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情境教學創設思考

時間:2022-06-07 03:40:44

導語:高中歷史情境教學創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情境教學創設思考

一、創設問題情境

所謂問題情境,就是疑問建立的邏輯背景。朱熹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睔v史學科是一門以史論結合為特點的思維學科,課堂教學實際上是以創設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的師生雙邊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面臨一個又一個問題,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美國1787年憲法》一課時,我先放了一段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的就職演講視頻,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問題:1.奧巴馬是如何當上總統的?需要經過哪些程序?2.奧巴馬當上總統后,會擁有哪些權力?奧巴馬在國家權力機構中處于什么地位?3.為什么奧巴馬當上總統會引起國際上這么廣泛的轟動?如果將時間退回到兩百多年前,奧巴馬有沒有可能當上美國總統呢?為什么?……高中生對時政熱點非常感興趣,也非常關注。通過結合時事熱點,巧妙地創設歷史問題情境,這樣,給學生一片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在思考過程中去體味發現的喜悅和點燃思想的火花。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營造角色情境

所謂角色情境,是指決定歷史人物必然性心理活動的特定情境。而角色情境的營造,是指在課堂上,學生通過扮演相關的歷史人物或者演繹相關歷史事件,充當歷史的“當事人”,讓他們去導演歷史。如在《外交關系的突破》一課中,在分析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原因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角色情境:“如果你是中國的,你會如何說服中央政治局,來同意改善跟美國的外交關系?如果你是美國的尼克松總統,你會如何說服國會,同意改善與中國的外交關系?”學生通過扮演角色,親身體驗歷史人物當時特定的心理活動,從而去分析中美當時面臨的國內外形勢,進而總結出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具體原因。又如在學習“中體西用”這一知識點時,我挑選了兩組同學演繹了洋務派和頑固派關于“要不要向西方學習”這一爭論。通過表演,學生可以回到歷史現場,充分感受爭論的激烈,了解雙方爭論的焦點,從而明白“體用之爭”的內容和實質。通過角色情境的營造,學生借助角色的轉換,情境模擬,讓歷史“復活”,既能真切感受歷史人物的心理動態,又能“身臨其境”地去觀察分析歷史,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能大大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且在這個過程中,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創新能力,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建立競爭教學情境

列寧曾說過:“競爭在相當廣闊的范圍內培植進取心、毅力和大膽精神?!备咧猩哂凶宰鹦?、自我表現欲、榮譽感強,好勝不服輸這樣的心理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創設競爭情境,可以有效防止學生疲勞和產生厭煩情緒,有效地激活他們的思維,激發興趣。而且大量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適當開展一些合理的學習競賽活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在《美國1787年憲法》這一課里,我安排學生分成三組,分別代表總統、國會議長、聯邦法院大法官,來比一比,誰的官最大;在學習《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一課時,就網絡帶來的影響,是利大還是弊大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辯論。在這些比賽中,雖然我還沒宣布比賽規則和要求,但是全班同學就已經摩拳擦掌,斗志昂揚地進入了教師所設置的情境之中。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促進學生的比、學、趕、超。以上幾種做法,是我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嘗試與體會。情境教學,的確是歷史課堂學生情感與思維促變的重要因素,然而,深層地看,蘊藏在其背后的根本活力之源,恰恰是學生自己的思考與參與。教師激活課堂、有效實施教學的根本辦法,就是如何保護、鼓勵、利用和強化這種思考與參與。

作者:陳峰工作單位:浙江省德清綜合高級中學