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色彩教學論文3篇
時間:2022-02-24 09:59:37
導語:美術教育色彩教學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摘要:色彩是美術中比較重要的元素,對于美術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色彩有著比較特別的展現方式,多種色彩搭配在一起可以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色彩在畫家的眼里是獨特的,他們可以根據美學原理合理搭配色彩,從而表達作品的意境。該文通過分析色彩,探討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育;色彩教學;措施
美術教學對學生的要求比較多,學生要先學會速寫和素描,然后學習潤色,這就需要進行色彩搭配。色彩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色彩表達了不同的感情,因此,學生通常喜歡運用色彩,并通過調試色彩的亮度、混合度傳達自己的情感。在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還有一些不足之處。部分美術教師重視素描教學,而忽視了色彩教學,導致色彩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出來,這不利于色彩教學的發展。
一、高職美術色彩教學效果欠佳的原因
1.學生自身存在一些問題。在高職院校中,部分學生沒有學過美術,然后直接接受色彩教學,導致他們對色彩的認識不足,對色彩沒有深入的了解。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美術教育,缺乏色彩方面的知識,導致他們的色彩學習效果欠佳。2.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夠合理。色彩對畫面有著較大的影響,因此,色彩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師對于色彩教學不是特別重視,在教學中對色彩的運用比較單一,美術教學方法陳舊,沒有獨特的教學模式。另外,部分教師只顧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教學,沒有考慮學生的情況,導致色彩教學缺乏吸引力,教學效果欠佳。3.教學設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當下,互聯網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多媒體技術已經走進了校園,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但是,部分教師并不支持多媒體走進美術課堂,認為最好還是通過筆和紙學習美術,所以,部分教師仍舊采用固有的教學工具。另外,一些教師不會使用多媒體,甚至不愿意學習。固有的教學工具不利于色彩教學的發展,只適用于基本的美術教育,不利于學生以后的發展。
二、高職美術色彩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對色彩教學重要性的認識。目前,在高職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對于色彩教學不太關注,導致學生對于色彩沒有深入的認識。教師要在色彩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而激發學生的美術潛能。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引導學生用色彩表達自己的情感,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此外,教師要改變固有的美術教育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使學生對色彩有一定的認識,通過學習色彩知識提升自己的美術技能水平。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用色彩描繪事物,然后讓學生說說使用這些色彩的原因,從而提升色彩教學效果。2.將多媒體教學與色彩教學相結合。教師要將多媒體技術和色彩課堂相結合,使教學內容更加明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當下,多媒體技術給社會各方面帶來了方便,多媒體教學使美術課堂更加豐富,也給色彩教學帶來了許多新奇的東西,使課堂更加有趣,進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掌握色彩。教師以筆紙為主、以多媒體為輔進行色彩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各種美術技能水平,還可以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進,進而提升色彩教學效果。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色彩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前,學生完全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創作出來的作品沒有體現出自己的創造力。因此,教師要適當地指導學生,使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另外,教師應該讓學生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仔細分析色彩給人的感受,從而在作品中更好地搭配色彩。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如,教師可以通過做實驗讓學生了解色彩的層次和深度,在黑底上放置面積相同的紅、橙、黃、綠、青、紫6種顏色,黃色明顯向前突出,紅色、橙色次之,紫色潛伏在背景深處。但是如果換成白底,空間深度就會不一樣。教師用此方法教學,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色彩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結語色彩教學在高職院校的美術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色彩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指導,并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色彩教學。
參考文獻:
[1]楊棟昉.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措施分析.大眾文藝,2017(6)).
[2]林雄.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措施分析.美術教育研究,2016(9).
作者:陳曉晨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
第二篇
1.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主要目的
色彩教學是高職高專院校美術教育的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必修的課程,色彩教學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對于藝術的感知能力、表現色彩能力和藝術上的修為。學生在學習美術時,教學老師會從基礎階段開始詳細為學生講解關于色彩當中色系的明度飽和等相關問題,并為學生現場演示美術當中關于紅、黃、藍三色的混合運用情況,讓學生在講解和演示當中真正的體會和了解到美術色系的特點。
2.高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現狀
在高職美術教育當中高職美術教育的色彩教學之所以會出現創造感強的美術課反而變得呆板和模式化,主要是因為高職美術教育色彩教學在具體課程當中所體現出來的觀念、方法以及表達內容都以基本固定成型。
3.完善中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方式的建議
3.1加強色彩教學思想的傳輸。在中學的美術教育當中,由于受到教師構建的教育體系的影響學生對于所了解到的色彩知識并沒有被轉化成為學生的主觀意識,進而限制了學生在藝術思維上的發揮與創新。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應盡可能的發揮出學生在藝術創新當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在藝術作品創作當中的表現欲望和向學生們傳達色彩教學的真正意圖,將學生們的思想和感受與學習色彩知識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突出色彩作業的靈動性和藝術性,提升學生在作品創作當中的激情與活力。3.2將媒體的教學加入到教學中。隨著課堂教學的多樣化發展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育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把教學當中抽象的內容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問題交流的積極性增加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對色彩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3.3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就色彩教學的現狀來看學生在色彩教學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被動的角色,學生在色彩教學當中基本上失去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于課堂上所學到理論知識并不能通過自身的創作得到有效的體現。對此,課堂教學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應盡可能多的安排一些具有實踐意義的創作活動,通過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式來增加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聽課熱情,培養學生藝術思維和創造性。
4.美術教育色彩教學的新模式探討
4.1拓展信息化教育模式,加強學生色彩基礎領悟鑒賞。多媒體技術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便捷性的特點。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色彩教學當中不僅可以增加教學內容的技術含量而且還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色彩性能教學當中多媒體技術除了能夠幫助教師把色彩性能方面的知識用三維一體技術和圖形的形式進行對比外,還能夠幫助教師把色彩構成的元素和規律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有效的組合,從而直觀的演示詮釋給聽課的學生。4.2色彩心理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我創造意識。教師在色彩教學當中除了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色彩學基礎外,還要做好色彩心理學在教學應用當中的統籌工作。讓學生在色彩繪畫當中不僅僅局限于教師設定的相關模式當中,培養學生在色彩繪畫當中的自我表現形式,賦予學生在作品當中的創造性。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化,所以在色彩繪畫當中學生對于色彩的感覺也都是不同的,學生在色彩繪畫當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體會,學生經過系列的心理體會后做到畫筆下的色彩重新塑造,這種系列的心理體會就是心理色彩表現。因此,要想改變以往模仿派系式的色彩畫風,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除了要鼓勵學生在色彩表現上提出的觀點外,還要綜合考慮適合學生特點的培養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色彩學習當中逐步形成一個具有自我特色風格。4.3強化色彩整體控制,突出細節把握。第一,輔導學生如何正確處理局部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能夠在思想意識對色彩整體進行有效把握和了解物象與自我之間的層次深度。第二,加強學生在色彩作品創作當中的細節的處理,確保學生色彩作品當中主要畫面的整體協調性,讓學生創作出的色彩作品能夠與欣賞者產生共鳴,賦予學生創作的色彩作品更多的寓意和內涵。第三,學生在色彩作品創作當中教師要對學生在色彩畫面的細節控制上給予重視,在保證色彩畫面三大基調合理、準確的同時提升學生在創作上的嚴謹度。4.4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質的考核。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科學的考核方式是高職高專院校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前提。高職高專院校在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考核時應從學生的平時作業、主題創作以及作業展示三方面入手,按照考核成績平時作業占30%,主題創作占60%,作業展示占10%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考核。4.4.1平時作業考核;4.4.2主題創作考核;4.4.3作業展評考核。綜上所述,色彩教學是一切藝術設計的靈魂,在高職美術教學當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教師在高職美術教學當中,應加強學生對于色彩運用能力的培養,不斷的對色彩教學進行創新,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在為學生打好色彩理論基礎的同時也要緊跟實際,運用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在色彩創作當中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娟娟.探討現代中職院校美術教學中色彩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6,(04).
[2]張兆紅.對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探討[J].美術教育研究,2013,(24).
作者:任丹 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
第三篇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開展色彩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綜合審美素質,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層面,為學生繪畫能力的培養打下扎實的基礎。本文主要深入探究小學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的具體策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與運用能力,高效實現小學美術教育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美術;色彩教育;教學策略;應用
眾所周知,小學教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孩子還處于初步認識事物的發展時期,而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具有內容淺顯易懂、教學生活有趣的特點,因此,孩子都十分喜歡小學美術課堂。目前,我國小學美術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小學美術教育中適當引入色彩教學,能充分滿足小學生對色彩審美的好奇心,對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智力的全面發展,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在色彩教育中明確教學目的,逐步優化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來培養學生的色彩認識與運用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促進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
一、運用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色彩
小學美術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來開展色彩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色彩認知與辨別能力,因此,美術教師應合理開展各種觀察活動來引導學生掌握色彩的辨別技巧與方法,同時為學生講解豐富的色彩搭配知識,讓學生能全面認識這個充滿色彩的世界。例如,我會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色彩的變化,便于學生體會色彩變化背后所蘊含的情感。在講到色彩在不同光源下的變化時,我嘗試將綠色或紅色的物體放置于不同光照強度的環境中,學生可以明顯觀察到色彩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明暗變化,不同色彩所表現出的效果也會給學生不同的情感體驗。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色彩明暗觀察活動,學生能對色彩進行整體觀察與比較,學會在多種色彩要素的聯系和對比中把握色彩的變化規律和特征,高效培養學生的色彩辨別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利用游戲鼓勵學生感受色彩
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好奇活潑的特點,所以他們很容易受到游戲的吸引。為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成效,教師應充分利用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色彩教學課堂上積極開展游戲活動,使學生樂于認識色彩、感受色彩變化,同時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在進行色彩搭配的教學內容時,我積極引入染色游戲,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不同色彩的搭配混染,大膽用色、精心設計專屬于自己的染色作品,并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作品創作方式大膽闡述自己的想法,切身感受色彩搭配的美妙。通過開展游戲活動能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讓學生切實感受色彩搭配的奧秘,有效激發學生的色彩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掌握到色彩搭配的技巧,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辨析色彩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各種新型的多媒體技術設備都被廣泛應用到教學領域。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應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優勢來開展色彩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大量的色彩圖片和視頻資料,加深學生對不同程度色彩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色彩辨析能力。當講到色彩對比的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明確感受到不同強度的色彩對比效果,我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展示一些關于色彩對比變化的動態圖片和演示視頻,或者讓學生感受其他在生活中較難遇到的色彩,如地球全貌、宇宙天體色彩、黃土顏色等,在視覺上給予學生一定的沖擊印象,強化學生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色彩的辨析能力。
四、通過生活引導學生認知色彩
藝術創作的根源是生活,小學美術教育也要充分利用各種生活元素來開展色彩教學,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來引導學生感知色彩,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識和理解。例如,我會在春天時帶學生到野外觀察各色花草樹木,讓學生切身感受大自然色彩的奧妙,學會觀察生活,觀察色彩,然后我再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所思所想,大膽用色創作出關于大自然事物的美術作品,讓學生初步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到夏季、秋季時,我再帶領學生到野外觀察各類植物,讓學生思考不同季節植物的色彩變化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的色彩辨認能力,提高學生的色彩搭配能力。隨著社會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美的追求。作為孩子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美感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應注重將色彩教學作為孩子美感教育的重點,掌握色彩教學的重點難點,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制定完善的色彩教學方案,通過開展多元化的色彩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素質。
參考文獻:
[1]李云潔.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5(11):224.
[2]曲迪.淺析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J].亞太教育.2015(31):10.
[3]高蕾.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探討[J].小學教育研究.2015(32):25-26.
作者:劉雅君 單位:山西省平遙縣朱坑鄉北汪湛中心小學校
- 上一篇:中國基礎美術教育研究
- 下一篇: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