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小學美術教學想象力培養
時間:2022-03-18 10:30:24
導語:試論小學美術教學想象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內容。而想象力是創造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小學美術教育是想象力培養最具成效的學科之一。小學美術教學需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改變過去通過“臨摹—寫生—創作”學習繪畫技法的教學思路,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創設和優化教學情境,運用各種手段放飛學生的想象,發掘學生的創造潛力,提高學生的創造才能。
一、借助生活,給學生想象的動力
任何的想象,都是需要以實際生活來作為基礎的,在現實社會中,其實并不存在與生活無關的想象。我們常說的天馬行空,其實并不存在。當然,想象也可以打破現實生活的限制,而并不是現實的翻版。因此,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只用“像與不像”來評價學生的美術作品,這種評價方式不僅不合理,還會讓學生的作品失去想象力。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但是如何才能夠使得學生將想象力表現出來,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改變思考的思路,防止出現僵化的思維模式。比如,學習《神奇的口袋》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呢,老師給大家看看這樣的一個神奇的口袋,現在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猜猜,老師的口袋里有什么啊?”這個時候,學生就會開始說出自己的想法:花、糖果、餅干、卡片等。接下來,教師又可以說:“除了老師的口袋比較神奇之外,還有一個卡通人物的口袋是比較神奇的,那就是哆啦a夢。它的口袋里,可以掏出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現在,請你們想一想,如果你和哆啦a夢是好朋友,你會從它的口袋里掏出什么來呢?請你們大膽想象,并將想象的東西都畫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會與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也會結合自己的想法,大膽創作,從而畫出令人驚嘆的作品。
二、依托觀察,豐富學生的感知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不用固定在教室里進行教學,可以適當地帶領學生到戶外觀察,從而幫助學生大膽想象。通過在戶外的觀察,就能夠直接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在外界環境中,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發現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利用校園內部的風景,教會學生觀察,從而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和想象力比如,在學習《大樹的世界》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觀察校園內的各種大樹,并為學生分享有關大樹的相關知識,比方說葉子的形狀、生長情況等。之后回到課堂,教師也可以再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各種大樹的圖片,使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有關大樹的知識。等到學生對大樹了解足夠之后,學生的想象力也將會得到進一步地發展,從而畫出他們心中的“大樹”。
三、引導欣賞,激發學生的想象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也可以采用欣賞教學的模式展開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經典的美術作品,比方說梵高的代表作品《向日葵》、畢加索的《格爾尼卡》等,這些作品無一不具有著獨特的思想,也值得后人永久學習,值得人們借鑒和觀摩。通過欣賞這些優秀的作品,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因此,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引導學生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積極地想象和創造。
四、借助媒體,點燃學生的創作欲望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開始使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從某個角度來說,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是極具優勢的,其不僅能夠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師說教模式,也能夠給學生帶來生動、直觀的感覺。這種方式,也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就可以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在教學《多變的色彩》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用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一組色彩艷麗的圖片,并適當地配置輕緩的音樂,給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視覺、聽覺的氛圍。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被這些艷麗的圖片帶入到色彩構成的情景當中,從而使他們能夠對此產生無限的興趣,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興趣去完成作品,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以此來達到培養學生想象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美術教學的意義,不僅僅只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會學生創作的過程中學會想象。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把握好這個關鍵時期,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充分發掘學生的藝術素質,使他們的創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促進他們的身心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曦瑩.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中間刊),2016(12).
[2]王維.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3(13).
作者:邱偉哲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臨海小學
- 上一篇:供給側改革大學生創業教育路徑
- 下一篇:淺談藝術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