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評價論文
時間:2022-05-02 04:33:00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新課程標準實施和高考制度改革之后,就如何對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進行評價進行了論述,主要分析了傳統評價已經不適應新的課程標準,而要制定出新的課程標準,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歷史評價
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新的歷史課程標準,新課標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效果、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等方面規定了新的基本目標。2008年部分省市把高中歷史從高考的名單上取消,面對這一現實情況,如何實現高中歷史教學改革,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進行改革,以適應新形式下高中歷史教學的要求,達到歷史教學的效果。因為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的評價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高中歷史教學的要求了。
1對傳統課堂評價標準的分析
高考的存在,迫使教師把大量的精力用到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上來,對課堂評價標準基本上都流于形式,而教師則在授課中,以教材為中心,在課堂中反復落實教材,從而忽視了對學生“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培養與引導,使課堂教學價值沒有得到全面的應有的體現。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往往指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落實不到位,對教材內容的處理詳略失當,對教材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突破不力等等。
在高中新課程改革下,教材只不過是學生學習的參考書?,F在很多教師上課,如果從原有的“以教材為本”評價標準來看,相當部分教師的授課都是符合重視引導學生學習知識與形成能力的好課。但是,如果以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去進行評價,則發現有不少教師的課堂教學仍然還是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學,其教學目標是不完整的,有的課堂教學甚至是失敗的,沒有一點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意識的差課。
因此,研究、解決新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的評價問題顯得十分必要及迫切,這不僅關系到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問題,而且關系到新課程改革下課堂教學價值觀的重新定位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
2重新制定高中歷史課程評價標準
由于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所以,我們必須重新定義高中歷史課程價標準,將學生的的知識學習與能力提高結合起來,同時加上對過程、方法和情感與價值觀的評價。
高中歷史教學是知識與能力結合的教學,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高了能力,因此,在制定標準時,一定要注意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實現高中歷史課堂的改革要求,符合新課程標準。
首先,要能準確把握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能熟練地掌握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和特征。其次,要能通過閱讀和其它途徑提高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最后,能運用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手段,培養學生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歷史教學非常強調結果,重視考試成績,所以過程與方法的評價標準很少受到重視?,F在,由于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高考的改革,在強調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必須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評價。
首先,要能夠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培養學生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其次,要注重探究學習,培養學生能從不同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要能夠培養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
新的課程標準實施以前,在許多地方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將高中歷史課當作政治課來上,很多地方缺乏對學生對歷史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評價,使得歷史課成為政治課,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價值觀的形成。因此,在實施新課程標準之后,必須增加這方面的的評價,具體的做法是:首先,要能夠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其次,要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審美情趣。最后,要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歷史的自豪感。
其中的知識與能力目標,要依據課程標準的表述去確定教學的基本知識目標、重點、難點,在課標中往往表述為要求“了解”、“認識”的內容,能力培養則應以解決“認識”性問題為核心,應與過程與方法相結合去完成。
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要求要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了解和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努力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于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見解的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其核心是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解決的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與教育的方向性問題,不能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強調多元評價、全面評價,以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體現為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健全的人格培養。教師要著眼于引導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使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實施高中歷史課堂評價的策略
有了新的課程評價標準之后,還必須有好的實施策略,否則標準制定得再完善,不能有效地實施,也是一紙空文,因此,要有好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實施評價。
在具體的實施中,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梢酝ㄟ^開展教師培訓,組織教師討論、學習上述評價要求,采納教師們的建設性意見,與教師一起形成課堂教學評價的共識,然后要求教師按相關要求組織課堂教學。隨后,在聽課視導中,對教師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分析,及時總結,得出結果。
但是,課堂評價標準不可能一下子解決問題,所以教育部門和學校必須不斷修正和完善評價標準。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有長期規化,不斷總結課堂評價標準的效果,不能只是制定了一個評價標準之后,到各個學校上幾堂公開課、示范課就了事,要有長期的規化,不斷地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效果制定新的評價標準。因為僅僅根據一紙評價標準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實施和高考制度改革之后,對高中歷史的評價標準也要進行改革,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要否定傳統的高中歷史教學評價標準,另起爐灶,制定新的標準,對高中歷史課堂教育進行新的評價,如此才能適應新的課程標準,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當然,制定新標準并不意味著就能完全實現素質教育,還需要廣大教育者在具體實施中,嚴格執行這一標準,將高中歷史教學由原來的應試教育真正向素質教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