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網絡文化之議

時間:2022-06-28 05:04:00

導語:教育網絡文化之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網絡文化之議

摘要:隨著科技和時代的發(fā)展,網絡信息技術應用而生,校園網絡文化為高校傳播先進文化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強化校園網絡文化組織領導、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監(jiān)管以及積極開展校園網絡文化活動。

關鍵詞:校園文化;網絡文化;和諧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校園網絡文化作為高科技發(fā)展的產物,為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無限廣闊的新空間,校園網絡文化的傳播作用越來越凸顯,已成為高校傳播先進文化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平臺。為深入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認真落實十七大提出的“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huán)境”精神的要求,堅持“弘揚先進網絡文化、塑造學生高尚人格”以及“一手抓建設、一手抓管理”的原則。由此學校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網絡管理機制為依托,以網絡為媒介”等多方面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及學校特色,把網絡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努力把校園網絡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新高地,積極構建適合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校園和諧網絡文化環(huán)境。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

“特別要看到,我國已進入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給我國發(fā)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首先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培養(yǎng)“既有科學人文素養(yǎng),又有職業(yè)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職業(yè)道德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根本目標,以優(yōu)化校園網絡文化環(huán)境為重點,按照“特色性、先進性、示范性”的要求,全面開展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在構建和諧的校園網絡文化環(huán)境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校、質量為先、特色競爭、和諧發(fā)展”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的區(qū)域特點,充分發(fā)揮正確、積極、健康的交互信息,將具有時代特點,有較強影響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地方紅色文化和先進的企業(yè)文化內涵引入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之中,宣傳科學真理、倡導科學精神、弘揚社會正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正確的導向,營造出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環(huán)境。

二、強化校園網絡文化組織領導

高職院校校園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將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納入學校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緊緊圍繞學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定期召開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工作研究會、研討會,定期研究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工作,總結交流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經驗,做好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規(guī)劃,制定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方案。在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成立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攬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全局,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的要求,各部門對口管理,各負其責,確保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沿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方向前進。不斷完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工作機制,對推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將以適當形式予以表彰獎勵。同時,要充分調動師生員工參與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全力營造和諧的人文氛圍,形成領導有力、各部門密切配合、師生廣泛參與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機制。

此外,在網絡文化建設中,為加快建設一支政治意識強、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包括網絡管理專家、網絡教育專家、網絡心理專家在內的高素質專業(yè)化校園網絡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根據建設需要,學校要建立健全嚴格的網絡建設培訓制度,定期組織人員出去參觀、考察、學習和交流,不斷拓寬視野,提高網絡文化建設隊伍的工作水平。充分發(fā)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時性、主動性和服務性的作用,堅持“引導者”角色,利用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通過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健康、正確、有益的信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

三、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監(jiān)管

高職院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要嚴格依據《中國互聯網絡域名管理辦法》、《互聯網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校園網絡秩序,嚴肅上網紀律,堅持依法辦網、依法監(jiān)督、科學管理、有效傳播。在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建設過程中,要不斷加強網絡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IP地址管理和使用流程,對于校園BBS、QQ校友等實行用戶注冊實名制度,對各種信息進行監(jiān)控、分析和處理,對網上反動、迷信、庸俗、污穢等不良信息采取及時封堵和刪除,以加強對校園網的輿論監(jiān)督。通過“文明上網講座”、“大學生文明上網萬名簽字”等活動形式,大力宣傳正確的網絡思想教育方向,要求師生文明上網、文明聊天、文明交友、文明用網,提高廣大師生的網絡自律意識,凈化校園網絡環(huán)境,引導廣大師生自覺構筑“網上個人防火墻”。

四、積極開展校園網絡文化活動

高職院校在建設校園網絡文化的過程中,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交流平臺,建設服務性、立體式校園網絡文化交流體系。以數字校園系統為條件,精心設計網頁,恰當設置內容,合理劃分層級,在集思想性、知識性為一體的學校主流網站的基礎上,不斷加強校園網上聊天室、BBS和QQ(群)等互動式網站建設、通過博客、BBS、QQ(群)、公共郵箱等形式,積極宣傳國家方針、政策,開展社會熱點重點問題探討,及時公布各種相關信息,為師生學習、查詢和服務提供便利。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校園文化建設溝通渠道。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應緊密結合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以“大學生文明修身活動”、“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書香校園”、“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職業(yè)技能競賽”等活動為載體,完善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網絡文化活動體系,全力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學校活動品牌。高職院校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依托地方紅色文化和先進的企業(yè)文化,充分挖掘和發(fā)揮校園網的文化功能,扎實做好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等各項工作,積極探索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新途徑,不斷開創(chuàng)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