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問題思考論文
時間:2022-05-27 09:09:00
導語:素質教育問題思考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姓。一個原本被老師視為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竟殘忍地殺害了自
己的生身母親,令人痛心,更令我們深思。
這樣的事當然是個別現象,但深入分析發生的原因,偶然性中也
存在著必然性。這些年來,學生離家出走以至輕生,未成年人違法犯
罪,等等,時有發生,且有增加的勢頭。這充分暴露了我們在教育和
教學工作中存在著重大缺陷。缺陷之一,就是把握和處理教書與育人
關系不夠好。教書與育人本是有機的整體,教書就是為了育人,教書
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二者卻常常被割裂開來,育
人被單純的教書代替了,應付考試成了教育的主要內容。這樣講,并
不是說所有的學校和地方都沒有處理好教書與育人的關系,有些學校
和地方處理得還是比較好的,但總體上看這方面存在著嚴重的缺陷。
也不能說我們沒有發現這一問題。近幾年,從上到下都在強調要解決
應試教育的弊端,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強調的就是育人的問
題。可事實是素質教育喊得震天動地,應試教育卻搞得扎扎實實。這
其中固然有教育結構、考試制度、用工與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
的問題,但思想認識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能低估,圍繞分數、升學的競
爭愈演愈烈,素質教育遠沒有在大家的思想深處扎下根。血的教訓該
讓我們所有的人警醒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為了我們的未來,不能
再沉湎于應試教育之中了,必須痛下決心抓育人的問題,全面而又扎
實地推進素質教育。
教書必須著眼于育人,著眼于提高國民素質,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體育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
勞動者。育人,首先是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思想道德是一個人
的立身之本。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學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教育有
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小學生正處于身心成長階段,可塑性極強,這
時期學校給予什么樣的思想道德教育,對學生今后的成長進步關系極
大。我們許多同志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學生時代有時老師所說的或
做的一件小事,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我們各級各類學校都應該
切實加強德育教育,對高中段以上學生還要進行政治理論教育,進行
法制教育,這應是學校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一個主題,任何時候都不
能忽視和放松。一個學校如果德育工作沒有抓好,整個教育工作不可
能真正抓好。培養出來的學生考試成績不錯,但思想品德差,心理素
質差,對社會又有什么益處呢?加強學校德育教育和政治理論教育,
關鍵是要不斷改進方式,完善內容。現在我們有些德育課、政治理論
課,從道理到道理,非常呆板,缺少針對性,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
趣,有的還適得其反,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這種狀況一定要盡快改
變。要通過積極的探索,使我們的德育和政治理論課入情入理,生動
活潑,使學生喜歡聽,容易接受,樂于接受。
強調德育,并不是說智育可以放松。智育,過去、現在和將來都
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一個學校不講智育,還成什么學校。智育,
本身就是育人的重要方面。認真學習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知識,
學習歷史、地理、文學,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
生觀、價值觀,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抓智力
教育,必須把重點放在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一所學校、
一位老師,重要的任務不僅要讓學生記住知識,更重要的是應該不斷
地開拓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具備勇于接受新事物、創造新事物的精神,
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說,還應
具備一定的研究開發能力。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新知識、新技術
層出不窮的時代,幾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識、新技術出現。一個人
僅靠學校學的那點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知識需要不斷更新,終身學
習已顯得越來越重要。作為學校,作為老師,我們要為學生走向社會
作準備,著力于能力培養,使他們具備較強的生存能力、發展能力,
這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一定要注意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
欲,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創新思維,大力營造一種崇尚真知、追求
真理的氛圍。現在,我們有些教育清規戒律太多,什么都搞標準答案,
把學生的思想束縛得緊緊的,只能死記硬背。標準答案真的就那么標
準嗎?什么都必須按書中或老師規定的去回答,還會有什么創新?沒
有創新又怎么可能有進步?中華民族是富有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偉
大民族,“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但自“四
大發明”以后,我們在科學技術上似乎拿不出什么可以與“四大發明”
相媲美的成果。為什么?許多有識之士和專家認為,這與自宋代以來,
全面推行程朱理學有關,與科舉考試的八股化有關,一切以古人是舉,
后人似乎只能詮釋古人的理論。進入現代以來,情況有了較大改變,
但問題依然存在。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我們應該從這樣的高
度來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和教學,下決心從根本上改革教育制度,改
革考試制度,更新和完善教育內容,改進教學方式。提倡開放式教學,
少一些“滿堂灌”,多一些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敢于思考、善于思
考,勤于動手,善于動手,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我們應該采取切實有力的措施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
擔,使孩子們不再整天埋首于沒完沒了的題海之中,使他們的天性得
到充分的發揮,使他們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充滿歡欣和樂趣。有些人擔
心,減少了中小學生的作業,會影響學習成績。解除這一擔心的關鍵
是要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有一位中學校長說得好,能干的教師,教得
好的教師,書越教越薄,要學生做的題目越來越少。搞題海戰術實際
上是一種抓不住要領的表現。當然,也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們
所強調減輕的是過重、過多的課業負擔,為教學所必需的功課還是需
要的,否則,也會影響教學,影響人才的培養。學習還是要有一點壓
力,還是要講究刻苦鉆研。應掌握好度,過重不行,過輕也不行。
二、關于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的問題
當前,大家對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比較關注。可以說,這是現階
段我國特別是我們浙江省教育發展實際情況的生動反映。從全國看,
這些年來,浙江省發展義務教育居于領先地位,可與義務教育相比,
我省發展非義務教育主要是高中段以上教育明顯滯后。盡管近兩年我
們下力氣抓了高中段以上教育,1999年,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教育,
普通高中學生升入高等教育,都比上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但高中段
以上教育依然是我省整個教育中的薄弱環節。目前,我省高中段以上
教育發展水平,不僅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而且與國內
一些省市相比也有較大差距。去年我省普通高校錄取率要比江蘇、遼
寧分別低19和23個百分點,比上海和北京低30多個百分點。由于高中
段以上教育發展滯后,每年都有數萬名參加高考的學生進不了高等學
府,數十萬名初中畢業生得不到高中段教育,這給學生、給家長、給
學校無疑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個問題不解決,圍繞升學的各種形
式的競爭,很難真正緩解下來,素質教育很難深入推開。不僅如此,
還會嚴重地影響我省的現代化建設進程。現在看來,浙江提前基本實
現現代化,最大的難點不是經濟指標實現方面的問題,而是教育等社
會指標實現方面的問題。根據教育部門提供的資料,1998年,我省每
萬人口中普通高校本、專科在校生人數為25.6人,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的27.6人,僅在全國各省市中居14位。
現在,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的時機非常好。第一,經過改革開放
20多年的努力,我省經濟已經達到了工業化中期的水平,正在醞釀新
的發展和提高,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已經擺上了議事日程,經
濟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已經
達到了小康,并正在向寬裕型邁進,富裕起來的群眾,希望自己的孩
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第三,中央高度重視,號召大家要以多種形
式,積極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同時,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還可以推
遲就業、減緩就業壓力、拉動消費,有助于我們克服當前通貨緊縮趨
勢的影響。有需求就會有發展,需求是事業發展的有效推動力。今天,
我們應該抓住有利時機,大力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以適應經濟和社
會發展上水平的需要,盡可能滿足人民群眾希望能夠接受到較高水平
教育的要求。
發展高中段以上教育,有一個問題需要進一步強調,即要加快建
設人才成長的“立交橋”。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結構始終存在著一
個毛病,各類教育之間缺少必要的銜接與溝通。這在非義務教育階段
表現得尤為突出。讀職業技術學校的不能轉入普高,讀大學的學生只
能是來自于普通高中的學生,學生選讀了職業技術學校,也就意味失
去了就讀普通高校的機會。這很不合理,也非常殘酷。一個十多歲的
孩子,思想、性格、愛好等都尚不定型,就那么早讓他定下來今后走
什么路,這難道不殘酷嗎?人們常說高考一次定終身,事實上豈止是
高考,中考就要讓學生把終身定下來了。學生們根本沒有辦法按照個
人的愛好和條件,自主地選擇該學些什么,今后該向那一領域發展,
許多學生潛在的創造性才能就這樣因沒有選擇的機會過早地夭折了。
必須加快建設人才成長的“立交橋”,打通普通高中、職業教育、高
等教育等各類教育溝通的渠道,給孩子們以更多的選擇和繼續學習深
造的機會,使各類教育互為關聯,互相促進,協調發展。
- 上一篇:工程師先進事跡的調查
- 下一篇:學校內部素質教育評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