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開發與培養
時間:2022-03-27 10:03:01
導語: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開發與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作為醫學高職教育的生力軍,其心理資本的水平不僅關系到青年教師對事物的態度和面對生活事件的應對方式,更是影響到整個教師隊伍的層次水平和醫學院校的辦學質量。作為一種積極心理狀態,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水平可以通過對事務型心理資本和人際型心理資本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進行開發與培養,以推動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青年教師;心理資本;開發;培養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教師隊伍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40歲以下青年教師占高校專任教師六成以上,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因此日益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心理資本作為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不僅有利于緩解青年教師的心理壓力,而且有利于幫助青年教師形成或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和行為。該文結合醫學高職院校實際及時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師的心理資本狀況,探索心理資本的開發與培養策略,這對于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心理資本水平,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醫學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1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狀況分析
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Capital)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Seligman(塞利格曼)于2002年提出,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具有積極導向、可測量、可開發、可有效管理的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筆者在整理、分析國內外有關心理資本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針對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工作性質和特點,認為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具有二階雙因素結構,包含事務型心理資本和人際型心理資本。
1.1事務型心理資本狀況
事務型心理資本由自信、樂觀、冷靜、堅韌等要素構成,類同于西方學者Seligman(塞利格曼)等對心理資本結構的劃分。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事務型心理資本在性別、教齡、崗位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性別變量上,女青年教師事務型心理資本水平明顯低于男青年教師,這或許是由于男青年教師事業心、進取心、抗挫折能力和承受能力較強,而女青年教師情緒化傾向及戀家情結比較明顯。在教齡變量上,教齡長青年教師的事務型心理資本水平要高于新入職和較短教齡的青年教師,這是因為,教齡長的青年教師經驗豐富,能夠熟練處理教育教學事務。但是,不容忽視的是,教齡長的青年教師在工作中容易出現疲憊狀況,所感知的疲憊程度較高。在崗位變量上,“雙肩挑”(行政、教學)青年教師事務型心理資本水平要低于專任教師,這是因為“雙肩挑”青年教師除了承擔授課任務外,還要承擔其他行政工作,這直接導致“雙肩挑”青年教師易產生職業倦怠感。
1.2人際型心理資本狀況
有學者指出,人際型心理資本具有本土文化氣息,可以說,人際型心理資本是西方心理資本在本土的重要補充[1]。人際型心理資本將孤立的個體事務推向了聯系的群體互動的心態決策,人動效果如何與社會普遍推崇的價值規范有關[2]?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人際型心理資本主要包括友善、熱情、謙虛、正直、團結、奉獻等等要素。調查結果顯示,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人際型心理資本在年齡、教齡及崗位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年齡、教齡變量上,30~40歲年齡段且教齡在10年以上的青年教師人際型心理資本水平比30歲以下且工作不滿10年的青年教師要高,這主要是由于年長、教齡長的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經驗、人生閱歷等方面相對豐富,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更有經驗。在崗位變量上,“雙肩挑”青年教師人際型心理資本水平較低,這是因為“雙肩挑”青年教師承擔的工作任務相對繁重,這直接導致其人際型心理資本水平令人堪憂。
2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的開發與培養策略
有研究指出,心理資本是工作滿意和良好工作行為的有效預測因子[3]。因此,作為一種積極心理狀態,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心理資本水平是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干預策略進行開發與培養,以推動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2.1事務型心理資本的開發與培養
2.1.1構建有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醫學高職院校要構建黨委統一領導、專門部門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在學校層面,成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領導小組,制定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發展規劃,對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青年教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措施加以管理,以人本思想感召人,以民主思想凝聚人,以科學思想約束人。在系部層面,要制定部門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措施,青年教師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包括短期和長期專業發展目標及達到這些目標的活動或課程,包括一個時間表、資源和預期的結果??傊?,學校、各教學單位應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保障,并根據青年教師發展計劃開展評價,促進青年教師的良性發展。
2.1.2積極主動關心,搭建事業發展平臺
醫學高職院校要努力搭建事業發展平臺,對青年教師多關心、多照顧。一是優化青年教師發展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完善符合青年教師特點的用人機制,完善重師德、重教學、重育人、重貢獻的考核評價機制,促進優秀青年教師脫穎而出。積極吸納青年教師參與重要學術活動、重大項目研究等,努力為青年教師搭建成長平臺。二是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能力。針對青年教師課堂授課技巧等共性問題,開展專題講座或短期培訓班進行集中教學技能培訓。通過組織開展教案評比、教學基本功比賽等教學評比活動,加強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培訓,激勵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聘請醫院、行業專家結合工作實際對青年教師實踐技能進行指導,提高實踐操作能力,加強與醫院行業工作的對接。
2.2人際型心理資本的開發與培養
2.2.1找準產生職業倦怠原因,提高工作熱情
職業倦怠(Jobburnout)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弗登伯格)于1973年提出。有研究發現,作為特殊助人職業和典型知識分子的高校教師,是職業倦怠的易感人群[4]。職業倦怠不僅影響教師的職業體驗和工作熱情,而且對大學生的成長和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產生不利作用。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和工作的艱巨性,患有不同程度職業倦怠的青年教師越來越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教齡、職稱、教授課程及崗位的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倦怠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要針對青年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原因,除了采取措施著力解決青年教師實際問題外,更要引導青年教師成為自我關懷的主體,如主動傾訴、求助及參加各種活動等,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2.2.2分析心理壓力源,提供心理疏導
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職業性質、勞動特點和職業道德要求等特征使這一群體承受著較大心理壓力,所以應針對心理壓力源,提供心理疏導。一是引導青年教師適應高等醫學教育新常態,注重課堂教學和實踐能力的緊密結合,培養醫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思維模式和嚴謹辨證的科學思想。二是引導青年教師正確認識壓力,并采取措施進行自我緩解。青年教師存在壓力是正常的,可以使其積極主動地工作,但長期的過度壓力可能會對身心健康產生消極影響。青年教師要主要適應社會發展,強化自我更新意識,提高自我更新能力。此外,青年教師要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對于醫學高職青年教師而言,人際關系緊張或許是造成壓力的最主要來源。青年教師要多參與社會活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積極主動與人合作并尋求幫助以釋放壓力。
2.2.3注重人文關懷、滿足合理訴求
第一,要針對青年教師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加強理論說服力,幫助青年教師釋疑解惑。第二,進一步深化醫學高職院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體現崗位職責、工作能力和業績的分配激勵機制,保障青年教師合法權益,充分調動青年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第三,關心青年教師生活,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青年教師解決住房、子女入托入學等困難,讓青年教師安居樂業??傊?,醫學高職院校要通過政治上主動引導、專業上著力培養、生活上熱情關心,促進廣大青年教師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傊睦碣Y本作為醫學高職院校青年教師職業生涯發展的重要內容,不僅能推動科學化管理理念的發展,而且能順應人本化的心理學實踐的訴求。所以,關注醫學高職青年教師的心理資本,采取措施給予開發與培養,這為青年教師發展研究提供了獨特的研究視角。
作者:徐雪平 單位: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社科部
參考文獻:
[1]柯江林,孫建敏,李永瑞.心理資本:本土量表的開發及中西比較[J].心理學報,2009,41(9):875-888.
[2]張明旭.生態文明視角下新生代員工心理資本提升路徑研究[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23(1):21-25.
[3]張佳.心理資本的研究近況評述[J].校園心理,2016,14(1):42-44.
[4]徐長江,解曉龍,莫世亮.哪類高校教師易患職業倦怠:10年研究的元分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5,27(1):79-87.
- 上一篇:醫藥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初探
- 下一篇:導師制青年教師培養制度研究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