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生人文教育途徑
時間:2022-01-19 02:24:06
導語:醫學生人文教育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是促進醫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新形勢下我國醫學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堅決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大力拓展專業口徑、增強醫學生的適應能力。加之,醫學的發展趨勢及其自身固有的特點,要求新形勢下的醫學人才既要有扎實的業務能力和創新精神,還要具備更為重要的人文素質。醫學生是我國各類醫學人才的后備軍,加強醫學生的人文教育是醫學生成才的必要途徑。我國正在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因此在醫學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同樣重要,兩者應該相互交融,只有這樣才能把我國的醫學生培養成為尊重生命、有高尚職業操守的人類健康守護者。(二)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是新形勢下醫療環境的需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為此需重點抓好五項改革: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二是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新醫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總體思想,彰顯了對醫學人文屬性的認同。醫學研究的對象是人,既有生物屬性,又有社會屬性,了解一個病人比了解一個人得什么病更重要。從古至今,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的傳統醫學都具有鮮明的人文特性。因此,未來的醫務工作者除了掌握精湛的醫術,還需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如何培養適應新醫改要求的醫務工作者,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戰略目標,成為擺在醫學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務。面對新醫改的要求,醫學高校的教育目標必須更加強調敬業、人文和科學精神等方面的要求,積極推進醫學的人文回歸。(三)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是未來醫學科學事業的要求在未來,尋求醫學幫助的除了患者,還會有許多正常人。相當數量的健康者為了得到生活指導和心理咨詢而尋醫問診;醫生開出的處方也不全是去藥房取藥的,還有能夠提高身心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方子”。有學者指出,在未來20年內有望攻克當今的醫學難題———癌癥;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有望誕生;人類基因組學、神經科學及蛋白質工程學也將取得重大進展。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是當今在全球范圍內最受關注的基礎自然科學,世界上許多神奇、復雜的現象,需要未來的醫學工作者去解答。醫學領域的高峰只有兼具超群的醫療技術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質的醫學人才方能攀登,醫療技能與醫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加強醫學生人文教育也是未來醫學科學事業的必然要求。
二、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化教師的人文素質教育要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素質,高校首先應該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首先,醫學高校應該要求教師轉變思想觀念,逐步樹立科學與人文相統一的發展觀、教育觀。改變以往重專業輕人文的錯誤傾向,對專業教師進行定期的人文素質培訓,積極提倡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文素質教育,提高醫學生人文教育的實效性。其次,積極搭建人文專業教師學習醫學知識的平臺,為他們的學習創造便利條件,增加學術交流機會,鼓勵人文專業教師積極尋求醫學和人文的契合點,從而推動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效進展。(二)完善現有醫學人文教育課程體系,樹立現代教育意識在醫學高校里,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專業課程占很大的比重,開設的人文類課程少之又少。但在醫學專業課程中也蘊藏著許多人文科學內涵,只要深度挖掘,這些隱藏的人文情懷足以給醫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拿醫學史來說,醫學知識的人文起源,各學科思想的演化歷史無不包含著豐富的精神價值和人文精神,傳統的醫學典籍有著人文教育的現代輻射功能。同時,醫學高校應該以提高醫學生的人文知識水平及其綜合素質為目標,想方設法增加一定學時數的醫學人文科學方面的課程,適應新醫改需求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按照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突破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設教學實踐環節,從內容上豐富課程教學,充分體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人文內容,實現醫學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三)構建醫學人文教育考核評價體系由于受到傳統應試體制的束縛,通常對醫學生素質的考核主要采用量化的指標來考核,而對人文精神考核幾乎沒有涉及。人文精神是一種內在素質,無法用量化指標進行考核。2001年11月,國際醫學教育專門委員會出臺了《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提出了醫學高校畢業生所必須具備的60種核心能力。我國應該與國際接軌,改變以往考核方式,增加人文社科知識以及人文精神的考核。在實際操作中,醫學高校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綜合考評。一是堅持個人評價、同學評價、老師評價、社會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對醫學生考核;二是醫學高校應該將人文教育考核納入到學籍管理指標中,甚至將其作為學位授予的衡量標準之一;三是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考核,建立人文精神考核的長效機制,使人文培養成為醫務工作者一生的“必修課”。(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醫學人文氛圍高等學府作為傳承文化、研究學問、培養人才的圣地,優雅的人文環境能給大學生以人文的熏陶,其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人文感染起著重要作用。首先,醫學高校應該從硬件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優美的校園風景給學生以無聲的人文熏陶。其次,把人文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從校訓、校風中挖掘人文等校園精神,積極利用網絡這一信息傳遞平臺,建立人文教育網站,開設醫德醫風論壇、討論組,拓寬醫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途徑。再次,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拓展醫學生的視野,彌補其人文修養方面的不足。加強醫學高校的人文教育,勢必要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整個醫學教育的始終,寓教于樂、潛移默化中使醫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提高。
作者:王慧勇單位: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
- 上一篇:研究中學教育高考強化培訓班
- 下一篇:研究高校工程教育及人文教育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