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對策研究

時間:2022-04-21 11:29:33

導語: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對策研究

摘要:文章指出了中小企業會計應用是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工作重點,分析了云會計應用給中小企業帶來的價值以及我國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我國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云會計;會計信息化;發展對策

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降低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成本、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等是當前“十三五”期間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工作。云會計比傳統電算化會計擁有更優越的價值,是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但是由于現實基礎以及企業管理等諸多問題,給我國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帶來了不小的阻力。因此,在當前嚴峻形勢下,對我國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的課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中小企業云會計是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現代化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核心能力建設,而從當前企業會計建設的成果和經驗來看,中小企業云會計已經成為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向。云會計具有成本低廉、可靠性能高、便捷、操作簡單等突出優點,其系統的通用性更能夠滿足中小企業的現實需求。當前國家高度重視云計算技術應用,云會計的諸多政策機制建設正在穩步構建和完善中。此外,云會計服務提供商也在技術研發,特別是服務功能上進一步完善。因此無論是從科技應用趨勢、現實政策背景以及企業應用優勢等方面,都能夠看到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及其健康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2云會計應用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價值

2.1云會計應用能夠為企業節省大量的資金費用。相對于大型企業走過的從傳統會計的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的道路而言,其資金投入和科技研發兩個方面是中小企業無法匹敵的。從中小企業自身發展來看,它們普遍面臨著融資困難、資金短缺等問題,隨時都有被市場淘汰的風險,因此傳統的連續性的會計信息化路程是大部分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承擔的經濟負擔。而云會計的出現及其工作模式能夠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僅需要企業支付低廉的軟件租用費,其他包括技術研發、軟硬件部署維護等都是由云會計服務提供商統一負責,因此能夠為企業節省出更多的資金和人才費用。2.2云會計應用能夠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現代會計工作更偏重于管理,會計信息化能夠讓財務會計從傳統的繁瑣工作中解脫出來,為企業風險預測和未來規劃提供數據信息支持,因此管理會計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管理會計職能的實現必然需要會計信息化的支持,云會計應用能夠讓企業使用最前沿的技術。同時,云會計服務的專業化發展形勢也為企業會計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支持,減少人為工作失誤,使企業會計事務的構架更為健全,管理也更為得心應手,提高企業財務的內控能力。此外,系統化網絡化的會計系統能夠實現財會部門與業務等部門的信息實時共享,提高企業協同處理事務的能力。2.3云會計應用能夠實現高效處理數據。與傳統會計工作相比,云會計采用了分布式存儲技術以及分布式資源管理,讓會計數據處理工作更加高效。其優勢具體如下:首先,分布式存儲技術是將數據分散的存儲在多臺獨立的設備上,而傳統會計軟件采用的集中數據存儲器很容易導致數據丟失、系統崩潰,因此云會計分布式存儲技術的數據備份功能,能夠為數據保存提供更強的安全性。其次,分布式資源管理能夠根據資源負荷大小智能進行數據處理,比如負荷增大到臨界點,能夠把數據分配到可用資源上,因此在數據安全以及數據處理工作上,會計工作更加高效。2.4云會計應用能夠實現會計業務的再擴展。傳統會計軟件功能較為單一,一般包括記賬、報表編寫等,而會計行業變化較快,需要不斷更新軟件,由此很多企業抱怨軟件更新頻率高,不僅影響正常的會計工作,而且對于實時反映新法律法規要求、添加新功能、滿足公司新的會計要求等很難及時做到。云會計是從云端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夠更好地保障會計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因此其業務擴展能力更強。[1]

3我國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存在的問題

3.1中小企業管理者存在的問題。對于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來說,其管理者占據著關鍵位置。首先,由于云會計應用發展的時間從國內角度來說還較短,企業管理者仍會遵從于傳統觀念和會計行業的慣性,從而更青睞于傳統會計應用。由此來說,云會計即便有再大的優勢也會讓企業管理者持觀望的態度。有些管理者甚至認為重要的數據信息存儲在云端不安全。其次,即便是采用云會計,選擇云會計服務提供商也是一個關鍵問題。當前云會計市場剛剛被打開,市場所提供的產品服務質量能否滿足企業需要;如果合作出現問題,會給企業帶來多大的損失;此外還要考慮企業內部特別是會計對于云會計應用操作培訓及安全等問題,云會計隨時隨地移動辦公的特點是其優勢,但是其互聯網特性會使企業內部每一名接觸到的員工都可以成為系統的使用者,信息容易造成泄漏。3.2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問題。中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緩慢以及云會計應用推廣所面臨的第二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容易影響云會計應用的效果,使其應有的優勢喪失在管理問題上。具體來說,一方面,中小企業規模小,管理部門設置不夠健全,特別是企業會計基本沒有大型企業工作的獨立性,企業管理領導對于會計職能以及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認識;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工作崗位職責缺乏清晰的界定,難以保證財務制度的完整,再加上企業團隊協作處理事務的能力欠缺,即便應用云會計,也很難發揮其應有的對企業的促進作用。因此,云會計應用更為緊要的是解決企業管理混亂問題。[2]3.3云會計應用下需要考慮的新問題新情況。(1)云會計市場適應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完善。簡單來說,云會計產品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市場開發的時間較短,市場上面向中小企業的云會計產品大多較為基礎、低級,涉及到財務計劃、數據分析與決策管理、企業上下管理等內容的高端財務管理內容較少,亟待產品服務的個性化,多元多樣化開發。(2)云會計云端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很多企業管理者之所以放棄云會計應用,很大程度上是企業的機密信息儲存在另一個企業云端。當前,云會計云端信息安全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安全隱患,一方面是服務提供商網絡運行安全。服務提供商升級系統、更新補丁可能導致運行故障等問題。另一方面是企業信息安全。當前網絡攻擊的專業化、團隊化、手法多樣化的趨勢特點給云端信息網絡運行帶來了挑戰。此外,當前云會計市場魚龍混雜,很多提供商并未滿足國際和國家相關標準,云服務上法律道德水平也是潛在的隱患因素。(3)云計算標準缺失下的云會計標準問題。云計算在我國發展之初就缺乏統一的標準,市場服務商都有著自己的標準,兼容性很差。在云計算缺乏統一標準的情況下,中小企業在選擇供應商以及更換供應商上存在著較高的投入成本。雖然2016年“第六屆中國云計算標準和應用大會”上已了一系列云計算標準化成果,但是在云會計等重要領域的標準尚未落地,由此,國內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

4我國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對策

4.1提高中小企業管理者管理水平。中小企業管理者應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充分信任云會計,合理選擇云會計服務提供商,充分發揮云會計的優勢,要逐步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部門,特別是會計部門,要充分認識會計職能以及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4.2提高云會計服務的市場適應能力。國內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市場潛力巨大,作為云會計服務提供商,要盡快適應市場,以國際化服務為高度,以持續性新興服務為策略,以個性化服務產品開發為核心,提供定制服務,豐富服務內容,才能夠滿足不同市場需求、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會計業務需求,才能夠贏得更多企業的認同,才能夠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要嚴密監控國家政策新變化,嚴格按照國際和國家新出臺標準推出新服務、新產品,遵守國家法律,履行行業道德準則,不斷提高自身的市場適應能力。[4]4.3政府相關部門要提高對市場的監管能力。一是進一步加強政府對企業云會計市場的監管力度。要著手建立健全行業準則,構建第三方云會計評估機制,為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引導企業構建云會計應用下的企業內部監督制度,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明確云會計使用權限,明確分級權限管理以及崗位對應權限職責,做到責任到人,分工合理明確。與此同時,基于財政部下屬的會計信息化委員會基礎上的企業外部監督制度的建立,要在云會計信息化委員會下設云會計監督管理小組,并與保監會、證監會、銀監會以及稅務部門等聯合對云會計行業進行監督管理控制,定期抽查企業云會計應用下企業的經營狀況,抽取數據進行審核,提高云會計下會計報告真偽鑒別能力。[5]二是強化司法對中小企業云會計應用的監督制度。強化司法對云會計應用的監督制度,是預防和處理云會計犯罪行為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此,司法部門要培養司法會計,提高司法對企業云會計應用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與此同時,要建立長效機制定期結合第三方評估機構和第三方監管機構對企業云會計系統進行檢測、對企業云會計信息進行核查。4.4完善云會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在“十二五”期間,以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為核心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已經基本構建起來,在“十三五”期間,要把標準化作為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程,為中小企業云會計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一點在2016年財政部會計司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已有相似的內容。具體來說,第一,完善網絡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條款。用戶個人信息法律建設狀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云會計企業應用的積極性和選擇。對此要積極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要分門別類的把云會計涉及到的各個方面的隱私保護條款進行對應并加以完善,規定相關的法律適用范圍、適用對象以及相關法律條款細則內容。第二,著手構建企業云會計標準化體系。完善基礎標準化建設,統一云會計的相關概念,確定云會計的參考架構及其服務指南等信息,為標準化體系構建奠定基礎,強化資源標準化、服務標準化以及安全標準化等三個大方面的內容建設,推動信息安全保護相關法律的出臺。

總之,要從法律、政府監督、司法監督以及企業內部管理監督機制的完善等方面,全面實現對中小企業云會計監督,防治云會計犯罪,為云會計規范健康發展提供立體支撐。

參考文獻:

[1]陳旭敏.云會計在我國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探析[J].智能城市,2019,5(16):103—104.

[2]闞梅.會計信息化下的中小企業“云會計”建設[J].納稅,2019,13(11):146.

[3]張煜.中小企業云會計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9(05):129—131.

[4]陳桂才.云會計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及供應商選擇策略[J].當代經濟,2018(24):126—127.

[5]白若伸.云會計對我國中小企業的影響及推廣策略思考[J].商業經濟,2018(03):146—147.

作者:代美俠 單位: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