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職校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

時間:2022-08-16 10:56:04

導語:淺談中職校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中職校學前教育的鋼琴教學

一、提高琴趣,激發彈琴欲望

1.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從教學心理上,我認為應該象愛幼兒一樣愛她們,在教學中主要以鼓勵為主,使其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良好的自信心,這是彈好鋼琴最關鍵的第一步。學生也有人格和尊嚴,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而不是畏懼自己。結合本人的學琴經歷以及歷屆學生對老師的評價,我深知:一個和藹可親、耐心細致的老師比一個一味嚴厲的老師更受歡迎。因而,課堂上,我是良師,課堂外,我更是學生的朋友,這種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讓很多學生喜歡上我的課,更樂意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實踐證明:這種沒有被強迫的教學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平對待學生,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有教無類”,是的,學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聰慧,有的遲鈍,有的活潑,有的呆板,有的來自干部、知識分子家庭,有的來自工人、農民、小商小販的家庭。我以為對她們的態度不能有親有疏、偏愛偏棄,應該一視同仁,都要耐心、認真對待,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所有學生的尊重。對于幼師專業學生來說鋼琴是最為頭疼的一門學科,由于其入門較難,以及識譜障礙等原因,導致學生在學琴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比如讀譜錯誤、手指僵硬、塌指、拱手腕或作業完成不好等等。也許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有不順心,但不能將情緒帶到教學中來,如若大聲訓斥學生,或者粗暴地掰著學生的手指觸鍵,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喪失自信心,很可能導致討厭彈琴。教學中,我會輕拍學生的肩膀使其放松,有時通過僵直的走路和放松的走路相對比來清除了學生的緊張感,比如碰上附點節奏,用瘸子走路來形象說明,使課堂不那么拘謹,也顯得生動有趣。我深知急躁和訓斥只能事與愿違,所以,我耐心陪同學生一起分析困難、克服困難。

3.不吝嗇對學生的表揚

表揚和批評是鋼琴教學中最常用的兩種教育方式,學生進步時用表揚加以肯定,出現錯誤時用批評加以制止。但我以為表揚比批評的效果來的好,因為表揚在肯定了學生的同時,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因此,大部分情況下,我選擇表揚,特別對一些能力差的學生,表揚也就成了一種積極而又令人愉悅的推動進步的力量。

二、集體課和個別課相結合

職業學校的鋼琴教學正將朝著一個嶄新的方向發展,它打破了原有“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逐漸被數碼鋼琴課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所替代。可以這么說,數碼鋼琴集體課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節省了教學資源。1.數碼鋼琴教室就像一個局域網,控制臺讓教師可以用耳機監聽每個學生的演奏,并進行語音交流,投影機還能讓學生清晰地觀看教師的范奏。學生在這里既能集體練琴,又互不干擾。2.數碼集體課所采用的教學形式多樣化,如齊奏、輪奏、接龍等演奏形式,大大提高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可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琴的興趣,也培養了她們互相合作的精神。3.集體授課有其特殊的意義:首先,鋼琴教學中某些帶有共性的內容,或若干名學生相同、相似的缺點,都可采用集體課的方式講授,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教學環節;其次,老師給個別學生講解時,聽課的學生也從中受益;第三、從學生之間的觀摩中,同學們有時會受到不同于從老師那里得到的特殊啟示,也無形中增強相互間有益的競爭心。雖然數碼鋼琴集體課有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涵蓋面廣、形式新穎等諸多優勢,但我以為,它又必須與個別課相結合,讓兩種課型相輔相成,更好地為職業學校的教學服務。數碼集體課在理論講解、不同形式的彈奏中占用了大量的時間,所以,個別課在糾正學生一些較為頑固的毛病、消除學生彈奏時的緊張感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三、加強簡易即興伴奏的能力

職業學校培養的是幼兒教師,不是專業的鋼琴彈奏者,這個教學目標決定了我們的教學不能停留在過去的模式,必須適應崗位的需求。音樂教育在對幼兒的早期教育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領域,而在唱歌、音樂游戲、音樂欣賞,以至律動、舞蹈、打擊樂等教學中,均離不開伴奏。所以,即興伴奏是幼兒教師必備的重要技能。以往的教學中,即興伴奏都是在學生快畢業的那個學期集中學習,由于時間短,所以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以至不少學生去實習時,面對一首簡單的幼兒歌曲無能為力,從而影響了正常的音樂教學。近年來,我嘗試著打破常規的教學:進入調性的學習后,就將即興伴奏穿插于日常教學中,布置學生彈奏練習曲或彈唱曲時,每學習一種新的音型,便讓學生結合調性將其運用到節奏、風格相似的幼兒歌曲中。比如《雪絨花》中學到的135135│146146│音型,用在了兒歌《蝴蝶》上,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漸漸提高了簡易伴奏的能力。長期以來,我們更多停留于完成教學目標,然而面對開放與多元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必須不斷探索適合職業學校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極力培養適應時展的高素質的幼兒教師。因此,我們應該更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使教與學完美結合,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

本文作者:朱紅英工作單位:福州文教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