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創性的教育意義

時間:2022-02-07 10:21:00

導語:獨創性的教育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創性的教育意義

一、獨創性及其涵義

獨創性也稱原創性或初創性,是指一部作品經獨立創作產生而具有的非模仿性(非抄襲性)和差異性。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對已有作品的完全或實質性模仿,而是作者獨立構思的產物,在表現形式上與已有作品存在差異,就可以視為具有獨創性,從而作為一部新產生的作品,而不是已有作品的翻版。所謂獨創性并不意味著作品必須是一個人單獨創作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如果不是對已有作品的完全或實質的模仿,且與已有作品存在差異,也同樣具有獨創性。

二、教育及其發展特征

教育具有廣義和狹義兩層含義。廣義的教育是指一切增進人們的知識、技能,影響人們思想品德的活動。狹義的教育指的是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教育并非孤立存在的,它會受到社會組成系統中諸多要素的影響。教育與一定的生產力、政治經濟制度及文化、科技等社會現象密切相關。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中,生產力水平、生產關系都是不同的,受之影響,教育也呈現不同特點。同時,社會環境也為教育的發展提供滋養的土壤。教育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相適應是現代教育具有的兩大基本特征。

三、新時代的教育必須具有獨創性

進入新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初露端倪。當經濟發展為人類昭示文明與輝煌的同時,也對教育賦予了新的使命,提出多方面的挑戰和更高的要求。

(一)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進行獨立的創造性活動

現代社會要求現代人具有高度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這種創造型人才靠傳統教學模式是不行的,必須依賴新的創造性教學。換言之,只有創造性的教學才能完成現代教學所負有的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重大歷史使命。教師不一定會設計高大建筑和精密的器械,然而他們卻能塑造學生美好、高尚的心靈。教師不一定能創造出優美的畫卷和雕塑,可是他們能啟迪學生憧憬未來。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師必須有獨創性?!?/p>

教學理念分“教”的理念和“學”的理念兩個方面。從教的理念方面看,主要是創新,這是21世紀知識經濟發展對人才素質最重要的要求之一。提倡個性發展也是創新的主要內容,因此提倡素質教育,歸結到底在于發展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在以個性發展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從學的理念方面看,一個真正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懂得并能做到因材施教,他會從學生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完成教學任務,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求。

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不斷更新。教科書僅僅教會學生一些最基本的理論和技能,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學會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處,培養自身知、情、意三個方面的發展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要反對認為學校必須直接教授那些在以后生活中要直接用到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這種觀點。

教學方式要更加信息化和現代化。從發展趨勢看,信息和通信新技術正在推動教育教學的革命。充分運用信息教學技術,通過講課、演示和實驗,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學生能夠充分運用邊聽、邊看、邊做的學習機會,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實現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教學媒體的有效結合,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要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人的發展包括全面發展、自由發展和充分發展。

由于先天素質和后天環境的影響,個體在生理、心理、社會性方面的潛能存在本質差異,這就形成個體特有的一系列穩定的心理品質,即個性。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學習獲得發展的機會以及實現發展的愿望,得到體力、智力、個性和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但全面發展并不是平均發展,而是包含使學生個性充分發展的要求。所以,教育活動既要求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達到社會人的基本素質標準,又要滿足學生個別發展的需要,展現其個性,在一般發展的基礎上有重點、有選擇的發展自己的個性。

愛因斯坦非常重視對學生獨創性的培養。他從社會發展的角度深刻地闡述了培養學生獨創性的重要性。愛因斯坦指出:“一個由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愿的規格統一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社會?!睂σ粋€國家來說,“要是沒有能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有創造能力的個人,社會的向上發展就不可想象?!币虼?,愛因斯坦認為,“國家的最高使命是保護個人,并且使他們有可能發展成為有創造能力的人?!痹趷垡蛩固箍磥?,“有創造才能的人對人的教育作用,歸根結底總是遠遠超過政治領袖?!焙椭C教育思想中培養學生的獨創性源于愛因斯坦的親身經歷和深切感悟。因此,在教育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素質的培養:

一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學習手段的變化,相應會產生新的學習方法。每個人都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如宏觀學習法、歸納學習法、發現學習法、問題學習法、比較學習法和協作學習法。宏觀學習法從宏觀出發,把握全部結構和內在聯系,使聯系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概念。歸納學習法把課程各組成部分,各部分的內在聯系和全課程整體結構結合起來學習,求的對課程的整體認識。發現學習法經過觀察、質疑、聯想,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問題學習法一般由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根據問題尋找有關資料,提出假設,進行試驗,以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比較學習法通過對所學知識之間的比較,從而確定知識之間的關系和聯系,以正確掌握知識。協作學習法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一起組成團隊,從事學習活動,以提高學習成效。

二是培養自學能力?,F有知識和未知知識之間總是存在著矛盾。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當環境變化時,及時學習新的知識,適應新的環境。學會學習的落腳點在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人們只有通過練習解決問題和努力發現,方能學會發現的探索法。一個人越有這方面的實踐經驗,就越能把學習所得歸納成一種解決問題和調查研究的方式,而這種方式對他可能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有用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從學會自我激發學習動機,充分了解自身條件,掌握學習策略,善于從各種渠道獲得信息,與教師、同學共同研討等方面著手。

三是在社會中學習。學校教育為個人的成長打下基礎,使其具備進入社會的能力,但人是社會人,廣義的教育還涵蓋在社會中的學習。學到的知識更多,更廣,才能不斷獲得發展。在社會中學習包括在工作中學習,向親戚朋友學習,從成功中學習,從失敗中學習等。只有這樣獲得知識才是不斷更新的。

獨創性教育突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個性,讓學生受到情感、意志、動機等多方面的培養,呈現自主的色彩,凸現獨特的個性,豐富內在的精神世界,增強學生濃厚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獨創性的教育是一種健全的人格教育,它以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盧梭認為,“教師的藝術是:決不要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無關緊要的瑣碎的事情上,而要不段地使他接觸他將來必須知道的重大關系,以便使他能夠正確地判斷人類社會中的善惡?!币匀藶楸镜慕逃褪且鹬貙W生獨特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現實生活,尊重學生獨特的學習風格,努力形成和諧、獨創性的師生互動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