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有效途徑
時間:2022-02-16 09:37:30
導語: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有效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傳統形式的初中歷史教學已經脫離了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初中歷史教學注重打造高效課堂,有利于推動課堂改革的進行。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詳細闡述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有效途徑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初中歷史學習過程中,學生需熟練掌握教科書知識,并學會閱讀歷史相關資料的方法。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收獲高質量的教學回報,提高歷史課堂時間的利用率,從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打造歷史高效課堂
教師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以實現初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新課標中規定的歷史教學目標。因此教師需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摒棄低效教學方法,例如,填鴨式教學:老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歷史知識,學生機械的學習與背誦,課堂氛圍不佳,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放任式教學:老師將課堂還于學生,學生可自由活動,老師則旁觀,導致課堂教學表面熱鬧,富有激情,但是課堂教學實則無序,影響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在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在教授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要教授學生歷史學習的方法,拓展學生的視野與想象,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等的綜合能力。
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
俗語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因此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與吸收歷史知識。而現階段我國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教師一直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學生機械的被動學習,因此會導致學生喪失歷史學習的興趣,少數學生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甚至沒有端正學習態度。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在講臺上激情四射,滔滔不絕,但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并不高,教學效率與教師的付出不成正比,也就談不上打造高效的歷史課堂了,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知識的學習較為枯燥、無趣,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死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效率自然難以提高。因此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基礎,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實際需求,打造有趣的、生動的歷史課堂,保障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構建以自己為主的知識結構,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利于構建初中歷史高校課堂。
三、重視課堂備課,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歷史備課活動,以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主要使用的教學工具就是歷史教材,因此,教師需要仔細閱讀歷史教材,并對教材內隱含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在詳細了解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在備課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示范作用,以身作則,教師要先熟練掌握歷史知識,才能教授給學生,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與歷年中考題目相結合實施例題教學。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中考題目涵蓋的知識點眾多,在開展例題教學時,需要預先做一遍,并對例題進行篩選,以選擇最合適的例題,以此為基礎進行拓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而在課堂教學后,教師需要進行自我評價,準確評估此次課堂教學活動,找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反思,以實現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目標。
四、通過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記憶水平
思維導圖屬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使用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思維導圖能夠大大簡化歷史知識,有利于學生記憶歷史知識,促使學生構建思維網絡。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夠將各歷史知識點間的關系直觀、清晰地展示給學生。而在復習歷史單元時,教師只需把各個思維導圖視為樹干進行連接即可,構建起完善的思維導圖,有效縮短學生歸納總結各歷史知識點的時間。同時,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拓展能力,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以思維導圖這個大樹干為基礎,延伸出各個細小的樹枝,讓學生學會思維聯想方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并提前告知學生下節課教學的目標,讓學生提前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并在下次歷史課堂上,依據教師的教授糾正與補充思維導圖,大大降低課堂時間的浪費率。要求學生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梳理,幫助學生構建極具個性化特征的記憶網絡,從而打造高效歷史課堂教學。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要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有針對性地拓展與延伸教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姜勝祥.農村初中多媒體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亞太教育,2015(26):243-244.
[2]王春梅.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7(09):95.
[3]黃秋月.淺析“三究四學”教學模式下歷史情境教學法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
[4]楊晉霖.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新實踐———高效課堂[J].新課程(中旬),2013(06):58.
作者:張正將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武威第二十三中學
- 上一篇:媒體融合時代學術期刊核心競爭力提升
- 下一篇:網絡環境下高中歷史教學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