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文化在鄉村小學美術課堂的運用

時間:2022-05-08 10:26:34

導語:水墨文化在鄉村小學美術課堂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墨文化在鄉村小學美術課堂的運用

摘要:水墨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教師應重視水墨文化的教學,進而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實踐效果。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而且需要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多樣性。

關鍵詞:學講方式;水墨文化;鄉村;小學美術課堂;實踐探索

中國的水墨畫象征著一種獨特的民族精神,其內容博大精深,在世界美術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傳承和發展傳統水墨文化的重要性。目前,學講方式已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將學講方式融入鄉村小學美術課堂,成為教育者關注的問題。

一、學講方式概述

水墨畫作為我國民族藝術的瑰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不僅能夠很好地塑造學生的品格和心性,而且可以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學講方式可以在學生創作水墨畫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它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以合作學習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以“學進去”和“講出來”為學生學習方式的導向與學習目標達成的基本要求。基礎的學講方式主要由幾個方面組成:第一,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全面準備;第二,學生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效合作,從而更好地解決相關問題;第三,學生可以先將自己的結論“講出來”,之后再全方位地報告有關的學習內容;第四,教師需要以學講方式為基礎,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理性思維;第五,在學生學完有關的內容之后,教師再有效地檢測學生學習的情況,并提升學生學習的高度。

二、學講方式下將水墨文化融入鄉村小學美術課堂的策略

1.提高鄉村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消除部分鄉村學生對美術學習的陌生感和抵觸情緒。一方面,在應用學講方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設良好的水墨畫教學情境,讓學生對水墨畫有全面的認識。如,教師可以將毛筆比喻成老爺爺或者舞蹈演員。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2.通過欣賞作品開闊視野。在學講方式下,學生應有效地臨摹名家的作品,從而更好地學習繪畫。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走近水墨大師及其作品,讓學生和大師進行心靈上的交流。水墨畫往往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一些作品的形式、色彩和氣韻會對學生之后的創作產生影響。如,許多中國水墨畫大師的作品具有大氣磅礴的意境,將水與墨和諧交融,富有獨特的藝術氣息。學生通過學習和創作水墨畫,能夠開闊視野,拓展思維空間,并且在自主創作的過程中融入自身的見解。學生也可以通過欣賞經典的西方繪畫作品,提升水墨畫創作水平。不同類型的油畫能夠對學生的視覺造成一定的沖擊,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夠形成獨特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有助于之后創作新式的水墨畫。3.重視對學生水墨畫基本功的訓練。。在水墨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先分析鄉村小學生具有的童趣,在創作過程中更好地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不能忽視對學生水墨畫基本功的訓練。在學習任何藝術技能時,基本功的學習都是十分重要的。毛筆、墨汁和宣紙是水墨畫創作的基礎材料,學生只有掌握運筆技巧,才能夠更好地培養基本功。學生應該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在平時進行反復、有效的練習。學生還可以臨摹優秀的畫作,在臨摹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4.讓水墨畫教學充滿樂趣。用筆和用墨是水墨畫的精髓,筆墨傳達的情趣能表現出更多的美感。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并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創作水墨畫的樂趣,了解水墨和宣紙的特性。如果學生覺得課堂學習較為枯燥,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從而讓其體驗水墨畫的美感,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學生有效掌握控制毛筆的技巧,可以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創作《竹石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用多種筆法進行創作,先運用逆鋒的方式畫出竹竿,再用側鋒的方式畫出巖石。這樣多變的筆法能夠將竹子的蒼勁挺拔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自己的熱情和幽默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通過編兒歌、做游戲和講故事的形式,讓水墨畫教學充滿樂趣。教師只有讓學習的過程充滿樂趣,才能夠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繪畫。5.讓學生加強合作和臨摹。如果學生一直在封閉的教室里上美術課,那么其接觸和描繪的水墨畫內容往往存在局限性。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臨摹和合作學習。雖然在課堂上,部分教師也會讓學生進行臨摹,但是部分學生在畫畫的過程中過于依賴摹本,導致自身的繪畫創新能力不足。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寫生的機會,使其獲得更豐富的體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室內創作水墨畫,并讓學生在觀察物象的過程中找出能夠打動自己的地方,之后再用筆墨畫出內心的感受,將物象突出的特征和自己對其的印象表達出來。多數學生可以在練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描繪生活,讓作品具有一定的風格。這就是創作水墨畫的過程中追求的“氣韻生動”和“似與不似”的效果。在校園中梅花盛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走進花園,仔細地觀察梅花。這樣,學生自然就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視覺經驗,之后以側鋒畫出梅花的枝干,用淡雅的墨色畫出枝條。學生也可以在畫梅花的過程中與其他學生討論,從而掌握畫梅花的構圖技巧和技法,畫出更形象的梅花。6.用水墨簡筆畫吸引學生。雖然在學講方式下,小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水墨畫的作畫原理和內容,但是,對于多數鄉村小學生而言,水墨畫的創作還是過于復雜,更加樸實的線條更容易得到其青睞。因此,教師可以用水墨簡筆畫的表現形式讓學生體會繪畫的魅力,并對水墨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水墨簡筆畫的創作中能夠感受線條的變化,在掌握水墨畫運筆的技法之后,自然能夠較好地掌握線條的畫法,增強線條的表現力。教師還可以將文字融入圖畫,讓學生將古詩轉變為有趣的簡筆畫。這樣,一方面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和熱情。7.重視積累“畫外功”。在學講方式下,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每一幅水墨畫表現的意境。在幫助學生積累“畫外功”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課外帶領學生多讀詩歌、多寫書法,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讓學生通過欣賞優秀的作品感受名家的藝術風格。第二,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相關的詩詞,開展“詩配畫”和“畫配詩”創作。一幅完整的水墨畫應該是多種元素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因此,學生應該在創作的過程中盡可能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8.通過讓學生自我表達檢測學習成果。在學講方式下,教師要讓學生表達自己創作的結果。多數小學生非常天真活潑,并在創作的過程中有著獨特的感受力、形象思維和空間感。繪畫作品是由內容、構圖和用色等組成的。學生只有在創作的過程中充滿情感,才能夠創作出豐富多彩的作品。教師應該珍惜鄉村學生純樸、鮮活的創作風格,并用獨特的藝術理念看待其水墨畫作品,讓學生的作品能夠展現生命力。教師在評判作品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地評價優劣,而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風格傾向和情感要素,全面地進行評價和引導。這樣,學生能夠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感受力,創作出具有自身獨特風格的作品。教師還應鼓勵鄉村學生參加各項水墨畫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更好地認知自身的水平。學生獨自進行練習,往往難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繪畫水平;通過比賽和交流,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繪畫水平以及和他人相比的長短處。

文章先分析了學講方式的相關概念,之后從提升鄉村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通過欣賞作品開闊視野、讓水墨畫教學充滿樂趣、讓學生加強合作和臨摹、用水墨簡筆畫吸引學生、重視積累“畫外功”和通過讓學生自我表達檢測學習成果幾個方面,探討將水墨文化融入鄉村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的策略。

參考文獻:

[1]簡林.中學水墨畫模塊有效教學的探究與實踐.成才之路,2019(2).

[2]金佳竹.感人文情懷,悟筆墨情韻——小學水墨畫教學探析.美術教育研究,2017(12).

[3]王艷紅.淺談小學高年級水墨畫教學.小學教學參考,2018(3).

[4]姚立華.中小學水墨畫教學淺談.美術教育研究,2014(10).

[5]葉少映.“無”中生“有”,于“留白”處見精彩——淺談小學水墨畫教學.魅力中國,2014(8).

[6]郝蕾蕾.給學生一片盡情揮灑的水墨天空——小學水墨畫教學探析.美術教育研究,2012(24).

作者:李影 單位: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躍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