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對學前教育的影響
時間:2022-03-30 02:36:00
導語:舞蹈對學前教育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藝術作為人類最早的文化活動之一。唐代學者孔穎達曾說:“是樂出于人而還感人,猶如雨出于山,而還于山;火出于木,而還燔木。”《禮記樂記》音樂;舞蹈產生于人又回來感染人,就像雨水形成于山林,落下來又滋潤了山林,火從木上燒出,回來又燃燒木頭。這段話生動地比喻了舞蹈藝術與現實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舞蹈一直以來傳承著人類文明,豐富著人類的情感生活,給人們美得享受。在當今社會,舞蹈藝術有著極其廣泛的教育意義,對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極其重要的。本文就舞蹈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作初步探討,為適應當今社會的人才培養提供點滴可鑒之處。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方向是:培養合格的、全面發展的、適應新時期社會需要的學前教育教師。舞蹈是其必備的能力之一,除了教師本身會跳舞,更主要的是怎樣教好學生跳舞,怎樣編排適合學生的舞蹈。下面我就以專業特點和新時期社會人才的發展需要兩方面談談舞蹈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專業特點
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是根據當今社會發展需要新增的專業,培養全面發展高素質的藝術類教師。由于專業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使得盡快提高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尤為重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舞蹈課程十分重要。如不經過嚴格的舞蹈訓練,以后很難成為一名全方面高素質的教師,也就偏離了我們最初的培養方向。自己不會跳舞,以后怎樣教學生跳舞。道理簡單,但實踐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吃苦精神。舞蹈動作是經過藝術化的,是生活中自然形態的簡單再現,是人類語言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確切地說,肢體動作是它的語言,情感是它的血肉,主題就是它的靈魂。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課程訓練的第一個重要性是克服自身的自然形態,舞蹈教學主要是依靠教師做示范,學生來模仿這樣的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也就是說,教師自身形態問題不解決,怎么能以美、以正確的舞蹈動作形態給學生示范呢?但是初學舞蹈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身體及生活中的習慣性動作,往往缺乏舞蹈所需要的形態氣質,這也是專業素質的缺乏。所以,必須經過系統的舞蹈課程訓練,使他們改變自身存在的問題,掌握正確的舞蹈形態,這樣舞蹈訓練才有意義。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課程訓練的第二個重要性是增加舞蹈表現力。在掌握其正確的舞蹈形態和舞蹈動作之后,要將情感和豐富的想象力融合到舞蹈當中,要把握舞蹈表現力的三大要素——情感、節奏、想象力,這樣才可以有編創舞蹈作品的靈感。
二、新時期社會人才的發展需要
舞蹈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對于人的氣質培養,還是人的審美提高,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升華,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激發。由于舞蹈藝術是以美的載體來傳播人類深層次的情感信息和表達人類對真、善、美的共同的向往與追求的。所以,通過舞蹈課程訓練,可以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意識和敏銳的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能強化學生的感知力、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等。作為未來新時期的學前教育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應以完美的人格、崇高的師德來教育并感染學生。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師是學生個性發展的引路人,教師的個性風采對學生個性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名藝術類教師,若自身缺乏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素養,是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從古到今,能成“大師”者,正是他們突出的個性教育和教學技巧相結合,才造就了更多“青出于藍”的弟子。音樂與舞蹈本身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舞蹈課程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適應當今新時期社會藝術類教師具備的重要條件之一。
在我們國家高度重視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在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具有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的教育體系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和造就新一代人才”是我國當前教育的首要任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時展的必然結果。所以說學前教育專業不僅可以培養適應新時期的藝術類教師,還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全面推進我國的素質教育,這也是舞蹈課程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 上一篇:學前音樂教育的認知
- 下一篇:舉辦新農村建設專題培訓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