。請同學們注意思考下列四個問題:

1、你認為函數及其圖象一章中,應該掌握哪些內容?

2、掌握這些內容的方法都有哪些?

3、你認為哪些方法最好?

4、請畫出知識結構圖,以上三點可在結構圖中體現出來。如果你有好的方法請與大家分享。

在這個課例中教師設計了四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給學生提供了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第二個問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原有知識和經驗總結出對自己適用的方法,這就解決了能否學的問題;第三個問題讓學生去確定自己怎么學的問題;第四個問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解決知識組織問題。這樣就給學生提供了施展個性的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因此學生的個性表現得非常突出,如學生除了組織四種不同的知識結構圖外,還有別的方式,這就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個性的張揚就為創新創造了契機。教師給學生創設越多越好的空間,就是給了學生施展個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