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時間:2022-01-11 02:45:07

導語: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論文

一、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仍受應試教育影響有待提升。新課改雖已實施,但是傳統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模式對許多農村基層小學教育的影響依然存在。在對小學學生培養方面,還是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判標準。成績的高低影響著教師對學生各方面的評價,高分則得到肯定,低分則是被否定?!拔ǔ煽冋摗钡母拍钌钪灿诮處熕枷胫?。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在素質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必然不利于課程改革的推行。這種思想的存在,限制了教師在教學方面創新能力的發揮,也是對“以人為本”這個教學原則的違背。對于學校的日常管理來說,應試教育也帶來了很大的局限性。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會過于注重分數從而只關注學習,對學校的各類活動不再感興趣。他們會覺得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會耽誤學習、會浪費學習時間,由此導致學校校園活動難以開展。(二)新課改下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專業素質有待提高。作為基礎教育階段的小學教育,其教學內容比較簡單,課堂的組織形式也并不復雜,對老師的要求并不高。因此,部分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師文化程度偏低,教學能力不高,沒有經過教師職業技能培訓,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時代步伐。他們不能及時更新知識體系,文化素養也就很難得以提高。還有部分教師不思進取,安于現狀,沒有很強的危機意識。這些因素是新課改推廣的阻礙,使得改革現狀與要求的目標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因此,為了推動新課程改革,要提高小學教師的各方面素質,改變教師教學觀念以及提高職業道德;提升業務素質和水平;加強對現代教學設備使用操作的培訓,提高其對現代教學工具的掌握能力。(三)教師的科研意識和教學課后反思缺乏有待完善。目前課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第一,教師調課成為常態,調課一般是因教師自身原因不得不進行調課時才發生的。然而,某些教師利用教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或者疏漏,多次越過教學管理人員而私自調課,缺乏及時溝通。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到教學的進度,還對教學秩序有所破壞。第二,某些教師只管上課并不在意課堂效果,不去維持課堂持續,對擾亂課堂的學生以及不認真聽課的學生們直接忽視。他們認為,只要講課不被打斷就不用去理會這些,從而導致教學不到位,課堂管理無序,影響到課堂效果以及教學質量。第三,在具體工作細節上,學校并未對教師做出較為明確的要求,僅僅是宏觀上對課堂進行管理。所以,教師不注重教學設計或設計粗糙;教師也無法搜集課堂上所產生的問題并對之進行有效集體研討,無法對課堂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

二、農村地區小學教學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一)學校領導以身作則,加強領導團隊管理。學校的領導管理團隊是整個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支撐,領導團隊的管理水平決定著學校整體管理水平。首先,學校的管理領導們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規定的上下班時間,每周舉行例會,每兩周舉行一次生活學習交流會。每個領導要對自己所負責領域的工作認真且高度負責,堅決避免出現紕漏和過失。其次,學校管理人員要有一定的親和力,與一線教師要多多溝通,多多進入教師課堂聽課,了解實際的教學狀況,切實解決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這樣教學質量才能得到保證并逐步提高。領導團隊可以將聽課以及評課的結果作為考核依據對任課老師的業務水平進行評估。最后,學校管理人員要善于鼓勵每位辛苦工作的教師,多表達對他們的欣賞。每個年齡段的老師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年輕老師充滿朝氣,有沖勁;中年教師比較沉穩,教學方式也以穩為主,他們肯吃苦肯鉆研;老教師則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管理層要依據不同老師的自身特點,看到他們的優點,發掘他們的長處,從而將每個老師的業務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二)教師隊伍教育觀念更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是小學基層教育教學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和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具有優良業務素質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的教師團隊是尤為重要的。首先,學校管理著要組織全體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以及核心內容進行認真學習,并對其有深刻的理解。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將學生的全方位發展作為目標,嚴格要求自己,推動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并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建立健全的體系對素質教育下的學生進行評價和考核測評。其次,組織和鼓勵教師多學習以拓寬教學思路,提高其綜合業務素質和科研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最后,為教師提供盡可能多的教輔資料,使老師能夠及時了解教學動向,也可以對課本進行補充。同時,教師個人修養要不斷提高,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三)科學制定學校決策,提高學生管理水平。學校領導團隊、以及教師隊伍對做好小學學生管理工作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領導者要會欣賞和鼓勵每位學生,要用合適的方式去愛學生;要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要平等待人;要揚長避短,使每個學生都有發揮其才能的機會。其次,遵循《中小學生守則》,管理學生規范化,對學生進行德育,教會學生懂文明、懂感恩;要求學生多讀書,不僅要學好書本知識還要多讀好書。學校的管理團隊要制定一套有效的、科學的對教育教學有幫助的管理制度,樹立學校對外的良好形象,打造優質學校。(四)創造優良教學環境,達到課改要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全面發展的促進需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作保證。學校管理人員要努力創造一個舒適優良的教學環境給全校師生,這一方面可以通過籌措資金來實現。舒適愉悅的環境可以讓教師和學生放松下來,快樂的教和學。然后還要注重教學設備的配置,多媒體教室的建設以及網絡的配備,有助于教學工作創新開展。此外,班級環境也尤為重要,團結和諧的班級大家庭對學生學習生活起積極作用,學生更易提升成績并全面進步。所以,學校管理人員以及全體教師要注意教室的布置,要保持良好的課堂紀律,要促進優良學風班風的形成,建設優質教學環境。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要注重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切實把教學管理工作做好做扎實。同時,也要注意對教師的指導和監督。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保證,教育目標也就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丁雪龍.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農村小學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J].新課程,2015,(11):220-221.

[2]田正旗.新課改背景下的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04):81-82.

[3]肖槐樹.創新教學管理模式,提高農村小學教育質量[J].亞太教育,2014,(03):38-39.

[4]陳麗.淺談如何抓好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管理[J].才智,2013,(09):45.

[5]陶雋.新課改理念下的農村小學教學管理[J].教育,2015,(22):15.

作者:徐金有 單位:江西省貴溪市羅河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