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論文5篇
時間:2022-08-06 10:22:34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論文5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1.原始憑證存在的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原始憑證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原始憑證填寫內容不完整。原始憑證在填寫時要求填列的項目必須逐項填列齊全,不得遺漏和省略;必須符合手續完備的要求,經辦業務的有關部門和人員要認真審核,簽名蓋章。但在具體業務發生時,往往缺少經辦人、相關客戶信息資料寫得也很簡略,用制內容過于簡單、無大寫金額、甚至在應取得未能取得發票時以自制原始憑證代替,缺乏嚴肅性。第二,原始憑證填寫錯誤。在填寫原始憑證時,經常會出現大小寫金額不一致,出現涂改,涂抹的現象。此外,還有金額錯誤的現象,填好的內容與實際情況存在很大差別,導致原始憑證缺乏真實性。如果原始憑證缺乏實效性,就需要把這些證據移動到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做報銷處理。但在實際報銷工作中,經常出現幾年前的原始憑證,使會計信息質量降低。
2.記賬憑證存在的問題
除原始憑證在填制方面有問題外,在記賬憑證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事業單位在開設企業銀行專戶時,與之有關的各個憑證一般都單獨保管,即這些憑證并不在單位財務會計總賬管理工作的范疇。
3.賬簿設置中存在的問題
很多事業單位沒有用財政部門統一印發的賬薄,還有一些單位根本不設置總賬,導致各個明細賬的核對、控制及賬務平衡工作無法開展。固定資產不屬于賬薄記錄的范圍,有時會產生賬外資產。
4.財務報告中存在的問題
財務報告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信息披露不完整,缺乏完整性和真實性,導致已經完成的財務報表不能如實反映財務狀況。第二,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夠及時,存在滯后性。第三,忽略未來可能的經濟活動。現行財務報告是立足與企業已發生的確定性交易和事項的,基本上是一張歷史會計數據匯總表、一種向后看的會計報表,雖然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但無法滿足決策有用性的要求。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出現問題的原因
導致這些問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第一,會計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在事業單位,很多會計人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會計學歷方面的教育,且具有注冊會計師資格的人員較少,雖然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大多數會計人員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有的工作成績還比較突出,但卻缺乏創新精神和現財意識。總體來說,存在著文化程度較低、專業水平不高的問題。第二,財政監管不到位。事業單位大部分資金都是來自財政撥款,這種性質的資金來源使大多數員工較少關注資金利用是否合理,部分員工經常以工作名義,消費大量資金,造成資金流動大。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改進措施
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進行改進,要著眼大局,結合自身實際,以解決具體工作中實際問題為目標。在進行具體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深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
第一,要加強對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著重提高會計從業者的業務素質。第二,推進會計電算化,提高會計核算的效率。第三,在收入分配上,行政單位要做好分配平衡。
2.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力度
第一,改進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加大財政監督管理力度,提高會計從業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提升從業者的工作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會計核算的后續教育工作。第二,事業單位也要對經費開支標準進行細致的劃分,保證經費開支規范化、透明化,形成一整套操作性強的開支管理標準,用制度約束事業單位的開支,杜絕違反制度行為的發生。第三,規范財政專戶管理與核算。具體要規范財政收入和支出管理。
3.提高會計核算信息化水平
提高會計核算信息化水平,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可行的財務指標體系,這樣不僅可以促進會計核算工作水平的提高,還能夠真實、客觀地表現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收支狀況。其次,進行會計核算時,要加強對三公經費支出的管理,最后,在控制制度中,建設詳細、嚴謹的會計核算體系,大力推進會計監督體系的健全和發展,保證會計核算工作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
4.明確經費開支標準
制定明確的經費開支標準,按照一定方法進行會計核算。當前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并不能對上下兩級單位的財務關系進行核算。因此,明確經費支出標準就顯得十分重要,只有統一標準,才能有效杜絕不同級別單位之間出現財務上的混亂。同時,也要細化權責劃分體制,落實責任制度,強化內部和外部監督,公開財務狀況,保證資金得到合理利用。
四、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前景廣闊。但是,在發展中也存在不少挑戰。若想在日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必須要做好會計核算工作,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事業單位的管理者要及時發現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工作實際,制定符合單位發展的會計核算制度,著力提升本單位會計從業者的業務水平和素質,加強對從業者的教育和培訓,使每一個會計核算人員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保證計核算工作健康發展。
作者:潘紅霞 單位:江蘇鎮江京口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第二篇
一、我國會計集中核算的研究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行政事業單位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浪費和低效率現象,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發面,一方面是財政部門的監督不當,另一方面是部門領導對資金的流向和使用的隨意性,這就使得財政資金到了相關部門成了自己的私有資金,也就為腐敗的滋生造就了溫床。實行會計集中審核模式,需要嚴格監察行政事業單位會計,考察財政資金使用情況和效率,將原來見不得光的暗箱操作變為在陽光下操作,在現有的條件下最大限度的約束了事業單位在財政支出方面的行為,同時也強有力的提供對財務的一種相關性的監督。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問題
(一)會計監督制度不合理
處于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體制之中使得會計工作人員與原有的委派單位的實際業務工作相脫離,這也就一定程度上使得會計人員不了解自己所需要處理的工作。而且在行政單位中會計人員大都負責的業務面向多個單位,精力的限制使得他們無力對每個單位的具體的業務做到完全的掌握,這使得麻煩出現在會計監督的職能之中。會計核算需要到核算站報賬后會計人員才會有可以用的數據,但是很多時候報賬和查賬這個操作不能統一,這就使得會計人員沒用可用數據,即使查賬到數據,具體對賬時的流程和所需文件也是相當復雜的,因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的實施無法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缺乏會計核算人員,工作量大
會計集中核算制實施以后,會計核算中心處理各單位的財務工作,從各地會計核算中心的運行數據發現很多地方都缺乏核算中心人員,同時又有很大的工作量,還有復雜的報賬流程等問題出現。
(三)財政預算管理缺乏規范
現行傳統的預算管理體制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構建公共財政這一要求原來越不適應,可以明顯的看出在財政資金的使用上缺乏監管以及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對于會計集中核算的實行,預算指標是核算中心對于支付申請接收的依據所在對于,預算或者超額預算的情況,核算中心都有權拒絕,這就要求預算編制這一制度也又要相應的改革來適應集中核算這一制度,當前控制預算在管理上太過散漫。
(四)核算中心制度建設落后與于業務的發展
相比于業務的發展速度,核算中心的建設速度慢了許多,這主要是無法正確地銜接會計人員的職責定位與核算中心的職能,而且相對比較短的核算中心的建設時間使得很多規章制度還無法與快速發展的業務要求相適應。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主要策略
(一)對會計職能進行轉換,管理型來代替核算型
支付資金與會計核算是當前會計核算中心的主要工作。在會計核算中以核算中心來記賬是一種浪費,因而核算中心最重要的還是反饋和控制預算執行信息。這就需要對預算資金的支付控制做到強化,向管理型轉變是核算中心工作人員必須做到的,盡可能的將核算中心作為核算單位這種觀念做到改變。而且,還要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培訓做到強化,從而將他們的業務能力與個人素質提升起來。
(二)對預算管理進行強化,規范預算監督體系
部門預算就是對部門所有公共資金都包含,這個預算的編制是以部門為單位的。運用綜合預算形式編制部門預算,對于各部門與單位的各項資金預算做到全面的考慮,在行政事業單位綜合財政預算管理中對各種預算資金做到管理。因而,對預算管理改革要做到深化,改革的方向在于將部門預算的范圍擴展開來,還要將科學的,與實際情況相符的部門預算制定出來,對于預算支出體系做到改善。基于預算編制部門的提前編制預算,將預算的在各個部門的細化標準進行提升,從而使預算的科學性、合理性得到提升。而且,對于財務制度開支標準的統一,要強化對那些超出規定范圍的開支的監督,不能因單位領導的審批就報銷掉,這樣做不僅與財務制度不符,還是得會計的監管遭遺棄,貪污腐敗就會因此出現,這對各部門間的協作和任務的完成是不利的。因而,對預算管理要強化,對預算監管做到規范化很重要。
(三)對內外監管制度進行完善,確保資金的使用安全有效
集中管理財政資金會加大財政資金管理的風險的出現。因而需要對內控做到強化,將內部制約機制建立起來,從而對風險做到防范。嚴格審核每一筆支出資金,也就是對資金的合理性、準確性做到嚴格地審核,只有這樣才能對銀行付款做到及時的通告。對于當前的審批制度,需要將大額費用審批制度、預算單位的資金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建立,并慢慢完善起來。與此同時,會計核算中心要對自社會的監督做到主動接受,將資金支付的信息向預算單位反饋,做到公正透明,從而使財政資金、單位財產物資的安全得到保障。
(四)建立遠程報查賬系統
在現行的會計核算中心體制中,對于會計工作人員來說報查賬這一過程不僅流程復雜而且耗時長,因此建立這一系統很有必要。用當前互聯網手段將遠程報查賬系統建立起來,這對于核算中心工作人員的超負荷工作情況的改善有著很大的幫助。對單位來說,在幾天的時間里輸入報銷和憑證的工作可以分散開來,從而使報賬時的等候時間得到縮減。同時可以使得自動化整個管理流程,實現共享前臺、事業單位、后臺之間數據資源的目標,也可以對重復勞動的情況得到避免,使得系統優化得到實現。
作者:曾笑林 單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第三篇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會計憑證基礎不盡合理,會計憑據填寫不規范
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部分人不夠重視原始憑證,沒有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原始憑據的填寫存在不規范、不完整、少填、不填、漏填的現象,甚至有一些是不真實的。有些看起來完整的憑據,其中也隱藏著很大的人為成分,有一定的隨意性。另外,憑據的取得也存在不合乎規定的現象。例如:購物券寫為材料等品名、不能報銷項目寫作辦公用品。另外還存在項目內容與票據的適用范圍不符的現象。同時,在記賬憑據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摘要填寫籠統,對賬、審核、結賬不及時,會計科目使用不正確等等。
(二)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不能很好地結合
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是由財務部門負責對單位資產記賬,而合同以及實物的管理則是由專門的資產管理部門負責。也就是賬實分管的制度。但是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有資產的流失。單位有意無意弱化了資產管理,認為一切有財務部門管著而弱化了實物資產管理。這樣勢必造成實物資產“財”與“產”脫節,家底不清。有的單位將固定資產變價收入不入賬,將收入置于會計核算之外,賬實不符,造成國有資產流失。例如:資產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如果沒有對同一資產進行入賬、折舊等處理,或者處理的方式及時間不同,就會導致資產信息不一致,違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范化。
(三)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存在問題
雖然名義上運用的是零基預算的編制管理模式,但現實操作中依然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使得預算的編制喪失了準確性,預算執行的難度加大。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工作沒有做到位,對于財政的支出隨意性較大,平時基本不按相關規定辦事,而一些單位沒有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法規不健全、不先進。由此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有時只是一種形式。預算工作關于這方面的控制和約束管理不到位,會計的日常基本工作不夠熟練,且許多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各種制度和法規形同虛設甚至失去作用,從而導致預算資金的管理過程中,超支浪費的現象依然存在。
二、解決措施
(一)完善相關會計制度和相關法規
應通過完善國家的會計制度和法規,加大會計核算的執行力度。建立健全科學、嚴謹、實用的會計法規體系,為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提供更可靠的法律依據。同時,建立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對單位的資金籌集、現金管理、財務計劃的制定和實施等工作做出明確的要求。如此,有利于責任的劃分確定和問題的解決。
(二)采用綜合預算的管理模式,強化預算執行的監督
實行財政綜合預算管理制度,將預算內的資金與預算外資金進行綜合管理,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定額標準,完善預算支出體系,細化各個部門或項目的預算。在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方面,要加強部門預算的編制工作,強化預算約束和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防止國家資產的浪費。
(三)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有機統一
將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與會計核算有機統一起來,核算和建立賬目應財務部門來完成,管理和登記注冊由資產部門來完成,充分發揮雙方的積極作用。同時還要明確各部門之間的責任,做好清查盤點工作。定期對資產全面檢查和清查工作,確保固定資產不受損失。一是加強資產管理意識。在財務核算納入會計核算中心管理的同時,單位對資產的管理負責。單位要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責任到人,形成全員共同管理好資產的良好氛圍。二是建立資產定期核查制度。在財務部門定期核查,做到賬實相符的基礎上,單位要建立起資產實物帳,對單位資產進行登記,加強資產的購置、使用和處置管理。對非正常損失的資產,要嚴格追究相關人員的經濟和法律責任。三是財務集中核算單位資產的購置和增加、處置和減少要及時向會計核算中心報賬及備案,以便財務部門對每一項資產的增、減進行入賬,做到賬實相符。
(四)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夯實會計工作的基礎
會計基礎工作必須要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得到全面推廣。目前,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還不能完全跟上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應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素質,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深刻認識會計基礎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運用的重要性,確保會計人員的基礎扎實。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遵守會計基礎規范工作,加強對原始憑證的審查工作,保障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
(五)強化監督規范內部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工作需要不斷完善,首先是要提高領導者對部門會計核算工作的認識,充分認識到部門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完善會計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分工、明確權責,充分發揮會計人員的職責,促進會計人員更好地工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目前會計核算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問題提出了相應措施。綜合利用完善會計制度、加強對會計核算的管理、強化管理者和會計從業人員認識和素質、提高會計核算的真實性等各方面的措施,促進會計核算的良性發展運行。但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還有不少的問題暗存在著,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并解決。
作者:丁榮 單位:畢節市雙山新區財政局
第四篇
一、現階段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協調時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在部門預算工作普遍開展后,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已將所有的收支都歸納到綜合預算編制中,以期實現統一管理,并且,在事業單位中的基本建設支出也屬于項目支出規范。但是,當財政部為會計核算制定了《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后,這兩者均要求單位的基本建設項目單獨建賬,并進行單獨核算。因此,這項要求的規定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部門的預算口徑不統一,從而導致著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的不協調發展。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協調工作的建議
(一)有效促進部門預算分類設置與具體會計核算辦法的協調
1、促進部門預算的支出分類與目級科目設置相協調
針對上述所說的部門預算支出口徑與目級科目設置不明確的現象,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的不斷建設和發展,筆者認為對于這種現象,應及時調整部門預算中的基本支出分類明細科目以及目級科目的明細科目,在有效調整中促進部門預算的支出分類明細科目與行政事業單位的明細科目設置口徑一致,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實現部門預算改革與會計核算之間的協調。
2、對項目支出的會計核算方法進行有效調整
由于現階段會計核算方法使用的不合理,使得會計核算中存在著核算不準確的現象。對于這種現象,在現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中的“專項支出”科目明細能夠滿足會計核算需求的基礎上,我們應維持現行與會計制相關的核算方法,并在此條件下,將“項目支出”的明細科目從“事業支出”及“經費支出”中去除,從而實現會計核算方法的合理化、準確化。
(二)其他問題與會計核算辦法的協調
在以往的行政事業單位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的工作中,要認真總結在這些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并根據這些經驗教訓,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出適合部門預算各項工作的標準周期預算編制制度,通過該制度的實施,實現了會計核算中財務調整的合理化,確保了部門預算工作的嚴格執行并有效減少會計核算中財務調整的工作量。
(三)促進會計核算方法與會計監督制度的協調
在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的協調上,要有效加大部門預算的執行力度及會計核算的合理強度。并且,要在這兩者逐漸協調的基礎上,建立與之相關的考核與監督制度,對部門預算改革及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進行有效的管理及監督,從而實現會計核算的方法與監督考察制度相協調,更好的促進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和會計核算雖然在不斷的改革與發展,但在兩者協調發展方面仍存在些許不足。因此,我們要認真看待這些不足,找出其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從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做到行政事業單位的部門預算與會計核算協調發展,進而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與進步。
作者:丁佳 單位:江西日報社
第五篇
一、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缺乏對預算資金監管
行政事業單位與一般的企業不同,不同于民營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每年都會招聘求職人員,這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冗雜,超出實際的需求。行政事業單位的員工多,就會使得開支增加,其中有很多是不必要的開支。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資金監管制度。只有建立完善的資金監管制度,才能合理地配置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管理出現了新的變化,行政事業單位只是需要管理需上繳的財政資金,同時國家也取消了預算外資金的支出,這有利于財政資金的監管。但是實際上,在行政事業單位這樣的監管還遠遠不夠,這樣會使一些不法分子趁虛而入,盜取國家財政資金,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迫切需要加強對預算資金的管理和監督。
(二)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一般屬于非盈利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一般就會忽視會計核算的重要性,同時也缺乏完善的財務核算制度。如果沒有完善的財務制度,則無法進行正確的財務管理。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出現的財務制度中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是單位的預算資金和實際使用的資金相差太大,有的甚至沒有按照預算使用資金。同時有些單位的預算資金方案做得很不規范,有的預算內容簡單,不注意細節,沒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有的甚至實際的財務支出與預算支出相反,這樣的預算方案對預算支出起不到任何的監督考核作用。另外,目前存在一些行政事業單位資金規模大,會計核算業務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泛,但是缺乏財務會計核算的集中管理的現象,很多的分部核算單位為了自己的利益,私設外部賬戶,這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性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人員的素質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人員的總體素質不高,這主要是跟企業的性質有關系。行政事業單位屬于事業性編制,工作穩定,競爭強度不大。因此,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學習意識不強,沒有激烈的競爭意識,總體的業務水平不高。加上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飽和,這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對外招聘年輕人才的數量降低,其內部大多數屬于年老的員工,學習新興事物的能力下降,會計核算方式陳舊,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會計電算化的核算方式,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會計核算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水平的方法
(一)完善會計基礎工作
會計基礎工作是屬于會計核算的基礎,是會計核算的起源。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當中,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不斷地規范和完善會計基礎工作,才能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提高會計資料的可信度和可靠性。針對原始憑證中出現的偽造、殘缺等問題,會計負責人必須要合理地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嚴格把控原始憑證的正規性和合法性,從而確保原始會計資料的真實可靠。在規定原始憑證的有關要求時,必須要求原始憑證的真實和完整,并且原始憑證的填寫必須規范,杜絕隨意杜撰不存在的交易和事項。同時,對于原始憑證和賬簿的記錄,也應當做到規范化和準確性,只有保證會計信息的核算準確和規范,才能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提高會計核算水平,并依據會計核算的結果最終做出正確的決策戰略。
(二)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目前,很多企業存在財務資金的監管力度不夠、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的情況,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業提升內部運營的重要方式。只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使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有章可依,才能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和管理的職能。在強化和完善內部控制的過程中,首先是制定會計核算流程中的規則和程序,規范和制定崗位的職責,詳細制定工作的內容和空間范圍,建立完善的統一的一體化的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提升企業內部的管理水平。同時,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同時,要做好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比如,預算部門和業務處理部門之間的業務交流,預算方案不能隨意地變更,但是針對在實際的業務中出現的情況,也可以在合理的范圍內調整預算金額。另外,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時候,要考慮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責任任務分配到個人,這樣才能做好內部控制的執行工作。
(三)加大會計檢查和監督力度
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應加大會計監督檢查。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內部的監督檢查小組加強對會計核算等工作的監督檢查,同時監督檢查小組加強和社會中介機構、國家監督部門的合作協調能力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專項監督檢查。例如,與社會中介機構分別有針對性的對會計基礎工作、會計核算工作程序及專項經費核算等工作建立專項監督檢查,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發現會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建立、健全財務信息披露制度及內部監督檢查制度。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處理,避免類似問題在以后工作中再次出現。
(四)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一個重要因素。行政事業單位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增強學習意識。會計人員面對的經濟業務的逐漸復雜化,會計理論知識也需要不斷的完善,這樣才能夠滿足會計工作的需求。其次,加強對現有會計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及日常業務探討,有針對性地對崗位人員進行培訓和業務學習,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會計理論知識和會計核算水平,對日常發現的典型問題進行討論,以便更好地開展后續會計核算工作。最后,加強會計人員思想及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及檢查考核制度,對會計工作人員都獎罰分明,從根本上樹立誠信為本、愛崗敬業、堅持準則、客觀公正的思想意識。
綜上所述,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水平有待提高,其存在的問題有待解決,只有采取完善會計基礎工作、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加大會計監督檢查、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等措施,才能不斷地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核算水平,從而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作者:張新華 單位:山東省茌平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