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器械體操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18 09:14:05

導語:中小學生器械體操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器械體操教學中,中小學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恐懼心理,受其影響,不但練習時會出現錯誤動作,影響教學效果,而且極有可能會因恐懼導致運動傷害事故發生。因此,如何消除中小學生的恐懼心理是器械體操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理應引起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

關鍵詞:器械體操;中小學生;恐懼心理;消除策略

體育研究表明,通過器械體操的練習,既能有效地發展中小學生的力量、柔韌,以及靈敏素質,又能塑身美體,讓男生肌肉健壯,女生形體優美,有效提升中小學生意志品質和內在氣質,從而達到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它具有其他體育項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1問題的提出

自2001年《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實施以來,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評價標準的執行更加自由、靈活和開放。由此導致各省、市、區,甚至各中小學自行其是,教學內容千差萬別。總體而言,體操內容主要是以隊列隊形、徒手體操和健美操為主,并輔以簡單的墊上技巧,而單杠、雙杠及支撐跳躍等器械體操方面的內容幾乎成為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小學生容易對器械體操產生恐懼心理,擔心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同時學校和體育教師害怕為此而擔責。

2中小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原因

2.1中小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內部原因。2.1.1身體素質差或體形特異。器械體操動作的完成需要一定的力量、柔韌和協調性作為基礎,如果力量太小,協調性或柔韌性太差,就會對學習產生畏難情緒,繼而滋生恐懼心理。例如,女生身材嬌小就會對跳箱產生恐懼心理,男生笨重高大就會對單、雙杠產生恐懼心理等。總之,當學生感覺自身素質條件無法達到自己對安全心理的需求時,就會產生恐懼心理。2.1.2缺乏積極學習的心理動機。學習動機是激勵中小學生踴躍參加器械體操練習的力量源泉,不難想象,當一群缺乏足夠積極性學習動機的中小學生,面對單、雙杠、跳箱等內容的學習時,會產生怎樣的焦慮和恐懼心理。如果此時學生又屈服于教師的訓斥和壓力,硬著頭皮勉強應付,就極有可能發生運動傷害事故。2.1.3缺乏自信的自卑心理有的中小學生由于自我認識不足,缺乏自信,總感覺自己力不從心,羨慕別人的拼搏精神,越比較就越感覺自己不如他人,最終導致產生自卑心理而對器械體操心生恐懼。2.1.4失敗場景的再現。由于器械體操本身的特點,教學中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磕磕碰碰,運動損傷不可避免。有些同學因為在以往的練習過程中出現過危險或發生過創傷,一旦讓他們再次面對器械體操時,以往的恐懼場景就會再現,甚至會被再次夸大了危險,由此引發了學生對器械體操的恐懼感。2.2中小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外部原因。2.2.1受學校體育設施條件的制約。器械體操教學受學校體育器材設施條件的影響較大。例如,單、雙杠過于陳舊銹蝕、木質踏板缺乏彈性、跳箱破舊不堪、保護墊過于單薄狹窄等,都有可能影響中小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導致產生畏難的恐懼情緒。2.2.2教師教學方法枯燥,練習手段單一。在器械體操教授過程中,教師教法簡單,過于急躁,講解要領過于學術化,致使學生對該動作要領理解不透徹;練習手段單一,要求過于苛刻、呆板,脫離學生的實際;示范動作標準過高,或者示范失敗等,都會導致或誘發學生產生畏難的恐懼心理。2.2.3學生體操知識貧乏。由于當前中小學體操開展的狀況不盡如人意,有的同學從小學甚至到初中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器械體操,在他們的印象中,體操只是廣播操而已。他們對有關器械體操的知識幾乎一無所知,這也有礙于他們對器械體操的學習,而增加了恐懼心理產生的概率。

3中小學生恐懼心理消除的策略

3.1注重思想引導。器械體操作為一種運動,不但能提高中小學生的力量、柔韌和靈敏素質,塑身美體,而且還能有效地鍛煉他們的心理品質,具有其他運動項目所不能代替的獨特的教育作用。要中小學生懂得,未來的社會處處充滿競爭,只有具備健康的身體和過硬的心理品質,才能成為人生最后的贏家。3.2激發練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同樣適合中小學生對器械體操學習的態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針對中小學生身心特點,選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采用豐富多彩的練習手段,并輔以通俗易懂的講解,來激發中小學生練習器械體操的運動興趣。例如,可以添加器械練習的小比賽、小游戲,降低動作的難度,縮短助跑距離;多采用徒手模仿,輔助練習,加強幫助與保護等,讓他們體會到完成動作的樂趣,逐步增強練習的自信心,借此緩解和消除他們器械練習中的恐懼心理。3.3重視身體素質練習。現實教學中,部分學生之所以對器械體操產生畏難的恐懼心理,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身體素質太差,不具備完成器械動作的實力。針對此類學生,應該在每次課的準備部分,有針對性地安排一些靈敏性、柔韌性的素質練習;在課的結束部分為他們選擇一些增強上下肢和腰腹肌的力量練習。例如,技巧性的魚躍前滾翻、仰臥起坐、仰臥兩頭起、肋木懸垂舉腿、俯臥撐等,讓體操技能與力量相互滲透,互為促進。而對某些素質差的學生,則需布置體育課外作業,如深蹲起,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并囑咐班干部監督其按時完成,幫其迅速提高身體素質。一旦他們具備了完成器械動作的身體素質,恐懼心理就會得到相應的緩解和消除。3.4加強幫助與保護措施。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教會中小學生保護和幫助。(1)要學會自我保護,如跌倒之際,切忌用小臂撐地,一旦從高處跌下時要及時屈膝團身進行緩沖等;(2)要指導保護者一定要找準保護的得力位置。以跳箱為例,保護者應站在跳箱前面或側面,注意觀察練習者的動作完成情況,及時做好預測。一旦出現失誤,則立即給予拉、接、抱等幫助和保護;而對于一些特別膽小的女生,體育教師一定要親自保護,待她們初步掌握動作技術后,再交由其他同學保護,以避免發生運動傷害事故,從而有效地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3.5合理利用心理學手段。在器械體操學習過程中,還應合理利用一些心理學手段來緩解學生的緊張,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例如,對于過分緊張的學生,練習前可讓他們放慢呼吸節奏,進行1~2次深呼吸,并輔以鼓勵性的語言: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等。對努力完成動作的學生,要給予掌聲鼓勵;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體育教師都要及時點頭微笑,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等,這都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效地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3.6合理布置體育場地和器材。現實教學中,器械場地是否平整,器材是否穩固,擺放是否合理,海綿墊子大小和厚薄等,也是導致中小學生恐懼心理產生的一個因素。因此,體育教師課前一定要將這些因素考慮齊全,親自動手布置和檢查體育器材,以杜絕安全隱患,這也是消除中小學生恐懼心理過程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4結語

恐懼心理是中小學生在器械體操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現象,需要引起有關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只要認真對待,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科學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和適宜的練習手段,并且加強幫助與保護的措施,就一定能有效地消除中小學生的恐懼心理,順利完成器械體操教學的任務。

作者:孫瑩 單位:莒南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朱利群,胡加匡.體育教學中學生恐懼心理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調查,2006(9).

[2]李靜.山東省中小學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后的體操教學現狀分析與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8(10).

[3]茅杜.中小學體操課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12).

[4]季瀏.體育與健康(教師用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