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學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2-26 03:19:41
導語:舞蹈教學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審美情趣。中專院校的舞蹈教學要利用各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對生活和人生的熱愛,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認知和理解舞蹈之美,并在心中樹立追求美的信念。作為以美為主要教育形式的舞蹈教學,一方面滿足學生對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對學生心理發展、性格塑造、提高審美有引導作用。中專院校的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想象力比較強、好奇心旺盛、模仿力強,同時具有較強的好勝心,但是智力、思維等發展得尚不成熟,需要老師做好引導。中專舞蹈教學過程,希望培養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較高審美意趣的舞蹈人才,體會到舞蹈藝術之美,更加投入地學習舞蹈。(二)對舞蹈藝術的鑒賞能力。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利用舞蹈這一藝術形式概括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剛上中專的學生年齡普遍較小,還很難分辨美丑,而舞蹈教學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舞蹈教學中學生通過感受美、模仿美來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因此,在舞蹈學習中,學生經常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模仿中,在對老師的示范動作進行仔細觀察、對老師的講解進行認真聆聽的同時,做出模仿動作,增強對舞蹈的感受力。所以,舞蹈老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舞蹈排練中,要關注學生對舞蹈的感受和理解,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講解舞蹈動作,尤其是注意情感表達和動態形象的表達。在培養學生鑒賞能力上,舞蹈老師一方面是要聯系實際生活,對學生言行和思想多加觀察;另一方面是要對各個方面的知識有所掌握,比如心理學、民俗、歷史、音樂、戲曲、文學、詩歌等等,并靈活運用到舞蹈創作中,讓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
二、對舞蹈的想象力和藝術修養
想象力是一切藝術形式不斷發展的源動力,對舞蹈藝術也是如此。舞蹈動作很多是利用抽象概括的形式來表現生活,學生無法通過接觸和感知就了解其中的內涵。學生要想真正理解舞蹈藝術、學好舞蹈動作,就需要在舞蹈教學中聯系生活經驗,通過想象對動態的舞蹈之美進行補充和認識,擴展學生視野,幫助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和動作來展示舞蹈,從而讓舞蹈藝術充滿活力。
三、中專舞蹈教學培養人才的策略
(一)課前準備要做好。在中專舞蹈教學中,教師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老師要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尤其是自己尚且不太熟悉的領域。比如如今很多學生都對爵士舞比較感興趣,而舞蹈老師對爵士舞了解不深,若想教授學生爵士舞,老師就要多做一些準備,包括查找爵士舞方面的相關資料,如起源、發展歷程等,學習專業爵士舞,掌握爵士舞學習注意事項等等,在確保自己的舞蹈動作正確后再教授學生,保證學生學習到規范、正確的爵士舞。(二)利用分組訓練進行教學。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舞蹈動作的效果,老師可以按照學生學習進度的不同將其分成不同的小組,并安排一個舞蹈動作較為標準的學生做小組長,老師在示范后就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同一組的學生形成互助團體,舞蹈學習較快的學生輔助進度較慢的學生,音樂節奏好的學生幫助節奏差的學生理解音樂,學生之間互相促進,共同進步。另外,也可以讓不同小組之間形成良性競爭,激發學習的動力。比如在學習朝鮮族的頂水舞時,老師在示范教學時可以著重關注組長,在小組長的舞蹈動作規范后帶領小組成員分組練習,提高小組的整體舞蹈水平。(三)舞蹈教學要因材施教。中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舞蹈的能力不同,有的對舞蹈天賦較高,學習進度快,有的學習能力較差。為此,老師在教學中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如果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進度相差較大,學校可以對班級進行重新分配,從而方便老師開展教學,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比如在學習馬步組合時,老師可以讓已經基本掌握舞蹈動作的學生自行練習,投入更多的時間教授還沒有掌握舞蹈動作的學生,多帶領學生做幾遍舞蹈動作,并在學生練習中及時糾正不標準的動作。
四、結語
對于中專學校的舞蹈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出的舞蹈人才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與審美情趣,對舞蹈藝術有較高的鑒賞能力,具備對舞蹈的想象力和藝術修養。為此,老師要積極做好課前準備,利用分組訓練、因材施教等教學方式培養舞蹈人才。
作者:兀樂樂 單位: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舞蹈教學和教材訓練研究
- 下一篇:鋼琴教學創新模式構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