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準則稅法協調研究

時間:2022-03-15 09:43:25

導語:新會計準則稅法協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準則稅法協調研究

摘要:企業會計確認、計量以及報告行為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必須要保障會計相關信息的質量才能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財政部對于新會計準則的制定是從企業發展角度出發,嚴格遵守會計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隨著新會計準則的,也就意味著我國企業的財務會計走向國際化,這將有助于我國現代化公司內部財務體系的完善,進而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另外,新會計準則增加了同我國相關稅法之間的差異,因此需要體現兩者之間的相互協調,包括處理差異,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加強對會計準則以及稅法的改良。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收入確認;協調發展

1所得稅會計相關概述

所得稅會計指的是在所得稅進行繳納的時候進行的會計處理行為,也就是根據所得稅法的要求,結合會計利潤基礎進行納稅調整,從而確定最終的應納稅所得額,包括計算應納稅額、繳納應繳稅金等活動在內的會計事務。因為在新會計準則下,所得稅法的收入確認同會計規定的收入確認方式有著差異,在計算方式、計算標準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同,這也造成了稅前會計利潤同應納稅所得之間的金額差異。所得稅會計綜合了財務與稅務兩方面內容,所以其目標涵蓋了兩個方面。首先,會計需要實現信息提供功能,要為國家的經濟管理調控和企業經營以及各個有權利獲知財務狀況的主體提供正確的財務信息,這也是所得稅會計的首要目標,就是想各部門提供會計信息。其次,就是要正確地進行應納稅額計算,結合稅法規定進行納稅信息的詳細核算,從而配合稅務部門進行財務審查與監督。

2新會計準則與相關稅法在收入確認方面的差異

2.1銷售商品收入。新會計準則對于企業銷售商品收入確認有著明確的五個規定。第一,企業已經把商品所有權所承擔的風險以及報酬轉移給了商品購買方;第二,企業已經沒有了商品的所有權同時也沒有對售出的商品進行控制;第三,商品收益有明確、正確數額;第四,企業可能有著相關經濟利益收入;第五,成本有明確、正確數額。稅法對于銷售收入的確認與新會計準則有著明顯差異,其基本原則是在收取銷售款或者拿到銷售憑證的當天進行收入確認。對此發現,新會計準則注重的是商品所有權的轉移,而稅法更多的是需要交易憑證,前者需要“實質條件”,后者需要“形式條件”。2.2提供勞務收入。新會計準則在勞務收入方面的確認是通過勞務結果進行計算的,而勞務結果的評估則是通過四個方面完成,包括收入金額可靠計量;企業流入相關經濟利益;交易進度可靠確定;成本可靠計量。稅法則不同于會計準則的謹慎性,通常只要企業有著勞務行為就需要進行收入確認。不過新會計準則與稅法在勞務收入確認中也有著相同的地方,就是針對企業的銷售商品與提供勞務混合的時候,全部作為銷售商品處理,如果企業銷售商品與提供勞務是互相獨立的,那么提供勞務部分進行勞務收入確認。2.3讓渡資產使用權形成的收入。新會計準則對于讓渡資產使用權形成的收入確認遵循著兩個原則:一是企業流入了相關交易的經濟利益,二是收入金額可靠計量。而稅法則對讓渡資產使用權形成收入中的國債利息收入進行免征處理。

3新會計準則與相關稅法在收入確認方面的協調

新會計準則同相關稅法之間有著求同存異的關系,需要互相之間進行充分的協調,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而其具體協調必須要綜合制定以及實施部門共同進行。3.1正常的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收入的確認標準中,新會計準則認為最重要的是關于風險和報酬轉移項,稅法中規定的結算方式與新會計準則有著明顯不同,主要體現在分期收款方式進行貨物銷售的時候。在稅法中,商品銷售行為的收入需要按照合同規定收款日期進行當天確認,不過通常企業會因為債務人或者其他原因難以按時收到款,此時稅法以及新會計準則之間就產生了實質沖突,要在此方面進行協調。建議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新會計準則的收入確認要求不作為收入處理,原因是企業不應該承擔還沒有拿到實際資金收入的稅負。這一部分的收入計算應該在合同規定中債務人按期交款之后進行收入確認,同時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納稅額。3.2視同銷售收入確認。視同銷售分為八種,針對不同的視同銷售業務,其收入確認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處理。在相關稅法中,對于八種視同銷售進行了明確的再次的分類,將其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流向企業外部的貨物,一種是在企業內部進行結轉。通常情況下,流向企業外部的貨物往往有著不確定性,因此為了保證稅款抵扣環節不被中斷,也為了防止企業出現逃稅行為,這種貨物銷售需要按照稅法標準進行收入計算。而對于企業內部結轉的銷售行為,其沒有為企業帶來現金流量以及經濟收入,同時這種貨物結轉在企業的總體收入中占比較小,不會對稅收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此類收入的確認應該本著新會計準則中的成本轉賬,不作為視同銷售處理。3.3補貼收入確認。按照稅法中的規定,除了國家規定的特殊用途資金,企業收入的補貼應該并入企業利潤,正常征收企業所得稅。實際上,這種行為是違背了國家補貼的初衷的。所以,針對補貼收入,建議根據新會計準則中的規定進行免稅處理,這也減少了納稅人財務核算的成本以及納稅成本。

4結語

新會計準則在收入確認方面更加注重實質性表現,而稅法更多側重于社會價值體現,兩者應該得到進一步的協調,避免出現較大程度的沖突,從而造成企業內部財務狀況的混亂,影響到企業正常發展。新會計準則與相關稅法之間存在著求同存異的關系,這也能夠促進我國企業財務會計水平不斷提高,有助于實現與國際接軌的目標,希望能夠在兩者的互相調整中,不斷挖掘更深層次的制度內涵,找出符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新型法規。

參考文獻

[1]陳樹軍.中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協調問題淺析[J].東方企業文化,2014(20).

[2]彭小文.淺議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的差異及協調[J].商,2015(38).

作者:滕珊珊 單位: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