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造林質量

時間:2022-03-29 02:51:33

導語:如何有效提高造林質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有效提高造林質量

摘要:林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物質基礎,是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林業產業的物質保障。近年來,我國林業資源發展迅速,但是自然災害、人為因素等造成林業資源減少和破壞也不斷發生,因此,加強科學管理規劃,不斷提高造林質量對林業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造林;質量;有效措施

林業工程對于我國林業發展意義重大,造林質量是林業工程的基礎和重點,因此,加強對造林技術和規劃的重視,不斷提高造林質量對整個林業資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保證林業資源長遠發展的重要舉措。[1]

1提高造林質量的重要意義

林業資源是影響我國經濟、環境發展的重要資源,對我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提高造林質量非常重要和必要。首先,木材是我國各個行業需要的重要資源,且每年有很大的需求量,林業資源的發展為各行各業木材需求提供物質保障,提高造林質量有助于滿足木材需求,保證行業發展。其次,林業資源對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樹木通過光合作用改善空氣質量,林木根莖深埋地下,有助于減少水土流失,保護土地資源,防止土壤沙漠化,對穩定我國生態環境系統具有重要作用。造林質量決定林業資源的發展,更決定了我國森林覆蓋率的增加,同時也影響了生態環境的改善。最后,造林質量關系著林業資源的發展,林木從采種、育苗造林、撫育到管理、成才等一系列工作具有周期性長、連續性強等特點,任意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造林的質量,隨著造林管理意識的不斷提高,造林面積的不斷增大,我國在林木撫育方面投入了非常多的資金,為了保證林業工程建設,保證國家對林業資源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能夠得到良好的利用和回報,提高造林質量是非常必要的,對整個國家經濟建設、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都具有重要意義。

2影響造林質量的因素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林業資源投入不斷增加,對造林質量關注度不斷提高,對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也比較透徹。首先,造林質量的提高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影響造林質量的因素也非常多,例如氣候環境、地理條件、地質性質、樹木種類、病蟲病害、自然災害(火災、臺風)等。我國地大物博,地勢形態復雜,高海拔山地、干熱河谷、土地瘠薄,大部分土地面積自然條件較差,林木生長環境較差,對林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不同樹種對氣候環境的適應性不同,對陰陽、寒熱、旱澇等自然因素反應不同。其次,造林質量除了受上述所說的自然影響因素外,還受到人為因素、政策因素、操作水平、社會因素等影響。主觀方面,如果在造林前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如對地勢地形進行勘察,地理氣候調查,樹種科學的選擇等方面工作而進行盲目的整地、栽植,不按照《造林技術規程》和《全國公益林建設標準》等國家標準操作,很容易導致林木質量不佳甚至林木死亡等現象。最后,林木管理也是影響造林質量的重要因素,林木栽植后的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至關重要。

3有效提高造林質量的有效措施

3.1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是影響造林質量的重要因素。首先,選擇適合植樹當地地理條件、氣候條件的樹種,綜合考慮地質地貌、光照、雨水等因素,減少樹木因自然條件不適應增加死亡率。做好造林工作中的樹木保濕工作,保證林木的濕潤度,加強樹木包裹工作,減少林木根莖土壤中水分的蒸發,及時補充林木苗所需的水分和養分,能夠有效提高樹木成活率和造林質量。其次,林木栽種前注意改善林木土壤環境,加強人工松土,保證土壤的疏松度。加強土壤含水性,根據地理位置設置相應的灌溉與排泄系統。最后,選擇根莖發達、生長旺盛的優種木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完善樹木運輸和栽植等環節。通過科學方法改進林木起挖工作和林木根系的土球處理技術。對于不攜帶土球的苗木根系,或者苗木根系受到損傷的根系需要進行草袋包裹處理,對于損壞的根莖及時進行修剪,保證造林的質量。[2]

3.2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林木栽植需要因地制宜,對于不同類型的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條件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第一,干旱地帶的造林措施。水分是植物生長必須的物質成分,干旱地區水分缺乏,如何保證林木健康生長,提高造林質量是一項技術難題。我國科學家正在研究樹木適應干旱環境的生長機理,對植物的生理特性與水分缺失的適應原理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出一種反應土壤中水分情況的儀器,幫助分析林木所需水分的時間和量,有利于林木更好的生長。第二,鹽堿地的造林措施。我國鹽堿地面積很大,如果能夠對鹽堿地進行技術改造,植木造林一定能夠造福人類。鹽堿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與正常土壤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各個地區由于經濟投入不同而開發情況有所不同,綜合考慮鹽堿地的不穩定性、復雜性、地區性和綜合性特點,對不同鹽堿地進行不同措施改良,改良后的鹽堿地更適合林木的生長,增加人工造林的成活率,進而提高造林技術和造林質量。第三,沙漠化地區的造林措施。沙區土地土壤貧瘠,風沙的強流動性嚴重影響林木的生長,所以要想在該地區提高造林質量需要對其土壤和林木選擇進行優化改良。沙漠化地區適合栽種沙柳等抗旱、抗風沙能力強的植物,還可以采取混合型種植來提高對土壤的固定化,減少風沙對植物的侵襲。對沙地的改良可以通過封、障、栽植三步驟進行,將灌木和針葉型植物混合栽植。加強對沙地林木區的封育管理,減少風沙對剛栽植的植物的傷害。建立保障性屏障,減少風沙的侵蝕。對沙地進行草繩沙障固沙和網格沙障固沙,只有沙地固沙工作做好了,才能從整體上有效的改善人工造林質量。

3.3加強造林過程中的細節管理

林木栽植后,保證其成活率是有效提高造林質量工作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栽植后的護養工作也非常重要。首先,林木成活后要提高其防風防害能力,有效的預防自然災害的侵襲,做好新造林地的管護工作。其次,做好林木固定支撐工作,保證皮架不影響林木原始根須土球和骨干根系的生長,防止根系受到風力影響而產生損傷。再次,夏季要做好樹冠遮陽降溫工作,防止林木水分大量蒸發,保證樹木能夠進行良好的光合作用。與此同時,對新造林進行澆凍水、風屏障的方法養護,采取涂白樹干的方法進行抗風寒處理。加強新造林的排水工作,充分利用自然坡度,做好適當排水,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最后,加強科學合理的病蟲害防范工作,采取有效的殺蟲方式治理林間害蟲,有效預防病蟲害給林木帶來的傷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林業資源對我國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我國多樣的地質條件和氣候環境,如何提高造林質量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難題。首先分析影響造林質量的因素。其次,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因地制宜綜合治理。最后,加強林木栽植后的養護工作與管理,最終提高造林治理。

作者:徐建秋 單位:黑龍江省拜泉縣大眾鄉林業站

參考文獻:

[1]旃萬美.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J].現代園藝,2015(1):44-45.

[2]姜彬.淺談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和管理對策[J].農民致富之友,201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