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時間:2022-07-13 10:36:49
導語:藝術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新與創新思維
高等學校創新教育就是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技能等,其中對創新思維的培養是核心。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思維可以分為兩類:一般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一般性思維是指人的大腦利用現有的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做出判斷,保持人的思維的正確性和嚴謹性,對人有效地適應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創新思維是指人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為基礎而創造新事物的高級復雜的思維能力,是人們對于未知領域的探索。[1]在創新意識的支配下,將大腦中的感性和理性知識信息按科學的思路,借助聯想和想象,直覺和靈感,通過不斷地進行嘗試、猜想、想象,以漸進性和突發性的形式重新組合,以逐漸尋找問題的解決,然后再逐一的提出方案,進行理論和實驗的檢驗,形成有社會價值的新理論觀點、新知識及新方法等心理過程。[2]創新思維是人們從事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思維能力,幫助人們完成現在正在面臨的和將來可能遇到的各種全新的問題,能深刻全面地掌握知識,并能將其廣泛遷移到人們所面臨的新問題情景中,使創新活動得以順利完成。
二、藝術教育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作用
科學上的創新光靠嚴密的邏輯思維不行,創新的思維往往開始于形象思維,從大跨度的聯想中得到啟迪,然后再用嚴密的邏輯加以驗證[3]。我國思維科學創始人錢學森先生講到:“難道搞科學的人只需要數據和公式嗎?搞科學的人同樣需要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出來的。”可見創新思維能夠受到藝術思維的正向影響,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脈相承的。藝術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思維活動。通過藝術教育的豐富性和創新性帶給大學生豐富的想象和廣闊的聯想空間,進而培養和發展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義。(一)藝術教育能培養思維的靈活性靈活性反映著思維的廣度,是思維廣闊性的前提,是創新思維得以發生的重要因素。藝術作品是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它是平凡生活的“再現”,又是對平凡生活的“表現”。所以,藝術創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虛構的,而進行藝術虛構就離不開想象,沒有想象,就沒有藝術創造。藝術想象是在藝術家情感的支配下,由理智潛在地進行形象分解、綜合再以創造新形象的過程。[4]創新思維同樣離不開想象。想象力是人們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或新畫面的能力。想象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人的個性、智力和精神、情感緊緊的融合在一起。科林伍德在《藝術原理》中指出:“真正藝術的作品不是看見的,也不是聽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種東西。”畢加索的雕塑作品《牛頭》就是創新思維和天才想象完美結合的代表作之一。在這個作品中,畢加索充分發揮創造力,通過無限想象,獨具匠心地將微不足道的一輛舊自行車座子和車把進行完美組合,將普通物品的美在這件藝術作品中充分表現出來,賦予它們新的生命力。在藝術創造過程中,想象的參與,提高了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藝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它憑借藝術創作和藝術作品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帶給學生想象和聯想的廣闊空間,能夠極大豐富了學生們的情感和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二)藝術教育能培養思維的綜合性思維的綜合性是指整體地把握外來信息,賦予新秩序,使之生成整體意象的能力。[5]創新思維不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也不是簡單的某一種思維形式的運用,而是對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綜合運用。創新思維是一個聚合———發散———聚合……這樣多次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錯誤的結論不斷被拋棄,不完善的結論不斷被修正,最后聚合出最優化的結論。[6]藝術教育具有發展思維整體性、綜合性的功能。因為,任何的藝術活動都是將事物的形狀、色彩、空間等知覺對象,整體性地進行綜合、疊加、粘合、變形、補充和夸張,形成新的審美意象,是對事物的一種綜合性把握。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這恰恰是最偉大的藝術家所作的事情,他們能把不協調的、不一致的、彼此抵觸的各種顏色和形式,納入一幅畫的統一體中。這也是偉大的理論家所作的事情,他們把迷惑人的、不一致的事實放在一起,從而使我們能夠看出它們實際上是在一起。對于偉大的國務活動家、偉大的治療學家、偉大的哲學家、偉大的父母以及偉大的發明家來說,也同樣如此。他們全都是綜合者,都能夠把分離的、甚至對立的東西納入一個統一體中”。[7](三)藝術教育能培養思維的獨立性思維的獨立性是指思維主體善于獨立思考,善于獨立發現、解決問題,善于觀察到新情況,找到新規律。獨立性是創新思維的必備素養,是開展創新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創新思維的獨立性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科學的懷疑。這種懷疑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積極地從反面對現存的理論、方法進行深思考、再探索和再研究。它能夠拓展思路,促進科學的發展;二是積極的批判。這種批判表現為客觀、冷靜地思考問題,對常人認為是完美無缺的結論、現象,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修正或“揚棄”。它的實質還是在于對創造對象的價值作出重新判斷,從而導致新的觀點的誕生[8]。藝術審美活動具有其它任何活動無法比擬的高度的自由性、獨立性和批判性。大學生在藝術審美過程中,完全受自我意識的指導,審美對象的美與丑、好與壞、真與假,都是由個體做出獨立評價,從而學生們獨立、批判的思維方式就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四)藝術教育能培養思維的獨創性思維的獨創性指人進行獨立思考,創造出有社會或個人價值的具有新穎性成分的智力品質。主要表現為人在新異情況或困難面前采取對策,以及能夠獨特地、新穎地解決問題。任何創新活動都與思維的獨創性密不可分,主要表現為不墨守成規,破舊布新,前所未有,不同凡俗,別出心裁。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講到的:“天下萬物皆生于有,有生于無,是乃無中生有也。”藝術作品之所以被稱為藝術作品,主要就是因為它的獨創新穎和不可復制。藝術本身就是獨創性的創造,是藝術家用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藝術才華、藝術修養,甚至生命對現有資料進行想象、構思、改造、升華,獨出機杼,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同樣,藝術審美亦是如此。在藝術審美活動過程中,審美主體用自己獨特的經驗、學識、個性、情感、直觀、想象等去品味、理解、把握、再造藝術審美對象,從而達到對藝術作品的深刻而獨創的理解。因此,通過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創性,使他們進行創造性的學習,不拘泥、不守舊,敢于創新,獨特地和新穎地解決問題,從而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
通過藝術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直覺能力訓練、想象和聯想能力訓練和靈感訓練三個途徑來開展。(一)直覺能力訓練直覺是指人不經過逐步的分析而突然發生的領悟或者理解,是一種非邏輯的判斷能力,它對事物本質的洞察和把握通常在潛意識之中進行,具有極大的創造潛能。直覺能力對于創新思維能力的養成具有重要價值。意大利現代美學家克羅齊說:“知識有兩種形式,不是直覺的,就是邏輯的;不是從想象中得來的,就是從理智中得來的;不是關于個體的,就是關于共相的;不是關于個別事物的,就是關于他們中間關系的;總之,知識所產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9]科學創造中那些超乎尋常的觀點常常不是邏輯推理所得,而是直覺所得。直覺能力在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中得到最充分的體現。當我們對藝術作品或其它客觀事物進行審美判斷和鑒賞時,并不需要進行邏輯分析與推理,而是完全憑借直覺能力得到審美感受和判斷。因此,審美直覺不是單純感性的猜測與估計,而是感性滲透著理性,是直觀的又是推理的。因此,藝術教育可以通過音樂、繪畫等藝術創作、審美活動發展人的直覺力,進而達到培養直覺思維的目的。(二)想象和聯想能力訓練想象和聯想是指人的大腦對記憶深處中的意象進行加工、改造、重組,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10]想象和聯想是一種形象思維,可以使人超出邏輯思維中概括性與統一性的界限而到尚未概括的無限可能性,從而展現出一個全新的領域。列寧說:“有人認為,只有詩人才需要幻想,這是沒有理由的,這是愚蠢的偏見。甚至數學上也是需要幻想的,沒有它就不可能發明微積分。”[11]黑格爾說:“關于藝術創造的一般的本領,如果談到本領,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12]在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中,學生可以運用知覺、想象和聯想將感性材料和情感經驗綜合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并發現看似毫無聯系的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的認知意象能力和感知敏感性發展和提高。因此,可以通過藝術教育對學生進行想象和聯想能力訓練,使其鍛煉對形象的感知力,豐富意象貯存,形象力得到解放,豐富和活躍思維空間。(三)靈感訓練“靈感”是指人的大腦經過緊張的思考和專心的探索之后而產生的思維質變,是思維活動中漸進過程的中斷和升華。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現象,是人對某一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而陷入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境地時,由于某一偶然因素的激發而忽然頓悟;是思維過程中的突破階段,是“山窮水盡疑無路”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是認識由量變到質的飛躍的頓悟。[13]正是這“靈光一閃”的創造靈感,使許多杰出的科學家為人類帶來那么多的發明創造。因此,“靈感”是一種創造思維能力,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能夠促使人的心理在瞬間產生高度清晰的統攝性表象,把感性材料和情感經驗綜合成有機整體,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形象。這個過程可以激發人的創造性靈感。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這種高度的統攝性是創新思維產生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藝術教育能夠通過藝術創作和審美活動激發學生創造的靈感,使學生從中獲得創新的啟示,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
四、結語
總之,藝術教育的過程就是培養創新思維的過程,是對大學生潛能開發的過程,是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過程。通過藝術教育及其實踐活動,大學生在藝術審美活動中感受多樣的形象世界,發展良好的創新思維,促使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自發性和恒久的動力。因此,藝術教育在創新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任何教育無法替代的。我們應該積極地對這一教育規律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開展,自覺地運用和發揮藝術教育這一獨特形式的特殊功能,開發學生的巨大創造潛能,為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做出努力。
作者:邵 靜 商似昭 單位:河北大學
- 上一篇:反思當前舞蹈藝術教育
- 下一篇:藝術教育的缺失及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