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自我激勵機制研究

時間:2022-05-23 09:39:57

導語:青年教師自我激勵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教師自我激勵機制研究

一廣東省民辦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特點

(一)青年教師專業特點。廣東省民辦高職院校師資隊主要由青年教師、退休教授組成,青年教師主要是應屆碩士畢業生、從企業轉行的本科生和從其他民辦高職跳槽的教師。應屆碩士畢業生大部分是非師范專業畢業,入職后主要從事專業教學工作;企業轉行的本科生亦為非師范生較多,但一般具有一定的專業實踐能力,入職后主要從事實訓教學工作;而其他由民辦高職跳槽的教師一般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和實踐能力。青年教師作為民辦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主力軍,承擔著大部分的教學任務,為此如何更好地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民辦高職院校的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教學能力有待加強。教學能力應包括所教學的專業能力、教學能力、德育能力。教育為本,德育為先,高職培養目標除了培養大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還應具備高尚的品德和較高的綜合素養,青年教師往往由于所學專業及過去學習、工作的限制,更注重專業能力的教學,而對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更好地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素質素養及如何加強課堂管理等方面往往比較薄弱。(三)具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可塑性大。青年教師往往具有較強的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希望能在單位暫露頭角,渴望能得到領導、同事的的認可、信任與尊重。青年教師工作積極性較高,與人相處相對活躍,接受新事物快,通過活動成長快,可塑性大。但由于識知、經驗等方面的限制,在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和激勵的前提下,難免空有一股熱血,而無施展之地。(四)缺乏自我剖析與自我建構。教師的自我建構主要是指教師對自已的特長、能力、知識和價值觀念等的自我建構[5]。教師開展自我建構,表明教師有意識地主動參與完善自我的學習活動,主動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外界所傳授的知識。青年教師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導,加之自身閱歷不足,往往缺乏自我剖析與自我建構,這對于發掘青年教師的內在潛力有較大的制約作用。(五)經濟壓力大,具有強烈的經濟需求。隨著經濟的發展,青年教師面臨三件人生大事:買房、結婚、生子,均與經濟掛鉤,這也是造成青年老師經濟壓力大的主要原因。因此民辦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往往愿意通過多上課多拿課酬的方式提高薪金水平,然而高強度的上課壓力,青年教師往往把時間用于備課、上課的循環中,而沒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科研、專業能力的提升及教學反思。民辦高職院校在高校中因為門檻比較低,吸引了一部分立志從事教育事業的青年,但較低的工資待遇水平,是導致民辦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招不來,留不住”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加強外部激勵鼓勵青年教師提高專業水平

民辦高職院校師資隊伍流動性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狀大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加強外部激勵鼓勵青年教師提升專業能力對于培養適應高職教育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具有重大的意義。(一)加強教師崗前培訓。崗前培訓應具有針對性,針對有專業實踐經歷而無教學經歷的新教師,應加強“教師專業化“培訓;針對有教學經歷無專業實踐經歷的青年教師,則可以通過鼓勵青年教師在暑、寒假參與企業實踐;針對即無教學經歷也無專業實踐能力教師,應兩手一起抓,并且在日后的教學管理中加強對這部分新入職的青年教師的指導工作。(二)注重教師的知識更新知識更新換代速度很快,為此可通過預測產業。結構以及人才需求的變化,為教師的知識更新及拓寬專業領域的培訓提供支持,為專業課教師提供必要的專業新業務、新技能的培訓學習的機會,有計劃地安排部分專業教師跨學科、跨專業進修,掌握兩個以上專業的知識與技能,使其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專業調整與課程整合,促進專業教學改革和教學模式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三)加強校企合作,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定期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是以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在現場頂崗實踐,熟練地掌握專業領域的新業務新技能,了解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情況,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從而促進青年教師向“雙師型”發展。(四)通過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帶動青年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通過聘用企業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或操作技能,而且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專業人才或能工巧匠來校擔任兼職教師,鼓勵青年教師采用聽課或者跟讀的方式參與實踐教學,達到“一舉三得”的效果,即一解決了師資不足的問題;提升了學生學習專業技能水平;帶動青年教師提升專業技能水平。(五)實施“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激勵機制。青年教師經濟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未來的努力方向,通過“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是穩定師資隊伍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從在情感上,給予青年教師足夠的人文關懷,滿足青年教師渴望得到信任和尊重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每年適當提高待遇水平,緩解青年教師生活壓力,這對于穩定青年教師師資隊伍具有較大的激勵作用。

三引導青年教師開展自我激勵

加強青年教師激勵機制建設關鍵在于引導青年教師開展自我激勵,只有青年教師正確認識自我,合理評估自身的專業水平,并且意識到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身專業能力。(一)樹立楷模榜樣效應。自古就有“見閑思齊”的說法,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普通人對于名人取得的豐功偉績,往往并不在乎,而對身邊的同事,朋友取得的成績,往往起到較大的刺激作用。因此民辦高職院校可通過加大表彰先進優秀教師,加大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件,樹立青年教師的楷模榜樣效應。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加強民辦高職院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還應引進一批師德高尚、正已修身、專業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領導干部隊伍,作為青年教師表率和典范。(二)警惕“破窗效應”。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破窗理論”,部分青年教師剛入職場,往往因為對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不熟悉,不了解,不重視的原因,會做出有違背制度的事情,如果在教學管理上對這種現象采取不處理的方式,那么將有更多的青年教師甚至老教師會效仿從。因此應警惕“破窗效應”,從小事做起,對于“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玩”、教學秩序散慢、學術作假、在崗位不作為等現象及時采取批評教育措施。

參考文獻

[1]楊旸.推動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之我見[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1(12).

[2]陳娟,張永宏.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教師專業發展的視角[J].閱匯學刊,2013(04).

[3]趙琳.論教師專業發展自我激勵機制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5(3).

[4]廖慶生.教師專業發展激勵機制現狀及對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32).

[5]徐君.立足自我:教學專業可持續成長的最佳選擇[J].課程.教材.教法,2008,2(2).

[6]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研究[D].博士論文,2010:10.

[7]徐瑛,楊東輝.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管理激勵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J].教育現代化,2017,4(01):75-76.

作者:殷建玲 單位:廣州華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