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教育管理創新改革思考
時間:2022-04-23 04:11:51
導語:開放教育管理創新改革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教學師資與教學計劃的探索與創新
1.1師資力量
高校在教學管理改革過程中,對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行管理與改革,不再局限于“高學歷”、“高資歷”的教師團隊,拋棄了過去傳統固定的教師師資理念,將教師資源合理分配,進一步創新教師資源配置模式。將資歷老學識廣的返聘教師與觀念新視角獨特的年輕教師結合在一起,恰當的分配給每個年級每個專業,最大化的凸顯不同教師的不同授課特點,將多樣化與靈活化相結合,又不失專業課程教學水準,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同時,高校對教師職業素質定期進行培訓,形成嚴謹認真的教師教風,使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確保高質量教學。
1.2考試評定改革
考試評定改革是教學計劃中教學管理模式最為明顯的創新表現。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高校拋棄了傳統的“一試卷定優劣”的評定方式,將受教者綜合素質、日常評定與專業筆試測驗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定,這樣的創新,可以說是以人為本、與時倶進,也可以說是遵循了教育教學開放化模式的發展規律。對于受教者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使學生不用被簡單化機械化的筆試考試一定優劣,而是將課業知識與綜合素質修養滲透在日常學習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獲得綜合的評定。
2日常校園管理中的創新與探索
筆者認為日常校園管理分為兩大部分,一個是校園日常活動管理,一個是校園日常學風管理。高等院校對學生的教育教學較為集中,受教者吃、住、學均在學校完成,這就要求高校必須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實行系統管理。因此,日常校園管理成為高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中的重要分支,不可忽略。高校在校園日?;顒庸芾碇胁粩嗟那髣撔虑筇剿鳎饾u形成了“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學生”的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將受教者的地位擺在了至高處,針對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不再是苛刻嚴厲的懲罰式管理,而是耐心教導、嚴而不厲,用認真細心的引導管理學生日常學習活動,另外,充分利用由學生自己組建成立的團隊組織進行輔助教學活動管理,也是各高校近年來采用的較多的管理方法之一。
3思想教育在教學管理模式中的創新探索
育人先育德。隨著德育教育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思想教育作為教學管理的一部分也被高校充分的利用起來,進行創新與改革,從而更好的輔助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高校對學生的思想引導不再是以往概念化、課堂化的機械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而是通過宣傳與開展各種各樣的思想教育活動,對受教者的思想品德及個人素質進行引導,例如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集中學生觀看著名或實時主流愛國電影,使受教者對劇中人物所展現出來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無私奉獻的精神,給予崇高的贊賞,在觀賞交流中,學生們無一不被主人公的民族精神和理想信念所感動,對民族精神、道德品質和理想信念等德育教育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從而加強自身道德情操修養。
4網絡、多媒體在教學管理模式中的創新探索
前面部分已經淺析過高校在教學課程中采取多媒體、計算機及網絡進行遠程教育教學的創新管理模式,而隨著網絡在當今社會的普遍應用,高等院校對互聯網的利用也不再僅局限于授課教學,隨著論壇、BBS、貼吧等網絡交流媒介的興起,高校也將目光投著在它們身上。一些高等院校的宣傳管理者進駐在這些論壇當中,直接與學院學生進行交流,將傳統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意見建議聽取的報告會改變為校園網絡征集,范圍廣、覆蓋面大、可信度高、直觀明了、隱私性好這五大特點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以參與者的身份對校園管理及建設等各方面提出寶貴的意見,對校園教育教學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將職業道德情操滲透進受教者所學專業課當中也是近年來高校在教學管理模式中的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又一進步,例如高職院校為了使學院學生能夠在畢業后盡快的適應社會復雜多變的工作環境,適時的開設職業道德素質教育,作為必修學科,將其納入考試范疇,學生或主動或被動的接受職業道德教育,多數學生課下表示對此門學科很感興趣,既增加了對與專業相關的一部分職業的了解,又增強了個人信心。這樣不僅僅保證了高校教育教學的基本政治方向和體系建設,更是推動了教學管理模式的發展與進步,從而達到為社會培養全方位人才的目的。
5結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在開放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上的創新與探索越來越多樣化、全面化,因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既提高了高校培養復合型、全面型、技術型、綜合型人才的效率,又加大了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教學體系的不斷進步,但是,社會是不斷變化的,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所需求的人才也在不斷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變化著,這就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決不能懈怠,應時刻遵循與時倶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學生與社會更好的連結起來,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的棟梁支柱。
作者:陳同強1劉振優2工作單位:1.贛南醫學院組織學與胚胎學教研室2.贛南醫學院教務處
- 上一篇:高校政治理論課教育資源芻議
- 下一篇:職校教學質量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