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大學生養成教育
時間:2022-01-14 09:10:48
導語:簡述大學生養成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學生養成教育蘊含豐富內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關系到大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社會未來的進步與發展。通過正面引導與教育,才能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養成優良的學風及規范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與健康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大學生;養成教育;價值觀念;學風;行為習慣
大學生,是國之棟梁,民族之希望,是充滿朝氣活力、對未來有希冀、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群體。同時,大學生又是一個好奇心重、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意志不夠堅定、心理方面容易出現問題的群體。因此也需要通過正面引導與教育,使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養成優良的學風及規范的生活、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與健康的心理素質。對大學生群體的養成教育,應充分結合大學生身心特點展開,在社會、家庭配合下,在大學生自身的努力下,逐步使大學生成長成才,具備高尚優秀的品德、健康良好的習慣與素質,真正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之人,實現大學生自身的中國夢、實現國家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一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實現愛國精神與正確價值觀之養成
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個體的安康幸福!愛國,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基礎。時下,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爆炸,一方面使得大學生接觸的各方面信息異常豐富,滿足了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不良的思想、信息得以通過網絡傳遞給大學生,甚至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良好價值觀念的塑造、健康心理素質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大學生個體的價值觀培養結合起來,通過個人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比較分析,使大學生能夠從更高的層面、更長遠的角度來考慮如何愛國,使大學生能夠理國,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除了通過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教授、講座及報告的組織等來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還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的形式,使大學生切實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感受到國家的美好,從而產生自豪感與優越感,也產生為國家強大而奮斗的決心。同時,在校園網建設上,要妥善運用網絡技術,使大學生得以在良好的互聯網環境中,接觸到正面的積極的網絡信息,實現自身價值觀的正確塑造與發展。高校及媒體應積極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等進行引導,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如對社會正能量事件的報道,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道德,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傳承,使得大學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與熏陶,形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面的價值觀念,形成健康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才能直面生活的挫折與困難,才能保持一顆初心,才能勇往直前,才能收獲更加燦爛的明天!
二加強法律道德教育、實現法律信仰與高尚品德之養成
高校應加強法治教育。新時期的大學生,理應在法治軌道內進行各項生活、學習活動,應該遵守法律之規定、維護法律之尊楊、形成法律之信仰。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大學生整體的法律知識、法律意識都應有所提升。一方面,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了解與法律相關的各方面信息和資訊。另一方面,也有法律意識,要遵紀守法,維護法紀,要有維權的主動性與能力,也要有尊重法律權威,肯定法律價值的意識。久而久之,才能真正形成對法律之信仰,才能將法治與工作、學習充分結合起來,為法治國家的建設作出應有貢獻!高校應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加流行的元素,吸引大學生學習的興趣。創新教育形式,比如課堂上引入“熱點話題討論”環節,使大學生得以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思想政治觀念,也能及時摒棄大學生思想中的錯誤觀念。同時,充分利用網絡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寬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真正貼近大學生生活的,能夠解決大學生思想層面的困惑與壓力,并且能夠對大學生形成積極正面的影響的。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對青年一代中的每一個人加強自身修養、重新認識自己,嚴于自律,提升對自我的要求和標準具有積極的價值和意義。中國精神從最基本的道德觀念入手,更注重人的品格的塑造和道德品質的形成,對于每一個人人格的形成、行為的約束、高尚品德之養成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也應該成為大學生繼承與弘揚的內容。
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現優良學風及規范生活之養成
優秀優良的學風、規律規范的生活同樣也是大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方面,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以嚴格的制度對大學生形成約束和監督,督促大學生遵循高校的管理,改變懶散的生活及學習習慣,形成健康規律的生活學習模式。高校規章制度的健全,本意并非是為了對大學生形成桎梏,相反,是在尊重大學生自由的基礎上,為這一自由加上一個“限度”,也是為了更好地引導及教育大學生,對大學生進行行為方面的訓練,這也是大學生養成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規章制度建立健全之后,不僅需要大學生嚴格遵守,也要通過教師、高校其他管理人員的有效監督,確保規章制度真正落到實處,真正對大學生產生了積極影響及作用。同時,高校方面也應加強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優秀的學風。學無止境,在高校這樣一個特殊的場所,保持學習的狀態、保持謙遜的態度,是大學生得以養成高尚品德、養成優秀學風、提升綜合素質的必然之選。高校應大力宣傳讀書、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使大學生能夠時刻保持警醒,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同時,對不良的風氣、錯誤的行為及觀念,也應予以批評指正,避免大學生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與未來、充滿濃郁文化氛圍的校園里生活、學習,也會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大學生成長成才,提升自我!
四大學生自我教育提升、實現人文素質及心理素質之養成
大學生個體方面,應主動接觸正面的思想價值觀念,與社會主流文化、主流價值觀念保持一致,用文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和思想,抵御不良思想文化、錯誤價值觀念的侵襲,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尤其是在互聯網環境下,要對各種網絡信息有基本的辨別能力。一方面,在學校生活中,積極學習,主動掌握各類知識和技能,提升自我綜合素質。尤其是要注重培養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要保持不斷學習、充實自我的態度,要將閱讀作為提升自我、充實自我的有效形式,要在與他人尤其是學者教師、同學的交往中,獲得收獲與成長。大學生自身的積極努力,也是大學生不斷提升人文素養,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實現自身能力素質全面提升的關鍵所在。另一方面,敞開心扉,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要接受別人的幫助,更要樂于幫助別人。通過廣泛參加集體活動,從他人身上學習樂觀的心態,消除自我的狹隘心理,不斷增強自信心,培養自尊心,實現自我完善。大學生應該擺正態度,擴大生活領域,積累生活經驗,提升社會閱歷,從而客觀真實地形成對自我的認識與評價,關注自我、了解自我,形成正確的自我量度。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準確進行自我評價,才能自尊自愛,不卑不亢,樹立正確合理的目標,充分調動與發揮自我潛能,克服各種心理問題及障礙。
總之,大學生養成教育蘊含豐富內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關系到大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提升,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社會未來的進步與發展。結合大學生養成教育的具體內容,高校方面應采取積極的措施,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加強管理監督、實現引導支持等。而大學生方面,同樣也應該迎接時代的挑戰,接受成長的洗禮,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及自我提升,逐步養成良好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高度的法律意識及高尚的品德、養成優良學風及規范生活、養成良好的人文素質及心理素質,實現大學生全面發展及健康成長,成為國之棟梁與希望!
參考文獻
[1]康春麗.大學生養成教育[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4.
[2]陳鐵良.把大學生養成教育作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徑[J].中外交流,2016(13).
[3]張戌.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養成教育中的作用[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17(04):143-145.
[4]楊淇賀.把大學生養成教育作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徑研究[J].山西青年,2016(18).
作者:汪文霞 單位:合肥財經職業學院
- 上一篇:試論學校檔案與學生德育的結合
- 下一篇:淺析情感在鋼琴教學的作用
精品范文
10簡述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